1980年,73岁高龄、已经退休的广州老人李小光突然听说友邦保险在香港复业了。
这一下让他想到了45年前他曾买过的一份保险。民国时期友邦保险的章程
45年前,也就是公元1935年,当时,年仅28岁的李绍矿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且,当时广东还处于广东军阀“南天王”陈济棠的统治之下。
而李绍矿并没有如陈济棠那般拥有叱咤风云的能力,在乱世之中,他只是一名普通人。不过,相较于大多数国人,李绍矿还是十分幸运的。
1935年时,家在广州的李绍矿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因此,相对于大多数朝不保夕的国人而言,李绍矿不但有着一份稳定且衣食无忧的工作,而且还有余力攒下一些钱。
然而,当时毕竟是军阀混战的民国,李绍矿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多少安全感,更担心自己老了以后的养老问题。
民国广州
因此,当他听说买保险可以存钱保平安之后,他选择了一家自己认为最保险的保险公司——美国人开办的友邦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二十年期的人寿储蓄保险。
当然,由于身在广州,因此,李绍矿选择那家美国公司其实上是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在广州的分公司。
当时,友邦推出的这项人寿储蓄保险的具体内容为:每年交80多元广东豪币,满20年后,不但可以取回保费,而且还能参与分红。
李绍矿对于这样的保险条款十分满意,因此,他从1935年开始,每年拿出80多元广东毫元——大约相当于自己两个半月的工资,交给友邦人寿保险。
民国友邦保险保单
然而,当他的保险交到第3年,也就是1938年时,由广东军阀发行的广东豪币被国民政府取消,法币开始通行全国。
刚开始发行时,法币购买力还是颇为强劲的。因此,李绍矿开始按照一元法币相当于1.44元广东豪币的兑换价格,继续向广州友邦人寿保险分公司交付保金。
然而,民国时期的中国实在太过多灾多难,当李绍矿交保险交到第4个年头时,野心勃勃的日寇发动了对于广东的进攻,李绍矿所在的广州也沦陷日寇之手。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位于广州的友邦人寿保险广州分公司离开广州,迁往了英国人占据的香港。
当然,即便如此,李绍矿依然没有放弃自己买的这份人寿保险,因此,友邦保险到达香港后,李绍矿依然委托家在香港的岳母帮自己继续交钱。
香港沦陷时情景
当然方便的时候,他也会自己搭火车到香港亲自交。时隔几十年后,年迈的李绍矿依然记得当时广州到香港的火车票钱——三等票一元钱。就这样,李绍矿又平稳地交了四年保费。
然而,当李绍矿的保险交到第7个年头时,随着第2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国际局势愈发混乱,当时,就连英国人占据了香港也不再安全。
1941年12月,随着日本相继向美国、英国等国宣战,日本终于撕下面具,发动对于香港的进攻,香港很快沦入日寇之手。
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日本的敌人,美国人所开的公司自然无法继续安稳下去。因此,1942年之后,友邦保险公司不知去向。
民国时期的保险单
而身在广州的李绍矿更没有能力去查询友邦的下落。就这样,李绍矿交了7年的人寿保险不了了之。
由于发生了世界级的大战,无论是作为普通人,还是作为一个在中国开办分公司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只能随波逐流。
也因此,当位于香港的友邦分公司不知去向后,李绍矿也没有多想他,因为他知道,身在乱世,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避免。虽然已经交了7年之久的保险,李绍矿也只能认倒霉、花的钱当做打水漂了。
二战胜利后,虽然日本投降了,但是,紧接着中国又爆发了解放战争。因此,美国人的友邦保险公司还是没有回到广州。
而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长期与美国对立的新中国,自然更不可能有美国保险公司的踪迹。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了40多年。
民国时期的广州
到1980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早已退休、已经73岁高龄的李绍矿老人,无意当中突然听到友邦保险公司在香港重新开业的消息,这让他突然想起了几十年前自己所买的那份人寿保险。
当然,由于时间过得实在太久,再加上多年前李绍矿就已经将自己的那份保险单烧掉了,因此,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向位于香港的友邦公司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李绍矿写道:
“1935年,我在贵公司的广州分行投保了人寿保险1000元,保期是10年,贵公司规定期满后将发还1000元,不料1938年广州被日军占领了,贵公司的分行迁香港,但我仍继续供款,直到香港也沦陷,贵公司停止营业……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微小的数目,而且因为贵公司他迁我无法供到期满,大洋也变得无用了。不过,因我已年老没有工作能力,所以向贵公司请求发回我应取的数额。这个数目虽小,而在那个时候我却是节衣缩食,好不容易才拿出钱来供保险费的。”
友邦保险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却没想到,李绍矿的这封信寄出去三个月后,居然真的收到了来自香港的回信。当时,香港友邦保险公司不但明白无误地确认李绍矿投保人的身份:
台端曾于1935年8月9日在敝公司投保,保单号码109926。
而且,香港友邦公司还查到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根据原始凭证,李绍矿老人所回忆的记录有许多是错误的。例如,当时他投保的分红储蓄保险年限不是10年,而是20年,而且,保险额也不是他记忆中的1000元,而是1500元。
接到回信后,李绍矿老人变得十分开心,没想到自己几十年前所投、由于战乱彻底放弃的一份保险,居然还查到了信息记录。再加上此时生活并不富裕,他甚至开始盘算这笔钱到手后该怎么花销。
然而,李绍矿老人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香港友邦保险公司确认了李绍矿保险单的真实性之后,保险公司还根据一贯算法,得出了李绍矿老人保单的费用。
民国时期友邦保险的宣传单
根据香港友邦保险公司自己宣称的算法,李绍矿老人只能够得到49元的赔付。
因为,李绍矿在1942年以后就开始停止交纳保险费,20年的保险期限他只交了7年,所以,根据当时保单条款中的自动借款条例,剩下的13年都是保险公司代为垫付的。
保险公司的垫付自然不是无偿的,当时,垫付到1955年的借款利息加上本金,总额高达1644.64元。所以,保险公司认为,李绍矿所能拿到手的保费还需要减掉这1600多元的借款。而根据1旧法币兑换0.3元港币的兑换比例,那么,李绍矿老人能够到手的人寿保险,只有49.26港元。
40多年前,每月付出两个半月的薪水,供了整整7年,时隔几十年后居然只能领取49块2毛6,这让李绍矿及其妻子都十分不满。
李绍矿的妻子就认为,即使按购买力来算,也不应该只有几十块钱,当时,他们交保险的广州豪洋购买力是十分坚挺的,老人仍记得一角钱广州豪洋都能买5个鸡蛋。
民国广东地图
而现在几十年后,保险公司给承诺给他们的49块钱,甚至连买双皮鞋都费劲。因此,无论怎么算,他们都是十分吃亏的。
所以,在妻子的劝说之下,李绍矿决定继续据理力争。而此时,李绍矿老人的想法已经不是要回这笔钱,而是要争口气,争个理。
随即,1980年6月2日,李绍矿再次给香港友邦保险公司寄出了一封信,在信中,李绍矿说道:
“…我之所以中断交付保险费,完全是由于贵公司他迁……”
而对于所谓保险公司垫付保费的问题,李绍矿老人也觉得毫无道理:
“在当时,可以说保险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何需垫付支付?试问,我在那个时候死亡的话,你们能给我保险金额吗?所以我认为,应当根据我已交款的多少,按你们的计算方法给回我钱…”
友邦保险
然而,作为以赚钱为目、且拥有巨大话语权优势的的保险公司,香港友邦仍坚持他们自己的算法。一个月后,香港友邦公司在给李绍矿老人的回信中,重申了他们计算方式没有问题——是按照惯例并没有违规。
甚至,友邦保险公司还认为,他们的计算方式已经是体恤保险用户了,因为,法币到后来已经完全没有价值,但他们依然按照兑换比例将其兑换为港元。
这样的回信却无法令李绍矿老人心服口服。但是,李绍矿毕竟是一个年迈的普通老人,友邦公司又远在香港。
因此,即便对香港友邦公司这样的回信感到十分不满,李绍矿老人依然无可奈何,就这样,李绍矿老人的友邦保险赔付问题不了了之,时间再次过去了十几年。
1995年11月11日,已经88岁高龄的李绍矿老人在看报时,突然在羊城晚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祖宗的账该不该认?友邦半个世纪前的一张旧保单,引出的一场官司》。
看到这个新闻报道,李绍矿老人发现,自己的情况与这个极为类似。当时,报道的主人公是位于上海的张近德,他拿出的是一份59年前的友邦保单。
看到这个跟自己经历极为类似的新闻后,有所触动的李绍矿老人将这篇文章从报纸上剪了下来,精心保存起来。但是也仅止于此,毕竟,年近九旬的老人,实在没有精力与远在香港的一家保险公司打官司。
时间再次过了三年,1998年时,李绍矿老人已经91岁高龄。就在这一年,友邦公司在广州的分公司宣布开业。
时隔60多年,友邦再次重回广州,李绍矿老人也再次想起了自己那份悬而未决的保单。因此,近水楼台的李绍矿再次提笔写了一封信,向广州友邦分公司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而广州友邦分公司则将李绍矿老人的信转交到香港总部。而且,他们还向老人承诺:在得到总部的指示时,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然而,这所谓的“尽快”却根本没有期限,在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李绍矿老人没有接到任何的答复。
广州沦陷时作战地图
因此,1999年时,李绍矿老人想到了求助媒体,他托人代笔,向自己最熟悉的《羊城晚报》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随即,《羊城晚报》的记者来到了老人的家中。
在家中,李绍矿老人对记者说:友邦能帮我查回保单,是公道的,但49元实在说不过去,嗨,这点钱都懒得去拿,就是觉得他们没道理。
随即,记者联系了位于广州和香港的友邦公司,然而,联系之后记者才惊讶的发现,早在李绍矿老人给广州友邦寄信的第4天,即3月16日,香港友邦公司就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答复:应退李绍矿8685元人民币。
然而,不知道何种原因,也许是保险公司某些人的傲慢,也许是工作人员的失误,也许是因为没有老人的联络地址,这件事就这么被耽搁下来。
可以说,如果没有李绍矿老人想起给记者写信,《羊城晚报》的记者又来采访并代为联络,可能,这样的回复就永远杳无音信。
那么,在询问香港总部之后,为什么同一家公司,两次退的金额相差如此悬殊呢?80年代只愿意给49元,到了90年代却一下子翻了这么多倍,香港友邦又是根据何种算法得出这样一个数字呢?
黄金
对此,位于香港的友邦保险公司理赔部对记者这样解释:原本,按照“保单不终止条款”这一国际通行准则计算,李绍矿老人的保险只能拿到49元。
不过,现在友邦公司决定按照新的算法计算——以最为保值的黄金作为等价物,也就是说,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绍矿老人所交的全部保费折合为当时的黄金,再以现在黄金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全部兑换为人民币,将其保费退还。而根据这样的算法,最终,友邦公司得出了8685元人民币的数字。
事实上,在民国时期,购买友邦保险的国人并不只有李绍矿老人一个,除了之前新闻中报道的上海张近德之外,根据友邦公司介绍,他们开业以来,已经赔付了数百万元的历史旧账。
1.《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看这里!1935年,广州一职员购入保险,45年后,保险公司只愿赔49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看这里!1935年,广州一职员购入保险,45年后,保险公司只愿赔49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