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9日,在广州北郊的大象山丘上,数十名民工正和推土机的轰鸣一起凿石头挖地。
突然有人发现在那些风化得有些零碎的花岗岩石块下是一块又一块整齐排列的砂岩石板。隐匿2000多年的南越王古墓从此重见天日,据考古学家推测,此墓主人为南越文帝赵眜,在《史记》中称为赵胡,是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于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僭称“南越文帝”。
南越文王墓中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其中玉璧、玉衣、玉杯等珍宝不计其数,不但震撼岭南大地,而且惊动全国,闻名世界。
其中一件现藏于广东南越王墓博物馆的玉角杯,更是让无数古玉藏家惊艳!它高度为18.4厘米,口径约6厘米,壁厚0.2厘米,重达372克,通体由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以兽角的形态呈现,而杯身有浅浮雕装饰的连云纹,杯尾卷曲成飞卷的浪花,杯腹中空,是一件典型的玉琢酒器。
酒器为何用玉雕琢?
南越王室的创始人赵佗,原为秦朝子民,在秦始皇攻陷岭南地区以后,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命令当时的秦军留下来驻守,与越人杂居,采取带有军事管理性质的行政体系。由任嚣为南海尉,掌管三郡军政事务,赵佗出任龙川县令。
秦末天下大乱,楚汉相争,任嚣赵佗拥兵自守,任嚣去世后由出任南海尉,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此后赵佗积极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火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因此,南越王室所用酒器,带有华夏文明的底色。比如当时的人认为以玉制酒器饮酒,会让酒的味道更加香醇美味。酒器模拟独角犀牛的角所作,因为犀角是解毒的名药,而按照古人“以形补形”的思想,犀角形态的酒杯也具备解毒功能。
酒器为何没有底座?
因为角杯的设计本身就不考虑底座,一是它的使用场合主要在军旅之中,骑在马上饮酒,要底座何用?二是边军长期受游牧民族影响,而且南越地区汉越杂居,都有一种豪放的心态,喝酒要一饮而尽,因此不需要底座。
而且这个角杯从材质上判断,是用一块上好的和田玉制作,整个酒杯的雕工浑然天成,外饰有各式祥云浮雕和镂空花纹,内壁最薄处仅2-3mm,如瓷釉般光滑,是当时玉琢工艺的极致。
南越王墓中珍品无数,但很多并不具备独特性和唯一性,玉璧、玉环、玉具等珍宝跟中原地区的设计和制作都有相似之处。而这个角杯,在2002年登上“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可见其背后特殊的文化内涵。
1.《关于122克的清代和田玉手镯价值我想说尘封2000多年的玉杯,拥有者僭越称帝,问世即惊动全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22克的清代和田玉手镯价值我想说尘封2000多年的玉杯,拥有者僭越称帝,问世即惊动全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