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通“悬”即悬、“悬”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王旗被称为弦,这意味着悬挂不分离的土地。
《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最早创建“县”制者,是南方的强楚。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楚国屡次攻陈,最终占领了陈国,但陈是舜帝的后裔,三恪之一。大名鼎鼎虞舜后裔的土地,封给谁都不合适。天子的王畿,不是叫“县”嘛,楚国就在陈国土地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陈县。随后,当时的秦、魏、赵等大国都把新兼并的土地设置为县。
在秦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后。县就成了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稳固的一级建制。二千余年来,县制几无变化,不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如何增减,不论其上级行政单位如何更改,县始终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在县制的几项基本制度中,县的分等制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翻阅煌煌历册,我们不难发现,自从县成为行政区划基层单位之后,县即有了等级之分,而且县的这种差别历代沿袭,一直延续到民国时代。可以说:县的分等制度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北洋政府期间,各省就对县划分为不同等级。但各省标准不同、划分的等级不同,有划分为一、二、三等的,有划分为甲、乙、丙、丁、戊5级者。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7日,颁布的《县组织法》要求:各县县政府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赋多寡,分为三等,由省政府编定。
其中:
临泉县,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设立的新县,故1931年时未能定能。
婺源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国民政府内政部下文将安徽婺源县划属江西省管辖。
-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各县在抗战中田地荒芜,人口损耗,原定等级不能反应实际情况,故在抗战后,内政部又组织了一次县的分等工作,这次安徽省63县分为六等。
其中:
岳西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元月,析潜山、太湖、霍邱、舒城4县边境设立岳西县,因“适居潜岳之西”而得名。
婺源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国民政府内政部下文,将江西婺源县重新划归安徽管辖,因刚划入安徽,暂未定等。
英山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国民政府内政部下文,将安徽英山县划归湖北省管辖。
当涂县:抗战前原系大县,抗战中因迫近南京,日伪势力较强,户口损耗较多,暂待户口恢复,故暂未定等。
1.《1931属不属于民国,干货看这篇!民国时期安徽省各县的等级划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31属不属于民国,干货看这篇!民国时期安徽省各县的等级划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