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讲道理吗?
不要说话!
为什么
我不知道!
好吧,你跟别人讲道理,首先要让别人理解。
所以,你跟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
想让人讲道理,先得跟人家讲清楚道理!
世事艰难,人生迷茫,圣明如王阳明,也是在50岁那一年才悟出了自己的“大道”。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中国的“道理”。
上篇
世上本没有“道”
(一)“道”的初体验
世上本没有“道”,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
对“道”的命名,最早来自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这个不知生于何年卒于何年的名人,为中国文化缔造了第一个说“道”。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尊称它叫“道”。
这个霸王硬上弓的把世上本来没有的东西活生生给说出一个东西来的,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是这样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段话,玄妙得很。
大致意思是说——
有一个比天地还生得早的东西。
我不知它的名字,勉强尊称它叫“道”,勉强取个名叫大。
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说了半天,还是那句话,世上本没有“道”,也没有“大道”。
(二)另一个忽悠:“大道之行也”
若干年后。
又是在一个不知道具体年月的光阴里
又是一个不知道是谁的背景中
另一个说的“忽悠”出现了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其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这就是《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个时候,“大道”变成了政治理想。
你说这个扯不扯,跟老子第一次胡乱吹牛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嘛。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这样说来,西汉人就是这么胡扯,结果把“大道”扯成了政治理想,扯成了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三)王阳明的“大道”狂语
王阳明52岁那年。
嘉靖二年癸未。
一天,弟子张元冲在船上问:“佛道两家与圣人学问只有毫厘的差别,都是聚焦在性命这一点上。但是,佛、道两家在性命中掺杂私利,就一错千里了。现在看这两家的作用,也是对自身有作用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同时拿来用呢?”
先生曰:“说同时拿来用,就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什么东西不触及,何必要同时用?那两家的功用,都是我们的功用:圣学尽性至命中的完美保养身体可以说是仙;圣学尽性至命中不被世俗所累就是所谓佛。但后世的儒生眼里看不到圣学的全貌,因此就把佛道看成不同了。就像厅堂三间共同组成一个厅,儒生不知道都是为我所用的,看见佛家,就割出左边一间给它;看见道家,就割出右边一间给它;而自己则呆在中间,这是成就一个而荒废一百。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为我所用,这才是所谓的大道。佛道只是为了自身,这就是所谓小道。”
什么是大道?
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儒、佛、老庄各种学说都可以为我所用,这才是作为的大道。
振聋发聩啊!
洪钟大吕啊!
佛也好,道也罢,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肉身,这两家跟那些各种自认独家的理论一样,所有这些都只是自私自利的小道啊。
真正的大道,还是回到老子所说的那个“人大”。
宇宙四大之一是“人大”,人怎么“大”?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为我所用,这才是所谓的大道。”
所谓与天地民吾同体,不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吗?
下篇
王阳明的“大道”苦旅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首次抵达江西。
前一年九月,还在南京的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那个时候,汀、漳各郡盗贼横行,当时的尚书王琼特意举荐王阳明承办此事。
没想到,在江西,王阳明这一去就是五年。
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50岁了,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
先是七、八月,王阳明被先升为南京兵部尚书,朝廷不许他推辞,稍后又准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
不久,朝廷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这一年,明世宗即位。
作为一个朝廷官员,王阳明在一个新君上任的一年,达到了自己的职业巅峰:封侯。
恰恰还是在这一年,王阳明开始全面提出自己的“致良知”的学说。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探索这个“大道”到底用了多久?
(一)18岁,有梦想才是青春!
18岁那年,新婚不久的王阳明携夫人回浙江。
船到广信,王阳明拜见了当时的大儒娄谅。
这一年,是明孝宗弘治二年即1489年,王阳明18岁,娄谅已经68岁。
娄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最后不屑一顾地说:“大家所说的举子学,并非是身心的学问。”听说吴与弼(康斋)在临川讲学,于是就到他那里学习。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
这样一个当代大儒,王阳明得以拜见,当然是得益于自己的父亲。
10岁那年,王阳明的父亲高中状元,正是作为状元郎的儿子,王阳明才有机会得以拜见这么一位当代大儒。
拜谒娄谅,青春逼人的王阳明请教。
娄谅告诉他宋儒格物的学问,并且说“圣人必可学而至”,王阳明深以为然。
18岁的王阳明遇到68岁的大儒,这个大儒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更是自己人生的经历告诉这个年轻人,“圣人是可以学到的”。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充满憧憬、充满激情的,王阳明的幸运,就在于得到这么一位大儒的点拨,从此,青年王阳明就开始仰慕圣学。
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娄谅)为发端也”。所谓“姚江之学”,即王阳明的心学。
如果说12岁的时候,王阳明对私塾先生说的“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不过是一个小孩的梦想的话,那么,18岁这年,王阳明被告知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那是多么激动的一个年头啊。
想来,重新踏上归乡的船,那是一个多么充满快意的旅程。
(二)两度怀疑自己:谁的年轻不彷徨?
拜见过娄谅,回到浙江以后,王阳明就开始表现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先是状元郎父亲王华因为父亲去世回到余姚,要求家中子弟认真读书。很快,大家发现王阳明读书读得跟别人不一样了,原来,王阳明已经不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读书了,他的心早已经超脱了科举。
另一件事情,青年王阳明以前说话总喜欢开玩笑,很快,大家发现王阳明说话做事变得端庄严肃起来。大家不相信,王阳明说:“以前我放纵自己,现在知道错了。”
有了学做圣贤的心,19岁的王阳明变化就是这么快。
21岁这年,王阳明到北京后,按照宋儒的学说,在父亲的官署里格竹,努力的结果,不但没格出什么理来,还把自己搞得生病了。
第一次,青年王阳明觉得恐怕做圣贤还是需要天分的,或许,自己就没那个天分。
于是,青年王阳明迅速随大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钻研辞赋上。
22岁这年,青年王阳明参加会试,落榜。
状元郎的儿子参加会试不但没考中状元,还落榜了,这个任谁看起来都是个笑话的事情。青年王阳明愣是没当回事,不但没当回事,还响亮地回答了众人的担忧或嘲笑。
当宰相李西涯勉励他说:“孩子没事,今年没中,来年中了,可以做一个来科状元赋。”青年王阳明提笔就完成了。
别人考不中都觉得惭愧,青年王阳明说:“世人都为自己落榜感到惭愧,我以自己因落榜惭愧而觉得羞耻。”
25岁,青年王阳明第二次参加会试没有成功。
27岁,青年王阳明觉得自己研习辞赋没办法得道。郁闷之余,他按照朱熹说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探求道学,仍然无所得。
第二次,青年王阳明觉得恐怕做圣贤还是需要天分的,或许,自己就没那个天分。
偶然听道士说养生,就产生了进山避世的想法。
是啊,谁的青春不曾彷徨?
像王阳明这样的圣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这,就是人生,就是青春。
(三)可以怀疑,从不停滞!
虽然两次怀疑自己是否有学做圣人的天分。
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他探求大道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26岁那年,青年王阳明开始学习兵法,精读各类兵书,非常用功,还经常在宴会上还演练阵法。
28岁那年,青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得中进士,任职工部。
31岁这一年,王阳明开始觉悟到佛教、道教有些不对的地方。
随后请病假回到余姚,在阳明洞中修了住所,做导引术。
静坐的时间一长,王阳明觉得距离尘世越来越远,只是想念祖母与父亲,拖延着没有定下来。过了一段,他又忽然感悟道:“这个念头是孩子时候就有的。如果这个念头可以去掉,那就是对自己的恶行没有一点悔意。”
32岁,到钱塘西湖养病,又想到入世。
33岁,王阳明到山东主持乡试,自己出试题,包括“老佛害道,由于圣学不明”等。
34岁这一年,王阳明开始招收弟子。
当时的社会现状是,读书人沉迷于辞章背诵,不知道有身心的学问。
为此,王阳明首次倡导讲述,让人要一定先立一个做圣人的志向。
那一年,王阳明开始专门收徒讲学,但是,因为师友的规则废掉很久了,很多人认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
(四)38岁,始论知行合一
1506年,35岁的王阳明上书谏刘瑾窃权,被打廷杖四十,死去活来,随后被贬贵州龙场驿驿丞。
第二年,36岁的王阳明从北京赴任贵州,返钱塘。为躲避刘瑾派人追杀,误入武夷山。12月,返回钱塘,准备前往贵州龙场。
这一年,王阳明讲授“以圣学为己任”,妹夫徐爱十分认同,要以此为学。
1508春天,王阳明到达龙场。
这一年,先生开始大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龙场的生活太艰苦了,没有房子住,自己在洞里开辟一个住的地方。语言不通,气候也不习惯。最主要的,还遇到了跟自己同病相怜的一主二仆,悲剧的是,这一主二仆就客死在当地。
艰难困苦中,有一天,王阳明突然想,“圣人遇到这种情况,能有什么办法?”
半夜里,他突然悟到格物致知的宗旨,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从前总想从外事外物中探求道理是错误的。
悟道之后,先生靠记忆中的《五经》印证自己的感悟,写了《五经臆说》。可惜这个没有流传下来。
1509年,王阳明应邀入驻贵阳书院。
这一年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
王阳明说:“我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实际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实际是知的成果;这样就可以理解了。现在的人以为一定要先知然后才能行,而且讨论来讨论去就为求知,等知得明白时候才去行,因此就终身不行,也就终身不知。我现在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让学的人自己求本体,但愿不再犯二者分离决裂的老毛病。”
(五)50岁,提出“致良知”
1521年,王阳明首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正德十六年正月,王阳明人在南昌。
上个月十日,明武宗已经回宫,王阳明的忧虑才开始有所舒缓。
从进入江西以来,一路经过朱宸濠的叛乱、张忠、许泰怂恿皇帝外出的变故,越发相信良知真的足够让人忘记患难,出入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真是独一无二。
随写信给弟子守益说:“近来信得致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到提出“致良知”,中间隔了12年。
王阳明说:“我这良知两个字,实在是千百年来圣人和圣人相互传递下来的一滴骨血啊。”
又说:“我的这个良知学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不能不用一句话说出来。只是恐怕学习的人得到这个学说容易,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际落地用功,辜负这个良知。”
(六)52岁,“这才是所谓的大道。”
1523年,王阳明52岁了。
这一年,朝廷举办的进士考试把心学当作考题,借这个来暗地打击王阳明。弟子徐珊愤怒,不答题就离开。
同门的欧阳德、王臣、魏良弼等直接用先生的学说答辩,都被录取。钱德洪落第回来,深感时事不顺。
先生高兴地远远来迎,说:“圣学从此大明于天下了!”
德洪问:“时事都成这样了,怎么还说大明?”
先生说:“我们的学说怎么可能跟天下读书人都说到呢。现在会试录进去,就是穷乡僻壤也能知道了。他们说咱们的学说不对,那就一定有起来寻求真理的人。”
这年十一月。
张元冲在船上问:“佛道两家与圣人学问只有毫厘的差别,都是聚焦在性命这一点上。但是,佛、道两家在性命中掺杂私利,就一错千里了。现在看这两家的作用,也是对自身有作用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同时拿来用呢?”
先生曰:“说同时拿来用,就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什么东西不触及,何必要同时用?那两家的功用,都是我们的功用:圣学尽性至命中的完美保养身体可以说是仙;圣学尽性至命中不被世俗所累就是所谓佛。但后世的儒生眼里看不到圣学的全貌,因此就把佛道看成不同了。就像厅堂三间共同组成一个厅,儒生不知道都是为我所用的,看见佛家,就割出左边一间给它;看见道家,就割出右边一间给它;而自己则呆在中间,这是成就一个而荒废一百。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为我所用,这才是所谓的大道。佛道只是为了自身,这就是所谓小道。”
什么是大道?
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儒、佛、老庄各种学说都可以为我所用,这才是作为的大道。
振聋发聩啊!
洪钟大吕啊!
佛也好,道也罢,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肉身,这两家跟那些各种自认独家的理论一样,所有这些都只是自私自利的小道啊。
真正的大道,还是回到老子所说的那个“人大”。
宇宙四大之一是“人大”,人怎么“大”?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为我所用,这才是所谓的大道。”
所谓与天地民吾同体,不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吗?
王阳明跟之前的历代忽悠不一样的是,王阳明说清楚了,“一切为我(就是为人)所用,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人是宇宙四大之一,顶天立地。
但是,人到底如何顶天立地?
那就是要法天、法地、法自然、法他人,法一切,让一切都为我所用,所以,真正的“大道”,在王阳明那里,说了一个清楚,自然,“儒、佛、老、庄都为我所用”都是技术问题,到这里,您明白了吗?
1.《世上本没有“道”,说的人多了,就有了王阳明的“大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世上本没有“道”,说的人多了,就有了王阳明的“大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