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会使用火,完全区分人类和动物。从此,告别蒙昧,走向文明。
北流河畔那些古老的窑址没有忘记,始于蛮荒时代的火种,是如何在匠人们粗糙的手掌间延续了数千年,留下数不清的人间瑰宝。
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致敬,向伟大时间的致敬。在那些从拙陋到精美再到日臻完善的器皿上,承载了居住于此的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美的感触和信念的执著。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行走在北流的第二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一股不灭的窑火上。
免费对外开放的北流陶瓷文化馆内,蜡像复原了传统陶瓷的原料加工、成型、主要的装饰方法、施釉方法、产品运输、烧成6大图景。 北流陶瓷重放异彩,得益于陈显彬这样的继往开来者。 古老的制瓷工艺,在指尖上迸发出心灵的火花。 铜石岭,一座横贯古今蕴含深厚人文历史的奇峰。 岭垌村的宋代时期岭垌古瓷窑址,窑长108米,高差8.5米。当地村民俞统才向记者讲起20年前古瓷窑考古挖掘的情况。铜和瓷,这两个字在北流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北流也称铜州,北流也称瓷城。无论铜还是瓷,离不开的是那一股千百年不曾熄灭的窑火。
行走在北流境内一座座横贯古今的窑址,报道组听到了太多的故事,也更加真切地意识到,窑火里诞生的不仅仅是珍贵的工艺品——那是一方百姓的共同记忆,一方水土的文化精髓。
铜石岭上的炉渣
先从很多年前的一则消息说起。
1986年12月1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当今世界上第一次找到铜鼓铸造遗址,发现广西北流型铜鼓铸造遗址——中国广西北流铜石岭。
铜石岭又叫铜山,铜石山。民国年间编撰的《北流县志》描述说,这座山上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唐初建铜州,就是以此山名之。换句话说,北流之所以别称铜州,渊源就在这座山上。
3月31日,报道组来到铜石岭的时候,但见山岭上遍布巨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野生的植被也保存得相当完好。
在山脚,报道组见到了一位经营养鸡场的本地人严春添。据他所说,村子里一直流传着铜石岭炼铜的故事。
“老人们也说不太清楚了,只是知道这里很久以前炼过铜,现在山上还剩下很多炉渣。”严师傅笑着说。
铜石岭上的炉渣何止是多,在报道组上山的路上,遍布着黑色的炉渣。“这都是古代炼铜时遗弃的。”北流市博物馆馆长陈荣海介绍道。
据当年的考古资料记载,铜石岭上的炉渣等弃物堆积一般厚出地面0.1~0.4米,最厚的达1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修路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干脆就拿这些炉渣铺路。
那么在铜石岭上炼铜的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晋书·良货志》载:“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故赵佗于铜山铸铜。
西汉初年的南越王赵佗曾“于铜山铸铜”。这样的记载不止一处,其中的铜山就是铜石岭。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人员在铜石岭发现了冶炼遗址,仅仅试掘了250平方米的面积,就发现炼炉14座、灰坑9个、排水沟2条,搜集到一批鼓风管、炉渣、铜锭、铜矿石、陶片等遗物。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冶铜工场,曾铸造了大量铜鼓。被称为当今世界“铜鼓之王”的北流铜鼓,就是产自此地。
如今,冶炼遗址已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而漫山遍野的炉渣仍在静静诉说着那些辉煌的故事。巍巍山岭之间,似乎依旧回荡着雄壮的铜鼓声。
岭垌村的99座窑
“听说以前最热闹的时候,村里有99座瓷窑,为什么呢?因为满了100座窑的话就烧不出瓷器了。”在北流市平政镇岭垌村,70岁的俞统才老人向报道组讲起了村子里古老的传说。
岭垌,是北流陶瓷历史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
1952年春天,北流市平政镇岭垌村,小学教师朱德三正在田间劳作,忽然铁锹下面传来一声脆响,一件小瓦缸似的东西被挖了出来。
岭垌村村民世代从事陶瓷行业,朱德三耳濡目染,对于眼前这件东西隐约感到一丝熟悉。他小心翼翼地擦掉上面的泥土,发现是一只瓷器印花碗模,上面居然清晰地标注着“绍兴二年壬戌年岁梁二郎号记”的字样。
绍兴是南宋高宗年号,距今已经有近千年之久。那时正是金兵南下、神州陆沉的时候,中原工匠大量南迁,给岭南带来了先进的手工艺。
梁二郎这位陶瓷商人,据考证就是在这一时期从河南一路南迁到了岭垌一带。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握手,朱德三在无意之间,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岭垌古窑,触摸到了一千年前窑火的余温。
北流自古盛产制造陶瓷的瓷石、瓷土、釉石、釉果、耐火材料,高岭土十分丰富。“水土宜陶,邑人多以此业”。早在夏商时代,北流河流域就已经出现私有制陶作坊。此后直到宋代,瓷器发展进入了鼎盛。岭垌古窑,就是在这样一个属于瓷的时代,燃起了最初的窑火。
据史书记载及考古资料显示,在当时北流的岭垌、仓田、碗窑村分布有瓷窑近百座。其间诸多溪流之中,制瓷的水轮车1000余部,水碾800余支。
清末民初,岭垌的制瓷行业日渐萎缩,99座窑的风光早已不再,但那一缕窑火却始终未曾熄灭。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的几家作坊合并成立了岭垌瓷厂,成为当时北流县的四家瓷厂之一。
航空瓷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初,北流县瓷厂引进了一套半机械化生产线,为此选用了一批年青工人学习使用新的压坯技术,其中一位名叫陈显彬。
那时没人会想到,这个当时还不到16岁的少年郎,会成为北流陶瓷行业继往开来的见证者。
陈显彬在北流县瓷厂工作了21年,这期间,他看着老旧的龙窑换成了新式的隧道窑,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压坯工,一步步成长为瓷厂的副厂长。
1986年,岭垌瓷厂、陈冲瓷厂、白米瓷厂等三家瓷厂因为经营困难,被合并为北流第三瓷厂。陈显彬临危受命,担任该厂厂长。
“当时的工人加起来是92个人,退休职工却有108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陈显彬至今对当时的窘境记忆犹新。
为了让第三瓷厂涅槃重生,陈显彬做了许多在当时堪称大胆的决定。他在北流第一个开展补偿贸易,第一个引进外资,第一个接受国外航空用瓷的订单,很快让厂子有了起色。
但也恰恰是航空瓷的订单,让从业20多年的陈显彬对陶瓷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接到订单后,第三瓷厂很快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但是满满两个集装箱的产品刚刚渡过大洋彼岸,陈显彬就接到了对方要求退货的电话。
“其实是很小的问题,瓷器表面图案不够连贯。这个在当时国内来说不算质量问题,但是拿到国外去就不行了。”
陈显彬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外资方来到厂里,先是破口大骂,最后却突然安静,流露出悲伤和费解的神色。
“他就很痛心的样子,问我们为什么不重视质量问题,为什么不看重自己的品牌。”陈显彬顿了顿,“从那时候起,我就真正意识到,我们的陶瓷文化需要进步,要用做珠宝首饰的心态来做产品。”
第三瓷厂全额承担了客户退货的损失,以诚信的理念维护了品牌。陈显彬以此为戒,很快又拿下了当时的一项“第一”——第一个推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
仅仅一年时间,北流第三瓷厂就实现了盈利,按照陈显彬的话说,“一年就赚回了一个厂”。
这就是如今声名远播国内外的三环集团的崛起故事,也是北流陶瓷文化从继承到发展的演进史中最精彩的一页。
当报道组走进北流陶瓷文化馆,看着展厅里所展示的从古代手工制瓷到现代流水线制瓷的历史发展进程,才明白陶瓷之于北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从夏商时期的陶瓷遗迹,到宋代的岭垌古窑,再到一脉相承的岭垌瓷厂和三环集团,陶瓷文化在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不灭的窑火最终点亮了北流大地,照见了美好的未来。
【对话特别观察员】
"公共文化是群众的一出大戏"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灵魂所在,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公共文化,则是凝聚社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是政府实施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3月31日,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在北流市继续开展。为梳理北流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我们特别邀请了北流市文体广电局长杨江南作为此次采访的特别观察员。
以“民本”的胸怀建设公共文化事业
杨江南:“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群众,因而我们所要制定的政策,所建设的方向,也无不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出发。为了能够给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年北流市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解决前公共文化事业的短板,形成了市、镇、村、屯(组)四级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近年来,北流市财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重点文化设施。在北流市图书馆,增设了特殊人员视障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同时建成了广西县(市)级第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北流市文化馆将临街铺面改造为书画展室和百姓小舞台,将原宿舍楼改造成免费开放服务楼;北流市博物馆修缮了纪念馆等,建成了红色文化和铜鼓文化的教育展示基地;去年在第五届陶博会期间,又投资1200万元建成北流陶瓷文化馆,成为展示北流陶瓷文化的一个窗口。
公共文化事业是以民众为主导的一出大戏
杨江南:“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主体是民众,这需要激发人民群众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需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将民众吸引到公共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经过努力,我们北流市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村屯文艺队,比如民乐镇民乐村廻坡组“小百花”歌舞团、民安镇高车村文艺队、六感村瓦井组中老年娱乐队……”
在北流,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愿望非常强烈。三环集团先后投资了1200万元建成北流陶瓷文化馆;颍川山庄文化园则由村民黄恒荣自筹资金700多万元建设,成为廉政文化、爱国主义和未成年人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老田瓷业公司老板田振华出资100多万元,建设城西公园登山道和健身设施,广受市民好评;扶新镇永塘村外出创业者叶发良个人捐资110多万元,带动村民捐资30多万元,兴建华垌片村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这些事实都表明群众乐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要补齐乡村公共文化的短板
杨江南:“农村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短板。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北流市不断通过引导公共文化资源走向城乡基层,从而达到补短板、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目的。”
连续5年来,北流市将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成了21个镇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80%;全市278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建有农家书屋的目标,每村都组建有一支文艺队,这些文艺队常年活跃在基层,丰富着群众的生活;建设了11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攻坚年”活动,高质量建设25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篮球场、舞台近500个,使基层老百姓的文体活动更加丰富。(记者 陈津远 张钰斌 执笔 陈东 摄影)
原标题:不灭的窑火——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北流篇(二)
1.《【1935民国 北流县志】不灭的窑火点亮了北流大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35民国 北流县志】不灭的窑火点亮了北流大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