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青花瓷的繁荣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陶瓷和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国。
是在古代中国瓷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制瓷历史上的又一高峰。这件清乾隆时期民窑为'豆青釉青花山水人物大盘,豆青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青釉派生釉色的一种,工艺源于宋代的龙泉窑。豆青和东青原属一类。明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纯近绿色。清代豆青釉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清代烧造豆青釉的同时,还在釉上施以各种色彩入窑二次烧造,淡雅的釉色衬托下的色彩,更加艳丽妩媚。清代中期以后,豆青色釉还有的在素胎上用白料打底、用青花料勾勒出纹饰轮廓线,施以豆青釉,然后入窑烧造成凸起的纹饰。
这件瓷盘,纹饰为'青花山水人物图案,其中山水楼阁绘制细腻,人物动感很强;山水树木图案勾勒生动,景物环境简单点缀,整个文饰写意意味明显,具体含义还有待请教行家进一步挖掘考证.民窑青花瓷盘出自民间艺人或画师之手,他们不须取悦于宫廷或者达官贵人,其创作的用笔形式是自由 有余 的,奔放的、无拘无束的,表达的能力是深厚的、豪放的,刚健质朴的。 在粗犷之中,充满浓挚的感情,在祈愿之中充满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
乾隆民窑青花早期呈色青蓝是晕散的效果,中期前后,青花色泽多靛蓝稳定,基调明快,是乾隆本朝的典型风格,后期民窑有一部分发色灰暗。乾隆民窑青花胎体不及康熙的硬,不如雍正的细。有部分釉面以青白色为主,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匀净,而过多的是有微微的波浪釉,还有呈粉白的釉面。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乾隆时期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青花器用料色泽鲜艳青翠欲滴,可分层次,为乾隆青花呈色打下良好的基础。青花器上的山水画有“四王” 的笔意,画山深沉,画树密集,尤其是山石画法,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等技法,绘画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过去青花纹饰多用单线平涂,现在采用了勾、涂、皴、擦等多种技法,逐渐摆脱了明末粗犷的笔法。常见的图案有山水人物、树叶山石、云朵、洞石蕉叶等。
这件乾隆豆青青花山水人物瓷盘厚重,质地细腻坚硬,釉面稀薄而著称。其胎釉精细,结合紧密。这是与后期青花瓷器所不同的。
故此这件乾隆豆青青花山水人物瓷盘的生产质量有了整体提高。器物的釉面豆青光润,瓷器的胎体亦是洁净坚硬,少见杂质,其胎体薄厚均匀,修胎工整仔细,盘底是圆润泥鳅背,从而将青花反衬得更加娴静美丽。
现代景德镇的豆青釉青花瓶仿品,青花为化学料,瓷胎是气窑烧制,仿豆青青花,画工用笔笔法不是古人用笔,古代人用毛笔熟练,铁画银钩,像宋徽宗之瘦金体,可到博物馆看实物多多体会,瓷土不是高岭土,现代瓷土是机械研磨,瓷土细,瓷品手感重,瓷罐面火气重,无古瓷经过岁月油腻的宝光,还有一部分是接老底的瓷器,用一些破损的老底接底后重回炉烧制,这种比较能骗人,从盘身和画工辨认,才能识别。
据专业人士所知,此类器物断代的要点是:时代越晚线条字越粗,绘画也由双勾填色改为一笔刷成,勾纹也由细笔描绘填色而变为简笔乱,杂乱无章,青花发色年代越早青花发色翠蓝,年代晚发偏蓝,清晚和民国是洋蓝色。这件豆青青花山水人物大盘,青花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时代风格浓厚,装饰性强,为清代经典民窑青花器,常做大婚陈设之用。这件豆青青花山水人物盘虽然属于民窑的东西,但能完整保存至今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值得收藏。
1.《27厘米的清代画草盘子,干货看这篇!清中期豆青釉青花山水人物大盘鉴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7厘米的清代画草盘子,干货看这篇!清中期豆青釉青花山水人物大盘鉴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