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先民开创了湖南:时空旅行地图(活词典前辈报告和教室讨论)
郑云老师:时空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舞台背景。今天,准尉同学们带我们参观湖南的空间舞台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常州时代文化发展概况。
俊伟同学: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湖南的地形和地貌。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因全省大部分面积位于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亦因以湘江为主干河简称为湘。湖南的地貌很有趣,大家看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南面是南岭,东面是湘赣边界诸山,包围着湘中丘陵和洞庭湖平原。
秀美同学:不好意思,学长,因为我不太熟悉湖南的情况,所以想请你再具体讲一下山脉的具体情况,这个马蹄形的山脉带,会把湖南和其它省区隔绝开吗?
俊伟同学:除了雪峰山脉北段海拔在500至1000米左右,这些山脉的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但即使山脉海拔较高,古人的文化交流还是不可能被隔绝的。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山脉中间还是有一些缺口的,这些缺口通常就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古代山区猎民活动范围的广大,他们常常带着文化的基因到处散播呢!
立新老师:关于俊伟提到的这一点,我想补充一下。我们在很多民族志材料中可以得知,猎民的活动范围是非常广大的,例如宾福德研究的努那缪提人,他们数个家庭居住的核心区域可以扩展至5400平方公里,而从中心营地出发人们走过的地方可以达到25000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台湾的面积是36000平方公里,那你们可以大概想象一下了。绝大部分的狩猎采集者的活动范围都很大,而湘赣山脉有很多东西向的缺口或通道,还有,湘中并不高耸的丘陵山地以及东西向的南岭山脉,都给予狩猎采集者在湖南中南部进行东西向活动的广阔空间。所以,长江中下游的山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有一些共同的游猎文化背景,这是湖南考古所所长郭伟民先生所称为“南岭中心带”。
静云老师:我很喜欢他这种说法。采集人群的流动性高,逶迤的山谷走廊、溪河之蜘蛛式交通网,都是石器时代采集者们维系生存命脉的路径。在这些地区不断地迁移采集和四处迁徙、营居的人群们,可能会在几年内从武陵山、雪峰山脉移到武夷、怀玉、仙霞山脉,这便是本地域广阔范围内出现大体相似文化的时代背景。
秀美同学:没想到山脉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实确实这样,山区的空间曲折,山间小径蜿蜒,似乎没有出发点,也没有目的地,如果气候相同,可以一直走走,猎小动物,采集根、果、香菇,采集完再走……
俊伟同学: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湖南地区的水文概况。湖南地区主要分为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洞庭湖平原正是由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下游形成的冲积、湖积平原。而这四水系的流域又各自形成多处适合早期人类居住的河谷、台地等地貌。
梓浩同学:学长,你所介绍的都是湖南地区现在的水文情况,但是山脉少变动,而水则常常发生河流改道的现象。我印象中,汉代都还没有洞庭湖呢。好像从公元3世纪左右,洞庭湖地区还是“河网交错的平原地貌”,后来在短时间内变成湖泊。
俊伟同学:没错,湖南地区的古地貌与今天有一些差异之处,但人们常常不自觉地使用今天的地理探讨古时候的问题,例如洞庭湖地区本来只是一个河网密布的平原。此外,湖南的一些地貌特色也希望大家多多留意。大家看图,雪峰山脉就好像楔子般自西南向东北插入境内,从而把湖南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地表形态的多样性造成区域的差异性。
我们可以对照看下湖北的地形。湖北省是西、北、东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形。该省西部为高耸的武陵山、巫山、大巴山和武当山,北部被桐柏山、大别山环绕,东南则有幕阜山把守。前述诸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宽阔的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构成为一个大盆地地形。与南北向的雪峰山脉将湖南分为东、西二区不同的是,相对比较矮的大洪山横亘于江汉平原之北,北部与桐柏山相望而构成随枣走廊,西与荆山并立挟汉水而出平原。今天广阔的江汉平原中心,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可能是水面广阔、浩荡似海的古云梦泽。古代在洞庭湖的位置有低地平原,但是现在的江汉平原却是云梦泽湖群。
洞庭、江汉平原地区像宽大盆地,但并不封闭。主要通道有六条:一、通过鄂东大别山与幕阜山之间的大缺口,与鄱赣平原、江淮平原相连,长江干流自此向东流;二、通过西北部的襄阳-南阳盆地与豫中相通;三、或从襄阳逆汉水西,可至陕西汉中、秦岭、大巴山地区,进入陕南、川北和陇南;四、西部逆长江干流而上,经三峡可达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五、西南经湘桂走廊可进入广西、岭南地区;六、在东部南北向的幕阜山--罗宵山脉中,亦有好几个小缺口连接东西。
秀美同学:老师,这种地形对古代人类的发展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静云老师:可以说四点。首先,两湖平原四周是高山,山前为丘陵和低岗,然后再降为低地平原,低洼之处水网纵横,湖泊广袤,这种地形恰到好处地配合了早期人类从山地逐渐走向平原,从山地游猎到低地农耕的发展过程,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如此具有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同时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第二,两湖地域十分辽阔,山地、丘岗、平原和水域,各种地形地貌的空间大小适中,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足够宽广的发展舞台和回旋余地,同时也没有大到早期人类无法掌握和利用的程度。
第三,两湖平原多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水、湘江、资江、沅水、澧水等河流冲积而成,这种冲积土壤因为挟带着河流上游丰富的腐殖质而十分肥沃,非常有利于开展农耕。
最后,两湖平原正好位于中、北亚热带,平原核心区大约位于北纬28-31度,四季分明,夏季燥热多雨,冬季寒冷潮湿。在这种环境下开展以年为周期的农作生产,需要有丰富的气候知识,要掌握季节变化规律。
还有,这一地区发展出来的农业是稻作。从植物采集到栽培稻萌生,这是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也经过中断。首先,还在旧石器的人类生活方式中,因为距今15000年后气候急速暖化,周围环境亦随之多元化,食物来源也丰富化了,先民于是可以少些跟着食物跑,而选择食物资源丰富的栖息地。同时,自然界还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水位的上升逼迫人类离开过度潮湿甚至有淹没风险的低洼山洞,例如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都有发现被淹没的山洞,里边有旧石器时代人活动的痕迹水位上升是全球的情况,五岭山脉应该也有不少旧石器猎民采用的山洞在那时候被淹没。第二、随着气候暖化,生物种类的丰富化使得人类可以尝试不流动的生活。这种生活区的北缘普遍到达北纬30度的地带,也就是长江南岸。这在湖南地区促进了古人下山、走出森林,在山麓水边不同生态环境的交接区安排新的栖息地,便于猎、捕、采集等多样的策略获得不同食物。
秀美同学:捕鱼?
梓浩同学:不只喔……我想应该会吃虾、鳖、螺蚌,还有莲藕、莲子、菱角,这些都很好吃的!而且水边芦苇丛中还有鸭、鹅……(眼睛发亮)
秀美同学:那如果他们依赖水维生,他们至少应该会作舟,不可能是游泳去采莲藕吧?
柏熹同学:是啊。但我只是知道距今万年以后新石器早期有独木舟,更早好像没有发现过……其实也很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应该不能用来制作独木舟。
静云老师:柏熹的思路,值得大家学习:木制的东西保存得不好,但是柏熹从石质工具就解决这问题:旧石器的人应该还没有制造木舟。可是,在比利牛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地带距今15000-12600年左右的岩洞壁画上确实有船。
钰珊同学:好漂亮﹗用点点造型水面,太有创意了!
明立同学:其实看造型就知道这种结构不是木舟,也不像木筏……那是怎么作的这些船?
静云老师:其实,看造型也可以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舟,同时我们也有一套间接的证据,比如说看这张图。旧石器晚期的暖化,还没有暖和到北极圈内的渔猎生活也活动起来,地球上不同地带的人类会生存在不同时代。距今4300年,全球暖化,两极冰盖融化得最多,北冰洋的水最宽,那时候挪威地区也开始有像旧石器晚期那样的人类活动。这些岩画发现在北极圈内的巴伦支海边,而这种舟,挪威渔民一直在用,这是北海、南海民族都用的蒲舟。生活在河边的古人也用蒲舟,像苏美尔、古埃及都有使用这种蒲舟,而古埃及自己虽然没有木材,但自古以来就有制造蒲舟。二十世纪挪威的人类学者托尔‧海尔达尔制造过古埃及型和苏美尔型芦苇船出海作试验。
梓浩同学:很有意思!
立新老师: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提提卡卡湖上,土著到现在还在用蒲舟。
静云老师:也就是不加工木头也可以作小舟。不过,长江流域的人有没有曾经用过蒲舟,或者乘木筏,目前还没有办法知道。
梓浩同学:哈哈!鹤语画了一张图,这是什么,不要害羞,给大家看看。
鹤语同学:(害羞)我不会画画,我只是想象古人乘芦苇船,船上用鱼镖打鱼。
立新老师:这船头是什么?
鹤语同学:(更加害羞)猫。梓浩不要笑,我不会画画。我的指导老师很喜欢猫,她在家里养四只猫,也经常喂猫,猫爱吃鱼。长江边上应该有很多芦苇。
立新老师:哈哈!但是渔民从不养猫,农耕生活稳定后,人类才开始为了保护廪仓而养猫抓小老鼠。农民用鱼镖捕鱼也少,基本上用网,所以在这图上有两种时代和生活交错。
梓浩同学:河边还有鸭、鸡、鹅!(继续两眼放光)
立新老师:哈哈!梓浩好像太饿了!(大家笑)。在长江这地带上,溪河边除了芦苇丛,还有野生稻丛。在这里生活的人可以捕鱼虾鳖,可以采集水生植物,可以射鸟,也可以采集和栽培水稻。
俊伟同学:老师的意思是古人找鱼而顺便找到水稻!
立新老师:没错!
静云老师:告诉你们一件好玩的事情:希伯来语“鱼”是dag,而“谷”是dagan,同根词,其他闪语族的语言、原亚非、古埃及语也是一样。这个现象的来源,在语言学界一直难以解释,但从旧石器末期新石器初期的人类生活经验来看:离开森林、选择在河边活动的人们,在捕捞及狩猎水边动物的同时,同时也在茂盛的野生禾丛中采集甘甜的谷物。所以“鱼”和“谷”在人的生活中有同根关系,我们不妨把这种人类下山到水边生活的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
在距今15000-12600年间,气候有几次波动,但间或有三、四百年的暖期,长江南边丘陵间的湿润谷地是野生稻的盛发地带,这里也就最容易进行最初的“稻作”。即居住在台地上的先民在湿润谷地里初步观察、照顾、栽培稻谷。这种生活方式对古人而言,能获得较稳定的生活条件。从此,以往在山地间大范围且无规律的迁移生活模式,被周期性的迁移所取代。有些族群进一步发展为季节性的迁移,秋冬在山区狩猎,春夏到宽阔盆地或背靠山麓的二级台地,在河湖边依赖水里和水边的食物。对于这种生活,湖南地区预备了完善的条件。
两湖地区长江、汉水、澧水等河流,在进入两湖平原之前因海拔的高度差较大,地表水沿斜坡快速下流,从上游的山林间带来大量肥沃的沉积土与腐殖质;进入两湖平原以后,海拔高差快速减小,水流变慢,江水漫流,逐渐形成大范围的平原水网,有利于肥沃的沉积土与腐殖质形成新的、广阔的沉积土。当然,其它支流和小溪河的影响也使长江流域的平地符合农耕的需求,但是两湖平原的条件仍是最为理想的。这问题我们会在下一次课堂上专门讨论。
俊伟同学:老师您的描述好像有些问题:长江下游太湖平原也十分宽大,应该也适宜稻作文化起源吧。
静云老师:你的问题很好,但是你理所当然地站在现在的情况去看,没有意识到自古至今,自然界是会变化的。例如汉代之前并无洞庭湖,后来却有“八百里洞庭”,现在洞庭湖的面积又日益缩减;再如过去湖北是有云梦泽的,但现在云梦泽却成了江汉平原。过去也没有鄱阳湖,在新石器时代,这也是很好的发展稻作之地,江西、浙江都有符合我们上面所讨论的生活方法的小区域,将来应该还会有新的发现。但是太湖流域却在其之外。
俊伟同学:老师,您的意思是,稻作萌生阶段的长江下游并没有太湖吗?
静云老师:不对,太湖是一直存在的,它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湖潭。然而,太湖平原的土壤却十分年轻。我们研究历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科学,再到人文社会科学,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只有广博地学习,才能够回到古人的生活条件,才能用他们的眼睛来看自然界,才能设身处地地想他们所想。土壤学的研究揭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太湖平原生态环境贫乏,直到距今7000年左右才有一层稀薄的沉积土。在距今6000年后,太湖平原才开始符合稻作的发展条件,而考古学的证据所显示的也是如此。
俊伟同学:谢谢老师……学历史实在无所不包啊!
立新老师:只有这样,史家才能做到刘志伟和陈春声二位老师常说的“同情式理解”,陈寅恪先生也说过史家要“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梓浩同学(挠头):我早已知道需要了解田野考古、制陶技术、文献、历史地理等等……果然还有土壤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为什么感觉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是越学越多了,当初一位老师告诉我,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没有文字,只要会用考古材料就好了,好学。现在怎么觉得好像反了,有文字的才最好学。
柏熹同学:估计那位老师也被上一辈老师“骗”进了这条路,所以是一代骗一代,这样上古史研究才能薪火相传,哈哈。
诗萤同学:还有医学呢。假如原来一个聚落,突然发生人们死绝,不再有人居住的情况,这种情况说不定与疫病有关呢,不过现在考古学似乎很难发现疾病的因素。还有炼铜与铸铜技术……(梓浩表演口吐白沫,趴桌上痉挛状,同学们大笑)
立新老师:其实不是没有办法发现,而是缺少这样的问题意识。考古发掘是由主持发掘者的问题意识决定其发掘水平的,若发掘者有准确而前瞻的问题意识,并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他就能从一次发掘中提取出大量的材料和信息。
钰珊同学:还有天文学,我记得老师上课时用天文学解释古人的想法,超级有意思!
静云老师:各位同学,不要害怕,我们并不需要成为所有学科的专家,只需要学会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尝试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规律。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同时研究物理学、化学、光学、医学,也同时写下精彩的诗作、创作精彩的名画,大家还记得达芬奇吧,他的一生完全是“兴之所至”,在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啊!我们同样身为人类,不用妄自菲薄,只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仿佛在丛林中跟着自己的求知欲前行,跟着北极星一步一步修正方向,虽然四周昏暗不明,但迟早能找出正确的路线,这非常好玩吧?
立新老师:我们都是幸福的人,可以一辈子玩这种游戏,也教你们一起玩。(笑)
梓浩同学:好啊,那我们努力和老师们一起玩!
立新老师:好,那我们继续玩吧。静云老师刚才说了几个要点,我还有两点补充一下。第一,今天湖北省会武汉有“地当天下之中”、“七省要道”、“九省通衢”的美称。翻开中国地图,可知此言不虚。如果说中国地区是东亚早期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那么,这个舞台的中央,就是江汉平原、两湖盆地。其次,大家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而两湖地区,特别是江汉平原北部、襄阳——南阳盆地一带,正好紧邻这一地理分界线的南缘,历次气候的波动对这种地理交界带的影响最为显著,换句话说,这种地理交界带对气候波动的影响很敏感。
梓浩同学:这种对气候波动的敏感意味着什么?这似乎恰巧与宾福德的边缘区农业起源理论相似。
柏熹同学:(嘲笑)梓浩很喜欢表现他看理论方面的书多,所以说话超聪明的样子,让学妹欣赏!哈哈!但这些理论名词往往不会让话变简单,大家其实都不懂你在说什么。
梓浩同学:柏熹又在消遣我!我来说明所谓的边缘区农业起源理论。宾福德于《后更新世的适应》一文中,提出农业首先出现的地方,应不是柴尔德所说的绿洲,也不是布雷德伍德的山侧地带,而是环境的边缘地带。他认为,由于居住在边缘区的人们很容易受自然环境与人口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食物资源的压力,这种压力驱使人们必须强化利用某些具有潜力的物种,因而出现了动植物的驯化。
立新老师:这种观点有一些合理的基础,在山上移居至边缘地区的人群,由于边缘区对于气候的波动十分敏感,故容易出现短暂的食物短缺压力,这就反过来压迫边缘区生活的人群必须开拓更多的动植物资源,并选择其中效率较高者进行强化。
静云老师:但是最基本的原因还是相反。如果所谓边缘地区的环境不良,人们就不会在那里久留,那时候空地很多!在旧石器末新石器时代初期,山麓是边缘,同时也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既有山林的食物,亦有平原低地的食物,还有水边和水中的食物,所有的边缘地带都是这样,所以就是边缘地带才能吸引人家定居。农耕起源的重点在于定居,而定居的区域一定是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是,虽然丰富,如果定居下来的人们只用这一小区域的食物,人口稍微一增加,食物就会不够,而且如果定居,生命的风险变少,人口自然会增加。同时,人们一旦习惯定居生活,就不太愿意再继续流动,自己选择的栖息环境挺好,好吃的植物可以加以栽培而变多。农耕起源是在自然条件最好,资源丰富而多元的区域开始。
梓浩同学:其实老师说的这些和宾福德的理论一点也不矛盾。边缘区最初也是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旦人们习惯定居生活,就不会想迁移,所以如果遇到人口上升,以及气候变化,边缘区的反映是最为敏感的,所以才会进一步选择植物来强化栽培,而这个强化栽培的行为,就是农耕。
立新老师:梓浩说得对。在这里,所谓边缘区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相对于某种文化或某种生活方式而言,位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边缘区。华南旧石器时代人们住在山洞里,他们生活的中心区域是连绵的山地,那么,靠近低平地区的山麓和山前地带,对他们来说就是边缘区。
静云老师:这些问题我们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讨论,现在先请俊伟继续讲。
俊伟同学:好,介绍完这个空间的舞台后,我接着介绍湖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与概况。总体来说,湖南地貌既有南北差异,亦有东西差异的特点,文化发展也据此呈现出一定的次区域性,且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重心区域有所不同。所以,随着时空舞台的变化,不同的戏剧内容会随之上演。就像奢华的中国式楼阁舞台背景,上演的是今夜无人入睡;当舞台背景一变,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水洞中,正在上演的是魅影引领克利斯汀走入巴黎歌剧院下神秘的地下湖。(众同学十分兴奋,似乎大家都对歌剧魅影的话题很感兴趣)
迄今发现的湖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湘西沅水和澧水流域,这两大舞台似乎繁衍出水文化与澧水文化二大类群。水文化类群分布于沅水中上游流域,而澧水文化类群分布于澧水流域与沅水下游。相对于水文化类群分布于山地与丘陵区,澧水文化类群的范围涵盖部分山区与大部分平原。澧水流域与沅水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为彭头山文化,这一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时,就已经有半定居的文化遗迹。此外,沅水中上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如高庙文化等,与旧石器时代水文化类群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也值得注意。
目光跳转至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早期时代,何介钧先生认为“划分为洞庭湖西北岸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湘江和资江中下游、沅水中上游、湘江和资江中上游四个区”。目前以洞庭湖西北岸的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的工作做得最多,考古学文化编年最清楚,从距今10000多年开始,该区先后经历了彭头山文化(距今10400-7800年)、皂市下层文化(距今8000-6800年)、汤家岗文化(距今7000-6000年)、大溪文化(距今6300-53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500-4600年,有些学者将这个阶段的早期单独划分出来称为油子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距今4800-3800年,有些学者将其晚段单列称为后石家河文化)等几个阶段。该区的考古学文化,在大溪文化之后,逐渐与湖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趋同,融合到同一发展进程之中。
立新老师:同学们不要着急记录,这些文化我们还会讨论很多,也会考察,所以将来不可能忘记。
鹤语同学:我对这些文化不熟悉,能不能说几句话,至少,为什么有这些名称?
俊伟同学:彭头山、皂市、汤家岗,这都是澧阳平原的小地名。在这些小地名上最早发现了一种文化的遗物,于是以首次发现的地名作为文化的名称,这三个文化范围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大溪文化最早发现在重庆巫山大溪,所以有这样的名称。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最早发现在汉水北岸平原区的小地方。而这三个文化范围涵盖湖北和湖南,后两个更广,影响河南的南部和中部。这些文化的内容,现在很难简单说清楚,下几次课会请其他同学讲一下。
鹤语同学:谢谢学长。
乙同学:学长,你说的年代很奇怪,彭头山文化距今7800年才结束,怎么可能皂市下层文化距今8000年已经开始?如果按你上面的这个年表去研究考古学文化,那就搞不清楚那重叠的200年究竟是彭头山文化呢或者是皂市下层文化呢?
俊伟同学:清朝已建国,但郑成功还在坚持大明。紫禁城之外已经是新生的民国,但紫禁城内还存续着清朝的文化。一个国家内王室朝代都没办法一天内被取代,更不用说生活方式与其文化观念。也就是说,皂市下层文化的聚落已发展起来了,但同时彭头山文化的聚落也还在某些地方存续下去。
梓浩同学:我知道,这好像玄孙已出生,但老爷爷还活着。
俊伟同学:是,可以这样说。那我继续讲。除了相对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亦发现其它地区少见的遗存,如彭头山文化晚期八十垱遗址的环壕聚落、城头山城、鸡叫城等早期城址,以及各时期丰富的稻作遗存等。
让我们跳转至另一个舞台。目前在沅水中上游地区发掘的遗址有高庙、松溪口、征溪口、高坎垄等。根据发掘者的研究,这个地区的文化序列,从早到晚分别为高庙下层文化(距今7400-6500年)、高庙上层文化和大溪文化高庙类型(距今6500-5300年)等。怀化高坎垄遗址被认为是屈家岭文化的地方类型,也就是说,自屈家岭文化起,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已融入到北部以江汉洞庭平原为主导的文化发展进程中。
在另一个舞台上,资江中下游流域,主要以今洞庭湖南岸益阳市区出土的遗址为主。这个区域特别的地方在于,同时受到洞庭湖东部与西部的文化影响,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早期的遗存从距今约8000年开始。这一区遗存的分布在南北狭长地带,可能与湘江流域南北长的丘陵区有关。湘江和资江中下游在青铜时代早期也并非一直是独立的文化区,郭胜斌等先生将附山园晚期遗存归类为石家河文化,显示此区在石家河文化的范围內,向桃初先生也同意这个看法。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新石器时代各个区域的文化有所不同,但到了青铜时代,各区域都受到石家河文化影响,在文化上有开始趋同的情况。
最后,湘江和资江中上游的情况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该区重要的遗址为道县玉蟾岩,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可能是最早的稻米与陶片遗存。
立新老师:刚才俊伟提到沅水中上游的怀化高庙下层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400-6800年。这个年代是根据碳十四测年资料直接推断的。我认为这些年代数据可能比实际的年代偏早几百年。众所周知,湘西南至岭南广泛分布着石灰岩,那里的地下水中多含碳酸钙,其所含的碳多为“死碳”或“老碳”,即因年代久远衰减到没有任何放射性的古老碳。碳标本生长或埋藏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受环境污染而使测试的年代偏老。为此需要依据标本中的死碳掺入比例进行校正。校正的公式是8266ln(100/(100-a))年,这里a指的是掺入死碳的百分比。依据这个公式,年代偏老的程度与样品中混入的死碳比例呈正相关,经计算可知,在样品混入1%死碳的情况下,年代会偏老83年;混入3%死碳时年代偏老252年,混入5%死碳时年代偏老424年;混入10%时年代会偏老871年。所以,关键的因素是观察、确定不同类型样品中死碳的掺入比例。
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碳十四实验室做过测试,他们在桂林地区采集的树木、人骨、稻谷、嫩竹、生草等样本中的碳十四比度,均比同期大气碳十四比度偏低0.4%- 4.5%,由此造成的年代偏差为83-381年(树轮校正前)。
我对照《碳十四数据集》 这本书中有关云、贵、川等石灰岩地区既有碳十四数据,同时又通过类型学研究已获得较为明确年代信息的样本,按不同的死碳比例(1-10%)进行计算和校正,并将所得结果与类型学断代结果进行比照,发现贵州地区的数据若按掺入死碳4-5%的比例来算,校正后的碳十四年代与类型学断代最为吻合;川西则以掺入死碳3-4%的比例计算时较为符合类型学断代结果。
高庙地区样本的死碳掺入比例,如果依照邻近的贵州地区计算,以5%计,那么,经过碳酸钙校正后的高庙文化年代,大约为距今7000-6500年,与汤家岗文化年代大体相当。松溪口遗址的年代则大约在距今6150-5500年间,年代大体相当于大溪;征溪口贝丘遗址的年代更晚,大约在是距今5600-5300年间,相当于大溪与屈家岭交界时代。
梓浩同学(又挠头):那这样整个年代谱系要重新检查啊!
柏熹同学:本来就不能只用层位学和类型学这种相对年代研究方法来研究年代学,而应该以更多的研究方法进行相互比较。通过多方法的共同攻关,才能使年代学研究更具科学性。
立新老师:是。我们有做不完的事情,有很多问题,足够上百个学生写硕博士论文。(笑)
梓浩同学:我觉得这确实很有意思,在很多方向中,可以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这信息我还需要消化一下……消化后再找老师谈谈。
立新老师:好的。先让俊伟继续报告。
俊伟同学:石家河文化之后,在距今4000-3500年左右,详细的情况,诗萤应该会在后面的讨论课中向大家介绍,这里我就不细说。(参见第八场课)
乙同学:但从资料看起来,在青铜时代,湖南东部地区出土的青铜器远多于西部。这种情况跟新石器时代正好相反,在新石器时代,湖南地区文化最发达的是位于西北的澧阳平原和洞庭西北部。这是为什么呢?
俊伟同学:大家都知道,湖南境内数量众多的青铜器,除了少数为外地传入以外,大多为本地生产的青铜器,这就需要有铜料才能铸造。然而,铜矿并不是各地都有,青铜器出土较多的湖南东部区域,目前还未发现铜矿遗址。因此,湖南本地生产的青铜器,其铜料来源应当是来自外地。
就目前所知,湖南周边的商周铜矿遗址,有从商代中期开采的江西瑞昌铜岭、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北阳新丰山洞等,较远的安徽地区亦有西周开采的铜矿等。这些铜矿多位于湖南以东地区,开采时间涵盖商周时期,可能有一部份铜料就是作为湖南青铜器的原料。
如果湖南青铜器的原料来自东部的各个铜矿,那就可以解释湖南地区的青铜器为什么大多出土于东部。从地理位置来看,显然湖南东部比西部更易取得铜料,因此湖南东部的青铜器文化也较发达。
诗萤同学:学长你刚才提到铜矿遗址的时间可能有一些问题。湖北大冶一带铜矿的开采年代,至少可追溯至石家河文化晚期,目前已经发现石家河文化晚期的采冶遗迹。实际可能还是更早,人们对湖北大冶铜绿山的利用应该起源于更早的时候,是因为地表裸露的铜矿均采集完毕后,人们依然对铜矿有强烈的需求,才会开始向下开采,但是采集的遗迹难以发现。
静云老师:铜矿的位置影响中心区域的变迁,在湖北也可找到同样的情况。如石家河文化时期,湖北的石家河文化以天门市为中心。石家河文化之后,在其东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崛起,亦出现大量青铜器。盘龙城遗址与湖南地区商周时期的铜料来源可能都来自东部的铜矿。盘龙城遗址的位置,就比石家河古城更接近东部的铜矿。
梓浩同学:这样一来,好像武汉盘龙城的位置恰好卡着东面铜矿从水路运向西面的重要位置,所以后来盘龙城就成为了江汉中原的中心了。石家河城址可能除了因全新世洪水事件而变弱,还可能是因为没有扼住铜矿的咽喉。
俊伟同学:关于前面的推论,还有一个间接证据。何介钧先生认为“经过对南方大铜铙演变的重新分析,可以认定它的最早形式出现在铜矿资源丰富的赣西北、鄂东南”,向桃初先生也认同这点。既然湖南的铜铙、铜镈是从铜矿区传来,那么铸铜的铜料当然也有可能随之传来,而湘江流域与铜矿区距离不算遥远,两地可藉由长江、湘江等水系往来,交通并不困难。位于铜矿区东部的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亦是铜铙出土地的集中区,应当也与地缘关系邻近有关。
因此,接近铜矿区是湘江流域的青铜文化能够获得发展的一个因素。然而,铜矿来源的因素不会一直是青铜文化发展的主因,有了稳定的铜矿来源后,此因素对青铜文化发展的影响就会减弱,政治、贸易等其它因素亦会加强青铜文化的发展。
秀美同学:湖南青铜器多么美啊!
立新老师:是,湖南青铜器风格很独特,技术特别高。因为离铜矿近,累积了几千年的经验。刚才俊伟从铜矿资源分布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在青铜时代湖南地区文化重心东移,很有道理。静云老师提到湖北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不同的资源。但是,每个时代所关注的和急缺的关键性资源可能会有所不同。两湖地区西山多美石,东山有佳铜。在大溪和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人们可能更关注作工具用的石料、灌溉条件等那个时代的关键资源。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铜矿作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资源变得日益重要,由此而引发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西向东移,湖北如此,湖南亦如此。我们今天先到这里,请徐老师规划下次上课主题。
【说明】本文摘自郭立新、郭静云、范梓浩主编:《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该书繁体版书名为《考古侦探》(新竹交通大学出版社)。
1.《【)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 周朝】先民开拓湖南地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 周朝】先民开拓湖南地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