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汉朝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诸汉墓出土医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古代汉墓相继出土的义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

一、基本内容简介

(一)马王堆汉墓医书

1972年初至1974年初,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 座西汉古墓,即马王堆一、二、三号墓,墓主人分别是西汉时期长沙国 丞相轪侯利苍的妻子辛追、利苍本人及利苍的儿子。三座墓共出土珍贵 文物数千件,其中在三号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帛书共20余种,12万字,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药等。其中古医书有10种,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和《胎产书》;竹木简200支,全部是医书,包括《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杂禁方》4种,其中《杂禁方》是木简,其他皆为竹简。以上共计14种医书,原无书名,后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学者整理命名。这些医书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至秦汉之际,是于汉文帝12年(公元前168年)随葬的。

(二)武威汉墓医书

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旱滩坡发掘了一座东汉早期的古墓, 经鉴定,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年逾七旬的医生。随葬品包括医药简牍92 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还有鸠 首杖、五铢钱等。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 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

(三)江陵张家山汉墓医书

1983年底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M249、M285三 座西汉前期墓葬中,相继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以M247出土的竹简最 多,达1000余支。竹简大部分贮藏在竹笥内,保存较完整,字迹清 晰。其内容包括法律、历史、历法、算数、医学等。医学方面的著作有 两种:《脉书》和《引书》。墓葬年代为汉代吕后至文帝初年,这是继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后,又一次重大的医学考古发现。

(四)成都老官山汉墓医书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发掘了四座西 汉时期的古墓,编号分别为M1、M2、M3、M4,出土漆木器、陶器、 铜器和铁器等文物620余件。其中M3出土医简920支,根据竹简长度、 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除《五色脉诊》一 部之外,皆无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 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简牍专家 认为“敝昔”在古代是“扁鹊”的通假字,敝昔医论》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 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同时,M3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 人像,高约14cm,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脉线条 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着“心”“肺”“肾”“盆”小字,是迄今我国 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对探究中医经脉针灸理论的 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内容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二、出土医书分析

(一)马王堆汉墓医书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分别简称为

《足臂》《阴阳》) 两部灸经论述了11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及所主治疾

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从两部灸经的成书年代

来看,《足臂》略早于《阴阳》。《灵枢·经脉》较详尽地论述了12条经脉,将其与《足臂》《阴阳》相比较,发现从内容到词句均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成书时间看,两 部灸经比《灵枢·经脉》都早,可以看作是《灵枢·经脉》的祖本,《灵 枢·经脉》在两部灸经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主要依据:其一,两部灸经 只记载了人体11条经脉,比《灵枢·经脉》少了1条手厥阴经,可以认为《内经》的12条经脉是在两部灸经所论11条经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二,两部灸经所述的经脉循行走向多以向心性为主,彼此互不衔接, 无规律可言;而《内经》所述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很有规律,相互衔接, 如环无端。其三,两部灸经所叙经脉与脏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而《内 经》所载12条经脉均与脏腑有具体的对应关系。其四,两部灸经对经脉 的命名尚不统一,如《足臂》称手太阳脉为臂泰阳脉,《阴阳》称手太 阳脉为钜阳脉;而《内经》皆以手足三阴三阳命名,12条经脉的命名是 统一的。

2.《五十二病方》 该书现存1万余字,分为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 类疾病的医方,少则1方,多则20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247 种。估计原书医方总数在300以上,用药超过260种,有少部分亡佚。 书中提到病名103个。《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在临证方面,所论涉 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外科尤为突出,如书中记载了痔疮的手 术方法,“巢塞者,杀狗,取其脬,以穿籥,入中,炊(吹)之, 引出,徐以刀劙去其巢,治黄黔(芩)而娄(屡)傅之。”

3.《导引图》《却谷食气》 我国很早就有导引术,战国的《行气 玉珮铭》是专论导引的,《庄子·刻意篇》也谈到导引,但未见到有导 引图流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 操图。经复原后,彩图长约100cm,高约50cm。图上描绘了44个不同 性别、年龄的人在做各种导引动作,他们分四排,每排11人,人像高9~12cm。根据图中人的动作姿态和运动目的,有三种分类方式:一是 根据是否借助器械,可分为持械运动和徒手运动;二是根据运动方式, 可分为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三是根据运动目的,可分为医疗功法和保 健功法。尤为可贵的是,有的图旁还标明了该导引可以防治的疾病名 称。如“引聋”,即以导引防治耳聋;“引(脾)痛”,即以导引防治痹 证或腹痛。而且,图中还有模仿八九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术式, 如“信”(鸟伸)、“沐猴”(即猕猴喧呼)。这是古代仿生学在医疗体 育中的具体运用,对后世影响很大。《却谷食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原书约500字,现 今可辨认者270余字,主要记载导引行气的方法和四时食气的宜忌。这 些无论对研究我国气功导引的源流和发展历史,还是对指导今人锻炼, 都大有裨益。

4.《脉法》《阴阳脉死候》 《脉法》是论述脉诊的专书。全书300 余字,因缺损过甚,内容已无法完全知晓。仅从首尾文义,知为师徒传 授脉法之书。是迄今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并确立治病当取有余 而益不足等虚实补泻概念的古医籍。另外,书中提出的“圣人寒头而暖 足”,不仅是治病的原则,也是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阴阳脉死候》是最早的诊断专书。全书100余字。书中提出:三 阳脉属天气,主外,主生。三阳病一般不是死症,其中只有折骨裂肤才 有引起死亡的危险。三阴脉属地气,主内,主杀。其病有腐脏烂肠者, 容易引起死亡。同时记载了五种死候的具体症状和特征。

5.《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 《养生方》原书估计有6000 余字,因残缺严重,现仅存3000余字。所论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健身补益方,如“春日鸟卵一,毁投蘖糗中,捖丸)之如大牛戒,食多 之善”;二是性保健药方,如“以瘨(颠)棘为酱(浆)方”,治“老不 起”,即治疗老年男子性功能障碍。《杂疗方》原书600余字,现残缺严重,根据现有文字分析,内容 包括四方面:补益男女性功能法、产后埋藏胞衣法、补中益气方药、蜮 和蛇等伤的防治。书中反映出古人讲究强身健体抗衰老,强调预防意外 损伤的发生。《胎产书》原书800余字,现残缺不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妇 产科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养胎、埋胞、转胞、求子及产后处理等。书中 所载胎教是医学史上最早的论述。

6.竹木简医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木简书有4000余字,其成书年 代可能为秦汉之际。四部简书中,《杂禁方》为祝由方,《十问》《合 阴阳》《天下至道谈》主要论述了养生学和房中术问题。在性医学、优 生学、养生学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后世借鉴。

(二)武威汉墓医书

《治百病方》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医方30余个,如“治风寒逐风方”“治 妇人膏药方”,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书中详细记载了病名、症状、药 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及不同的用药方式,还记载了针灸穴位、 针灸禁忌,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如对外感和内伤 病进行区别,并且运用不同的治法。书中也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 想,以及根据疾病症状的不同调整用药剂量的方法。其二,本草学、方 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书中所载药物的种类较《神农本草经》已有所 增加。书中方剂以复方为主,每方少则两三味药,多的达15味以上,可 见当时对中药在复方中的复杂性能已经有所掌握。另外,所涉剂型多 样,有汤、丸、膏、醴、滴、栓等,内服药以酒、米汁、豉汁、酢浆 汁、含咽汁、淳醯为引子,以助药物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武威汉简的出土,不仅是我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重要发现,也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医药水平的真实情况,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特别 是汉代的医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江陵张家山汉墓医书

1.《脉书》 该书2028字,抄写在63枚竹简上。其内容大体与马王 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三帛书相当。后 三书的缺字,以《脉书》作校对,基本能够补足。如《脉法》原文缺164字,经对照《脉书》补足后,仅缺11字。《脉书》论述了67种疾病的名称及简要症状,涉及内、外、妇、 儿、五官科病证,有一些病名如醉、浸、浇、殿等,是马王堆医书和《黄帝内经》未收载的。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另外, 书中所言“夫留(流)水不腐,户

(枢)不蠹,以其动。动则实四支 肢)而虚五臧(脏),五臧(脏)虚则玉体利矣”是已知古籍中最早用 流水和户枢比喻运动有益人体健康,比《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动也;形气亦然”的记载更古老。

2.《引书》 该书3235字,抄写在113枚竹简上。原简自名《引 书》,题于书首竹简的背面。这是论述导引的专书,其内容分为三部 分:其一论述四季养生之道。其二论述导引术式及其作用,书中载导引 术110种,除去重复者为101种,其中记载术式85种,用于治病有50种,仅述功用者16种。其三讨论了致病因素、防治方法及养生理论。认 为疾病的原因是“必于暑、湿、风、寒、雨、露、奏(腠)理启阖,饮 食不和,起居不能与寒暑相应,故得病焉”;防治方法是“治八经之引, 炊、呴、虖(呼)吸”,“吸天地之精气,实其阴,故能毋病”;养生则强 调须与自然界相应。《引书》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导引术专著,对研究气 功的源流及其发展历史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养生学的 珍贵文献资料。

1.《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诸汉墓出土医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诸汉墓出土医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5706.html

上一篇

关于2018汉朝铜镜价格我想说海兽葡萄镜 PK 汉代铜镜,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下一篇

【100秒了解汉朝皇帝】专题历代帝王——西汉十二帝,谁才是出类拔萃的明君雄主。(上)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上世纪80年代,湖北出土竹简,专家说它是秦国称霸天下的秘诀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上世纪80年代,湖北出土竹简,专家说它是秦国称霸天下的秘诀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20世纪80年代,湖北出土了竹简,专家们说那是秦国称霸天下的秘诀 1983年12月,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了三座汉墓。 这些坟墓内并没有尸体骸骨,有的只是一些汉代竹简。然而这些竹简其意义价值非凡,专家经过...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宝藏。例如数学知识。 如今的我们大多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是比较落后的,也没有多少值得学习的东西...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宝藏。例如数学知识。 如今的我们大多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是比较落后的,也没有多少值得学习的东西...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干货看这篇!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干货看这篇!湖北汉墓出土一批竹简,内容改写了数学史,专家:古代中国太发达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宝藏。例如数学知识。 如今的我们大多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是比较落后的,也没有多少值得学习的东西...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诸汉墓出土医书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诸汉墓出土医书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古代汉墓相继出土的义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 一、基本内容简介 (一)马王堆汉墓医书 1972年初至1974年初,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 座...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红颜枯骨,谁是英雄?——重读吕雉故事(上篇)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红颜枯骨,谁是英雄?——重读吕雉故事(上篇)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红颜枯骨,谁是英雄?——重读吕雉故事(上篇)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红颜枯骨,谁是英雄?——重读吕雉故事(上篇)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干货看这篇!用斑驳的铜钱擦净脸谱化的中国历史(上篇)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干货看这篇!用斑驳的铜钱擦净脸谱化的中国历史(上篇)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最近,陈宇洛教授的《中国是部金融史》读了著作。书是货币金融的进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或可能更真实的中国历史。 在陈教授的笔下,斑驳的铜钱是最好的史书,将历史上一个个我们自以为熟悉的故事讲出了我们不熟悉的...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用斑驳的铜钱擦净脸谱化的中国历史(上篇)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用斑驳的铜钱擦净脸谱化的中国历史(上篇)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最近,陈宇洛教授的《中国是部金融史》读了著作。书是货币金融的进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或可能更真实的中国历史。 在陈教授的笔下,斑驳的铜钱是最好的史书,将历史上一个个我们自以为熟悉的故事讲出了我们不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