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到三七线附近,韩国首都首尔被中朝联军占领。
(注:汉城今天叫首尔)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无数中国人都为之一振。在黑龙江哈尔滨的战犯管理所内,许多当时正在接受改造的战犯们也忍不住拍手叫好,但战犯中有一个人却将信将疑,他就是清朝末代皇帝和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不久监狱让溥仪写自传,交代自己过去的行为,溥仪这时虽然仍对中国打胜仗感到怀疑,但也没有看到美国人打进哈尔滨,身边的狱友也都开始讨论向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事情。
有一天,几名狱友又在讨论捐献的事情,一个人说道:咱们随身带的财物,政府没有充公,是代为保存的,我把它捐出去好不好!有人笑他:你能有多少东西?除了皇上和总理大臣,谁的东西都值不了多少钱。
这话点醒了正想急于证明自己改造觉悟的溥仪,溥仪便从自己的箱子里,随便拿出了一个印玺,连同一封自白信一同交给来巡视的工作人员。
溥仪随手拿出的印玺,名叫“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是当年乾隆做太上皇时用的东西,如今它作为一项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至于它能卖多少钱,只能靠想象力了。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已经是无价之宝了,溥仪也曾说它是无价之宝,但溥仪同时也说,自己不想动用藏在箱底的财宝,才决定用它来证明自己。
可见哪怕是乾隆用过的印玺,也不配被溥仪藏在箱底。那么溥仪到底有过多少财宝?这些财宝都是从哪里来,它们的最后归宿又是怎样的?
本期内容,就简单地为您介绍一下,溥仪与国宝的故事。
1906年,溥仪出生在清朝的王府里。他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被封为了王爷。这位王爷的二儿子,成为了光绪皇帝,王爷的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
到了1908年,实际掌权的慈禧太后生命垂危,并且已经决意带走光绪,重新为清朝另立新的君主。(注:清朝后期皇帝顺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年幼的溥仪被慈禧选中,登上了清朝皇帝的位置。在登基大典上,还是孩子的溥仪一度哭闹不止,他的父亲跪在旁边哄道: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结果短短三年过后,清朝就真的完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也稀里糊涂地退位,主动退位换来了优待条件,溥仪继续留在皇宫里,但宫里的宝物也从此开始大量流散。
1922年的年末,十六岁的溥仪举行了婚礼。
婚礼依然采用皇家的规格,从11月29日一连举办到12月3日,前后共5天。他们大摆宴席,邀请中外宾客,民国政府还专门派军警维持秩序,许多政府要员和清朝的遗老遗少也纷纷表示祝贺。
但请客吃饭是要花大笔银子的,拿不出钱的清朝内务府就从宫里的宝物想办法,他们搜集了足足42大箱的金银珠宝和字画古玩,送往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换来了40万元现钞,这才得以有钱筹办婚礼。
结果后来这批珍宝却因为无钱赎回,一部分下落不明。
其中有一组金编钟,是为了庆祝乾隆八十大寿,用13000两黄金铸造而成的,但恐怕乾隆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人会拿着自己的寿礼去换结婚钱。这组金编钟因为无钱赎回,加之价值连城,便被银行专门保存起来,得以保存至今,收藏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里。
像这样的抵押贷款行为,发生了不止一次,如果无力赎回就基本等同于倒卖了,有时候内务府就直接发广告进行拍卖,用来换钱维持小朝廷的开销。
皇宫里的人还经常偷偷地从宫里带出各种宝贝,交给宫外的文物贩子进行倒卖。除了那些珍藏多年的东西,偷盗者还把手伸向了溥仪,溥仪结婚时用过的不少东西,都被换成了假货,溥仪买的大钻石也被人给偷走了。
当时在北京的地安门附近,出现了许多古玩店铺,开店的人有的是太监,有的是内务府的官员。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溥仪,溥仪决定查一查。结果偷盗者为了掩饰行径,便放火烧掉了当时专门存放文物珍宝的建福宫。
一场大火下来,数万册古籍,两千多尊金佛,一千多幅字画和数百件的古玩化为灰烬。但这些还勉强算是可以被统计出来的,溥仪自己就说道:这一把火里毁掉了多少东西,至今还是一个谜。
其实无论它们是否真的被烧还是被偷走了,损失都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宫里的东西除了被偷,还会被主动的“送出去”。溥仪从六岁开始读书,虽然不再是皇帝了,但也不是谁都能教他的,要有过硬的本事才行,所以他的老师基本上都是过去的大学士、翰林之类。
这些饱读圣贤书的人并非一无所求,有时候教完了课程,他们便请求溥仪赏赐一些古人的字画,青少年时期的溥仪只对金银珠宝有概念,所以便由老先生们自己提出来,然后由溥仪开出一张“赏单”。
这些老先生们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哪些字画有价值,于是像唐代阎立本的绘画、宋代米芾的书法真迹等许多珍贵文物,转而成为了老先生们的私人藏品。
溥仪后来就回忆说:师傅们有许多举动,并不像是书生干的。书生往往不懂商贾之利,但是师傅们却不然,他们都很懂行,而且也很会沽名钓誉。
哪怕是溥仪自认为最忠于自己的前清进士陈宝琛也未能免俗,因为他也向溥仪讨赏过古人字画。1923年日本发生7.9级大地震,溥仪为了让人们知道“宣统”皇帝的“善心”,还下令送去了价值超过30万美金的珍宝,以致于当时的日本驻华公使和日本国内代表团,都来到紫禁城向溥仪道谢。
溥仪自身也会“监守自盗”,随着渐渐长大,溥仪也懂了不少知识,开始自己“鉴赏”字画了。溥仪经常以“赏赐”为名,挑选最为珍贵的东西交给他的弟弟溥杰。溥杰当时可以出入皇宫,每天背着一个大包袱,里面夹带着溥仪交给他的字画古董。
被带走的包括王羲之、欧阳询等书法大家的真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稿,还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重量级的珍宝。
这样的行为前后持续了数月之久,仅统计在册的就有一千多件。这批珍宝有的流传至今,有的则不知去向。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昔日的皇宫变成了博物馆,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博物院。
溥仪带着大批珍宝离开北京,去往天津生活。在天津他靠变卖珍宝为生,虽然当时天津的古玩店,为了从溥仪手里淘东西还联手压价,但珍宝毕竟是珍宝,靠这些钱溥仪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
不久,日本人找上溥仪,并成功把他带去了东北,一同带去东北的还有约100箱,总计超过2000件的珍宝。溥仪还专门在自己的伪满皇宫修建了“小白楼”,专门存放这些珍宝。
1945年8月10日,崩溃前夕的伪满政权曾从长春“迁都”到通化,溥仪匆匆带着十几箱珍宝离开了。
那些未被带走的珍宝因为时局动荡,迎来了一场浩劫。溥仪走后,伪满皇宫的守卫便撬开了这些箱子,他们抢夺金银珠宝,对于字画和其他古玩则不屑一顾,许多已经流传数百年的书画被撕烂,珍贵瓷器也被打碎。
哄抢结束后这批人便一哄而散各自回家,把这批珍宝卖给古玩店或文物贩子,因其数量众多,质量上乘,古玩领域便称之为“东北货”。它们有的流散到海外,有的则下落不明。
被溥仪带走的十几箱珍宝,同样命运多舛,它们大多数在溥仪的逃亡过程中被丢弃而下落不明。
1945年8月19日溥仪被逮捕时,身边只剩下了两个皮箱的书画和珍宝。溥仪不愿意把这些东西都交给苏联人,但为了逃避惩办,他还是拿出了一部分珠宝首饰交给苏联人,然后把最好的一部分藏了起来,在皮箱的夹层乃至肥皂里面,溥仪都塞了不少珍宝。
那些无法藏起来的,溥仪或是丢进暖气炉里烧掉,或是让人将其砸碎。
有一次,溥仪往炉子里丢了一把首饰和小物件,结果还没来的及烧毁便被发现了,苏联军官拿着银首饰问这是谁的东西,溥仪装傻充愣,否认这是自己的。
类似的销毁行为发生了很多次,在被移送回中国前,溥仪还把一批宝石丢进炉子里。1950年8月,溥仪由苏联移交给新中国政府,他和其他伪满战犯一同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这时溥仪的皮箱里,还藏着白金、黄金、钻石等珍宝共468件,他把这些东西看成是后半生生活的依靠。
但是在接下来的改造过程中,溥仪的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上交乾隆印玺后不久,他选择主动坦白了自己私藏的这批珍宝,战犯管理所则开列清单,代为收存。
1959年溥仪获得特赦,选择把468件珍宝捐赠给了国家,如今它们都回到了故宫。
最后来稍微谈一谈这些文物的价格,刚刚我们说过,溥仪在1945年离开长春前曾丢掉了几十箱珍宝,这些珍宝又遭到了哄抢而四处流散。
1995年时,一位东北老汉带着一幅画来到北京的一家拍卖公司,他手里拿的是一副宋代画家张先的《十咏图》。
老汉的父亲曾经当过溥仪的侍卫,因此得到了这幅画,这幅画也是画家张先的唯一传世作品。老汉以家中8口人每人100万为标准,要价800万。
800万的价格放到今天也是天价,更不用说九十年代了。然而因为拍卖竞价激烈,价格很快便超过1000万,但竞拍者依然热情不减,最后是故宫博物院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以1800万的价格成功购得。
这还只是一幅画而已,所以那些与溥仪有关的文物,如果真要给一个价格,恐怕只能用亿为单位了。
内容来源:
溥仪:《我的前半生》,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郑欣淼:《清宫文物散佚与征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9月
付壹强:《溥仪出宫前夕宫廷文物的抵押与流失》,《黑龙江史志》2013年
等等
1.《19年清代田黄鉴定视频专题之1924年,溥仪被赶出皇宫前,到底带走了多少珍贵文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年清代田黄鉴定视频专题之1924年,溥仪被赶出皇宫前,到底带走了多少珍贵文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