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历史是朦胧的。就像深埋在沙尘暴下一样难以捉摸。
可历史又是具体的,古代人们的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蛛丝马迹,比如壁画,一张张鲜活的脸庞,好像复活了一般,今天,我们就从壁画入手,聊聊鞶囊的那些事。诚如前言里所说,先人们留下的不少线索都给了我们了解他们的切入口。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老祖先是非常文艺范儿的,他们不仅仅要把自己做过的事写成秀丽的字体传给后世,还要把生活场景用画呈现出来,给我们更加具体的展示。这一点,西方人就差了一截,他们的历史研究绝对不如我们丰富,也不会有我们的精彩。
闲言少叙,那么,壁画里的鞶囊到底是何来历?
图一:尼雅一号墓出土的鞶囊实物
佩饰,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物化存在
如此说来,鞶囊就是一个佩饰而已?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很好理解,不少佩饰的来源都有其实用的一面。鞶囊也没免俗,大约也是如此而来。鞶囊,别看不大,来历却不小,起源挺早的,远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仪礼 士昏礼》里面有过这样的描述:
夙夜无愆,视诸矜鞶。
郑玄注解: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丝,所以盛悦巾之属。
这里面揭露的信息比较明显,在周朝,男女都可以使用鞶囊,男性使用的鞶囊是用革做的,女性使用的鞶囊是用丝做的。还特别交代了一下,女性的鞶囊用来盛悦巾的,也就是佩巾,可见,是有实用功能的。至于男性鞶囊作何用,文中没有明说,但类推之,应该也是盛东西用的,类似于现在的小提包。
图二:列戟图
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尚礼的民族,很多实用性的物件,久而久之都会演变出与礼相关的精神含义。
汉朝,鞶囊就不再是一般的小提包了,而是赋予了政治含义。一般的老百姓,还真不能乱佩戴,否则是要承担僭越之罪的。这时,鞶囊成了官员们盛放印绶的专用袋,挂在腰上,显示自己与普通百姓的区别,所以,鞶囊也就有了别称,叫做傍囊或绶囊。现在的公章肯定是不能随身携带的,拿着公器四处招摇,恐怕要上新闻。
南北朝时期,表面上看,那是个战乱的时代,事实上,中国的很多文化特性都在那个时期基本定型,对后期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是非常大的,鞶囊自然也就保存了下来,但,却对鞶囊的使用进行了规范。比如,《隋书》里面,对北齐鞶囊的使用有过如下描述:
鞶囊,二品已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鞶。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图三:吹箫乐伎图
瞧,多详细,二品以上的大官,鞶囊要用金缕,三品官用金银缕,四品用银缕,五品、六品就只能用彩色的线织成,更小的,佩兽爪鞶。当官的如果没有印绶,就不能佩鞶囊。这说明什么问题?鞶囊已经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此时的鞶囊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佩饰了,而是“身份证”,现在流行刷脸,那时候就是刷囊。
我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比较不错的,起码比较直观,免得闹误会,这人是几品官,瞅瞅人家腰里的囊,什么就都明白了。
唐朝强盛,鞶囊的佩戴达到了顶峰
其实,要论制度,唐朝相当一部分都是继承自隋朝,而隋朝又是起家于南北朝时期,所以,唐朝的很多制度都多少有点南北朝的影子,只是,唐朝国力强盛,民风开放,很多制度和风俗都在唐朝得到了相当幅度的发展。
图四:仪卫图
作为章服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鞶囊在唐朝也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旧唐书 舆服志》是这样说的:“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以上银缕,五品以上彩缕,文官寻常入内及在本司常服之”。前面半部分是不是跟北齐的制度很像呢?其实,就是承自隋朝。后半句意思咱说说,“入内”,就是觐见的意思,进入大内,可不就是去见皇帝老子去了。这么一捋,就容易理解了,文官平日里觐见皇帝和在自己办公室都经常穿戴着鞶囊。
从考古资料来看,唐朝鞶囊的使用,远非局限于文官群体。唐墓壁画、陶俑、石雕、石椁线刻上都有呈现,贵族、官员、胡商,甚至连侍卫、男佣人都有佩戴,可见当时鞶囊的普及程度之广。
鞶囊形态各异,品种多样,折射出唐朝社会的包容与开放
那么,鞶囊既然那么流行,都是什么样子呢?咱今天就按照它的形状,大概分分类聊一聊。
第一种形制:马蹄形。怎么样,是不是想到了香囊?没错,其实,我也想到了香囊,其实,二者还真有继承关系。马蹄形的鞶囊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李寿墓、李爽墓,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壁画都有体现,画面比较清晰,规模比较大的,当属李寿墓里面的那幅《列戟图》。
不用说也能猜到,这几个墓主人都是贵族。李寿何许人也?就是李神通,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唐朝的开国皇帝,大名鼎鼎的李渊也是李虎的孙子,所以,李寿就是李渊的堂弟。
图五:侍女图
大家看这张《列戟图》(如图二),上面有四个威风凛凛的卫士,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长,脚蹬黑色长靴。从左边数第二个卫士,腰带的右下方挂了一个黑色的小包,那就是鞶囊,囊上也没什么装饰,应该是盛放什么东西所用。
那么,李爽是何许人也?这个名字,不为大众所知,可能说李乾祐还好一些,不少朋友估计都看到过。此人比较长寿,活了七十六岁,别小看这个数字,在当时,这已经是老寿星了。李爽虽然名气不算大,但他的仇敌名气却很大,谁呢?大名鼎鼎的褚遂良,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话题回到壁画上来,李爽墓室的东壁有一副壁画,被命之为《吹箫乐伎图》(如图三),一名乐伎,身材清瘦,应该女扮男装(当时比较流行),身穿绛色圆领长袍,她黑色的腰带上也悬挂着一个黑色的鞶囊。
李贤估计大家都知道是谁了,这是一个比较悲催的人,由于个性太强,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所厌恶,最终年纪轻轻就客死他乡。他的墓中壁画保存都比较好,是研究唐朝的重要史料,非常宝贵。其中,《仪卫图》(如图四)里,一群卫士,身穿统一的着装,挎着佩刀,三人一队,非常的威武。左边的那名仪卫比较时尚,腰里挂着一个鞶囊,囊身和囊盖都有黑色竖线装饰,囊盖装饰有红色条纹。
以上几个都是马蹄形,发现了什么?侍卫佩戴鞶囊,就连地位低下的乐伎都可以佩戴,可见鞶囊在唐朝已经成了一种风尚。
图六:训豹图
第二种形制:半圆形。从形状上来看,跟马蹄形有点类似,有可能是马蹄形发展而来。这种形制目前发现的还不算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新城长公主墓中的壁画展现的《侍女图》(如图五)。图中有两名侍女,右侧那名侍女头上扎着一条红色抹额,身穿圆领袍,下身的裤子比较抢眼,竟然是条纹的,应该是来自波斯的风格,放在现在,也是比较时尚的。她笑容可爱,手上还端着蜡烛,活灵活现,非常的生动。
大家注意她腰里的那个鞶囊,白色的,为半圆形,囊盖也是弧形,制作手法还是比较讲究的。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个鞶囊居然还有装饰边,呈波浪形,在吃货的眼里,保不齐都能把它看成饺子。
第三种形制:圆形。想也能想到,这种形制肯定比较多,没错,猜对了,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圆形的东西,哲学思想里面都包含着无数个“圆”。
这种形制的鞶囊,由于数量多,咱就挑几个随便聊聊。
一,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的《训豹图》。先说说墓主人的事迹吧,刚才说,李贤很悲催,由于个性强而被自己的母亲逼死。那么相较而言,这位李重润更加悲催,死的时候年仅十九岁,为什么而死呢?因为自己是个大嘴。
图七:宫女图
李重润是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李显大家知道,此人一生跌宕起伏,曾经当了皇帝被自己亲娘武则天给拉了下来,而李重润就是跟着李显受了大罪的人,好不容易熬到头,进了宫,还没享几天福,就被武则天赐死了。原因是,李重润在背后说话没轻没重,诋毁了张易之,这位小白脸可是武则天的心头肉,亲孙子也比不了,于是,武则天就赐死了李重润。
李重润的一生是短暂而悲剧的,但他墓室的壁画却比较精美。《训豹图》中有三个训豹人,腰里都佩有鞶囊,鼻梁很高,眼窝深深的,很明显,这是几个胡人。
二,永泰公主墓中的《宫女图》(如图七)。永泰公主之死,与前面所说的李重润是一件事。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长相非常漂亮,从小就受到李显的喜爱。久视元年(700年),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下嫁给了魏王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后来,大嘴李重润说张易之的坏话,就是给武延基说的,李重润被赐自杀,而武延基则是被棍子活活打死。李仙蕙此时怀有身孕,丈夫被杀,惊吓之下,难产而死。
后来,李显复位,将爱女李仙蕙追为永泰公主。《宫女图》中最左边那位侍女,身穿男人服装,腰里就有一个圆形的鞶囊。
有人说,鞶囊是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这绝对是无稽之谈,远在周朝,鞶囊就已经成了华夏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汉朝,鞶囊成了身份的标识,历经南北朝的演变,唐朝最终将鞶囊的使用推向了顶峰。胡人佩戴的鞶囊,显然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当然,文化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唐朝的鞶囊多少也受到了一些胡风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民族风韵。
唐朝之后,鞶囊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五代时期就已经比较少见了,到了宋朝,鞶囊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北方的契丹政权辽朝却还继续流行了一段时间,此后,鞶囊从章服制度中销声匿迹,到了元朝,荷包大面积流行,大约是鞶囊的另外一种形式延伸吧。
以小物管窥大事,小小的鞶囊,却是礼的载体,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影响着周围的其他民族,着实是文化传播和交融的功臣。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吧,以上仅为个人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指正。
喜欢考古,喜欢历史,欢迎关注猫叔。
1.《壁画中的唐朝风俗:小小鞶囊折射出浓浓的民族韵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壁画中的唐朝风俗:小小鞶囊折射出浓浓的民族韵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