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清朝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看这里!云南掌故|老昆明的琐屑风俗

消失的市政民风。

这篇文章共5184个单词|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

理解旧社会的好方法是看当时民间流行的琐碎风俗。从这些习俗的细节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思想倾向和人民的感情寄托。

今天我们再次借助罗养儒先生的这幅“VR眼镜”,来观察清末昆明人的生活日常。为了您的阅读方便,我们节选了原文主要内容改编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中有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正。

娱乐

清末民初的昆明社会,过新年的时候,不论城乡,男女老幼都要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青年妇女都要在发髻上插朵鲜花或者绒花(假花)。

在正月初九之前,男女老幼都有各自的娱乐活动。更早的时代,妇女们必须缠足挽髻,出门走动不是很方便,所以过年时,只能在家里的青松毛上聚集些人,要么玩掷骰子赶老羊的游戏,要么掷状元筹、升官图,或者打狮子围,较老些的则聚在一起摸骨牌。

男子们除了外出游玩外,也会邀约些朋友打大字牌,打花湖、石湖(花湖是由骨牌演变来的,以纸作牌,印有天九、地八、人七、和五、梅花、长三、板凳等,每样各四张,求和的方法则有多种。石湖也是用纸制成,印有饼、索、万及红花、老千,也是各四张,打法和现在的麻将类似。花湖和石湖两种牌明代时就有了,可以说是一种古代的赌博游戏)。

多数玩得不大,一个场上一共也就三五百文铜钱,图个乐呵而已。

当时的青少年,在读书习字之外,也是有娱乐活动的,比如跳黄牛、跳海牌、放响簧、打抛球、踢毽子、打铁环……或者以钱撞钟、以钱丢坑、以钱杀魁。文艺青年们,则多数喜欢下老和尚棋、下三三棋等。女孩子玩的,一般就是踢毽子、打跌落、放响簧。

最有意思的是一群孩子坐在一起唱童谣。比如“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去张家楼上去打铁。打到正月正,狮子闹龙灯。打到二月二,龙抬头。打到三月三,荠菜花献牡丹。打到四月四,四个铜钱料个事。打到五月五,五只龙船敲花鼓。打到六月六,家家门前晒红绿。打到七月七,七个果子甜如蜜。打到八月八,八牙西瓜献月牙。打到九月九,九朵菊花泡烧酒。打到十月十,十个老鼠出来偷屎吃。”这首歌谣唱的是张献忠、李自成起义之后,清军入主中原的景象。

小孩子们拿到压岁钱,都喜欢去街上买玩具,要么买花炮放,要么买小零食,晚上则去三牌坊(金马坊、碧鸡坊、忠爱坊)买花灯。

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排第一的是花小鼓,这个小玩意儿非常热销。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我家住螃蟹巷,隔壁一户姓何的人家专门卖小花鼓,被大家称为“何小鼓家”。

他家里两间房都堆满了花鼓,一直堆到了房顶,数量没有一万也有几千吧。这家人曾经说:“每年要卖两万多花鼓,我们一家人做不过来,还有一家在别处做着,因为昆明、晋宁、宜良、呈贡这些地方都要来进货啊!”

制作花小鼓,是用一条一寸来宽的薄木片围成圆框,蒙上一层猪尿泡,再涂上胶粘牢,印上花纹,填些各种颜色的油胶,用木框箍紧,敲击会发出咚咚的响声。鼓面直径约五寸,只有一面蒙了猪尿泡,另一面是空的。每只小鼓值三十多文铜钱,卖鼓的每只能赚十多文,积少成多,每年也能赚一二百两银子,足够养活一户五六口人了。

正月里的昆明,从四牌坊到三牌坊的一段路上,夜里挤满了卖灯的人,各式各样的花灯,不下五十种。买灯的人也多,有时把整条街都挤得水泄不通。

最好卖的品种是小红灯笼,孩子们几乎是人手一个了。其次是各种走马灯、花篮灯、鱼灯……买灯的习俗是从古时上元节观灯演变过来的,年年都延续着。

昆明城里扎灯卖的大概有十几家吧,都是上半年做纸灯笼、风筝,下半年就专门扎灯,收入足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些不专门从事此业但会扎灯的人,闲暇时扎几个好看的灯,等过年的时候拎出来售卖。所以过年的时候卖灯的人比平时多很多,十分热闹。

养鸟

昆明的男子不论老少,最喜养鸟。第一爱养的是一种被称为“枝子花酒”的雀鸟,本名“偷仓”,出自东川一带。春天时鸣叫,每叫一声,能发出四个音,听上去像是“枝子花酒”四个字。还有更牛的能发五个音:“枝子一杯酒。”这种鸟颇为贵重。

还有一种紫雀,老家也是东川附近,也能叫出类似的人言,但能唱“枝子花酒”的很少,一般是唱“喜鹊花酒”或“贵妃醉酒”,也有能叫“枝子酒”三个字的,但这些就算不上名贵了。

我之前曾经养过两只紫雀,一只能唱“贵妃醉酒”,一只能唱“新媳妇请杯酒”六个字,跟人说话一样逼真,养鸟的朋友们都说很少遇到这样的雀鸟。

神奇的是,这种能“说人话”的鸟儿只能在东川一带和昆明附近生活,换地方就会死,堪比鸜鹆(qúyù)不能过河的传说。

昆明人养“枝子花酒”,可以说比对祖宗还好。每天早晚都要带鸟去草地上呼吸新鲜空气,喝的水必须清洁干净,吃的食物必须润滑好入口,天冷的时候要套上笼帏御寒,天热了要拿掉笼帏透风。鸟儿的唱腔如果不清脆了,要喂它们吃紫苏子;如果唱得太累了,还要喂西洋参泡的水……伺候得这么精细,只希望鸟儿能一鸣惊人,听的人便心满意足。

但是,要把一只雀鸟养到能开口唱出调子,得到大家的称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谁能一口气唱两三百声而音调不杂不乱,那就称得上是鸟中翘楚了,就能去茶馆里当“雀老师”。那些唱得不好听的鸟们,则被主人遮上笼帏,带去茶馆里虚心听老师怎么唱。

雀老师的主人按喝茶的碗头,一碗茶加收一两个铜元的学习费。一两百碗茶的场子能赚不少钱,雀老师的身价自然就高,有的甚至值黄金十两八两,超过了有钱人娶一个漂亮姨太花的钱。所以在当时,养鸟的人并不全是为了玩儿,只要养好了,发家致富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指望着自己养的鸟有一天能身价倍增,于是鸟主人们对鸟的食宿就更加精心了,一个上档次的雕花竹雀笼,能卖三四十两,一对装食物和水的小瓷缸也要卖十两八两的,有的连笼帏都要用真丝质地的,实在是非常讲究。

人和鸟形影不离,主人去茶馆酒店都要带着鸟儿,去听戏也要把鸟笼举到头顶带着去。养了雀教师的人带鸟出门上课,那得意劲儿,比紫微星下凡还嚣张。

“枝子花酒”这种鸟,一般只在早上和晚上各鸣唱一次,所以雀教师也是早晚各一次在茶馆“讲课”。到了晚上,茶馆里灯火璀璨,人们都寂静无声,只有一声接一声的“枝子花酒”传来。主人在心中默数,等鸟叫到两三百声,就把黑色笼帏放下,一旦没了亮光,鸟儿就不叫了,雀老师也就算“下课”了。

这种鸟只有云南有,而把养鸟一事做得这般讲究的,也只有昆明人。这也可谓是当时的一种地方特色了吧!因为养鸟之风太盛,官府曾发禁令不准养鸟,认为养鸟使人们玩物丧志,已是一种恶习。

信仰

昆明人好善向佛,信佛必要诵经,当时的人都认为诵经能消灾免难,除罪恶、添福寿,求财得财,求喜得喜。所以很多妇女都爱请寺庙里的僧尼诵经拜忏,遇到过生日、家中添人丁、妇女怀孕、替家中男子谋事求财,都要在家里敲法鼓木鱼,摇法铃。所诵的一般就是金刚、药师、观音、弥陀等经文,怀孕的则念诵《血盆经》《三生解冤经》,礼的多是大悲忏。

诵经花的钱其实不多,但主人家寄托的希望却很大,一旦做过这堂佛事,便觉得安心,至于所求之事有无应验,都不会再提。

还有去莲花寺观音殿求子的人家,得子后到殿上还愿,挂匾、挂幡,甚至替观音换袍服的都有,这时候难免也都要请人诵经。于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各寺庙的僧尼们天天都有经事,忙得不亦乐乎。光靠替人诵经,就能养活男女僧众五六百人。

妇女们不但信佛,也信鬼神。遇到家中有人生病,或者不清吉、谋事求财不顺的情况,都要去比较灵验的城隍庙或者土地庙求神许愿,一旦病者痊愈,灾祸消除,所谋的事和所求的财都实现了,便毫不吝啬地去庙里还愿酬神。

比较有钱的人家,除了准备敬神用的三牲酒醴(li,甜酒之意),还要请一个戏班子到庙里唱演一天,不过这种规格只有城隍老爷才能享受。不请戏班的,就要送一个牌匾到神殿前表扬神功。当年城隍庙白衣财神前的牌匾,简直多到没地方挂。

除了以上这些,过去昆明还十分流行许愿说书。也就是请盲人说书者来讲《香山传》《祖师传》《火轮传》《蟠桃传》等民间故事。一部《香山传》,要讲半个月才封坛。价格不菲,一般要二三十两,但妇女们都心甘情愿出钱。

昆明妇女信鬼的程度,也不亚于信神。家里如果有人突然头疼发热,一般都会认为是被鬼“撞磕着了”。破解方法是用一只鸡蛋放在镜子上占卜。由一人扶着鸡蛋,把自己所知道的鬼神之名挨个念一遍,当念到某个鬼或某位神仙之名时,鸡蛋能立在镜子上的,就算是“占着了”。

对于鬼,要烧纸钱、泼水饭来禳(昆明人说成“展”)送,如果不幸撞了某一邪神,就必须要去纸马铺用三十六文钱买一堂神纸,并去卖猪肉的地方讨一块指头大的猪肉,名为“喜肉”,将这块“喜肉”和神纸花钱、黄白纸钱一起烧了,才能把邪神送走。

家中若是有人突然神疲乏力、手脚酸软,则被认为是“失魂落魄”,就要请人来烧松毛、踏门槛叫魂。这种破解方法名为“叫伴”,如果无效再请人占卜。占卜的结果一般都是要去涌泉寺、三姑娘庙、铁峰庵、西山龙王庙等地招魂,也是一种“叫伴”。做这些事的人被称作“禳送妈”,这类人在当时的昆明城内有几十个,都是靠“叫伴”来谋生。可见当时的家家户户,特别是妇女们,对鬼神之事有多重视。

因为敬信神佛,家里的佛桌神龛是必不可少的。昆明人基本上家家都敬奉观音像,多半是画像,也有些讲究人家供的是铜铸的佛像。如果遇到信奉中三教(儒释道)的,多是供观音、文昌、祖师的铜像,除了这三位外就是关羽关圣人。有时还会把泥塑的魁星、财神、火神、土地等放在一起供奉。

这些神像大的将近有二尺高,小点的也有一尺左右。关圣像旁边一般还立有周仓、关平。这样一来大大小小的神佛像就摆满了一神台。虽然不是家家都有这样的排场,但多数讲究的人家都是这样的。

有神佛像供着,自然就要有香炉、烛台、灯台、花瓶、净水碗等玩意儿陪着。于是神台上古瓷、古铜的花瓶,古铜的文王炉、葡萄炉,紫铜、黄铜的直耳三脚香炉都很常见,甚至还有斑铜炉、宣德炉、康熙窑香炉等宝贝,加上古铜的童子烛台、莲花烛台,一眼看过去真是一片古香古色。

这些物品中,有两三百年前造的,也有五六百年前的古董,工艺非常精致,神像刻画尤其尊严,说是文物也不为过,有的珍贵程度足以传世。

就算是最穷的人家,也必须要有一幅观音像、一座香炉、一对烛台列于佛桌上。这可以说是昆明当时的社会风气了。看一户人家的佛桌神台,就能知道这家人家境如何。

所以有些见识浅的妇女,在将女儿许配人前,一定要先去提亲者家里走走,名为“看人家”。如果看到对方神桌上漂亮璀璨,就认为一定是富贵人家,女儿进门一定有好日子过。于是就有些人“投其所好”,专门打扮好神台来掩饰自己家的真实境况,这也算是一种笑话了。

衣着

昆明民风向来敦厚淳朴,在七八十年前(清末光绪年间),讲究穿戴的只有一些当官的人,要穿绸穿缎甚至皮袍皮褂。土农工商们是断然不敢这样奢华的,一般都是布衣布裤、布鞋布袜,除了秀才外腰间都缠一根布腰带,最多就一顶瓜皮帽是缎子做的。

只有去做大客时,才从箱子里翻出绸缎衣服穿上。一件线绉马褂、一件贵州茧绸衫,或是一件四川绸衫,穿在身上就好像老虎皮一样,仿佛瞬间高人一等,有了吃人的资格。而且很多人穿的绸马褂、绸衫,都是结婚时定做的,过了二十几年,还是半新,说明穿的时候实在不多。

有些家境殷实的年轻人,遇到亲友家有婚丧事前去帮忙时想炫一把,穿件湖绉(浙江湖州出产的有皱纹的丝织品)衫,上面套件布衣,系条湖绉腰带,穿条湖绉裤子,就会被人讥讽为“开假”(现在“装逼”的意思)。可见当时昆明的社会风气是重在俭朴的。

从前的男子出门,天晴时戴一顶细蔑帽,下雨则戴一顶油蔑帽。撑一把油纸伞的就算是讲究人了,如果见谁撑把布洋伞,那一定是非常有地位有身份的人。雨大的时候,出门办事的人一般穿一双钉靴,在石头路上走着,满街都是“夸沓、夸沓”的响声。

妇女的穿着,在家时也十分朴素,身上的衣裤大多是素色,浆洗得干净洁白,虽然是布衣,却不显得粗糙。偶尔走亲戚,才穿上粉红、淡绿或者春花色的新布衣,配条湖绉或彩缎的灯笼裤。但是在街上走的时候,在红绿布袄上还要罩上一件蓝色的布袄,以免过于招摇。手上也不过是戴一对银手镯和镀金的银戒指。这说的还是年轻女子的穿着,如果是中年以上的妇人,则一律是扎了裤脚,穿件蓝布长袄上街。至于绸缎衣服,不要说平时在家没人穿,就算是一般的宴席也不敢穿,必须是遇到很大的喜事或做大客时,才穿这些高级衣服。

以前用来做衣服的布料,比如线绉、宁绸、杭缎、杭纺、苏绉、线春等,无一不是细软结实,永不变色,而且很耐穿。每一件绸绉衣服都能穿上十年八年,就算是外国舶来的哈喇、小呢、哔叽、羽毛等服装面料也都很耐穿,其中大哈(喇)是最好的面料。所以从前的人做一件哈喇马褂或者袍子,可以一直从父亲穿到儿子,再传给孙子。这些面料比现在的好十倍以上,哪里像现在一些衣服,跟纸片似的。这也跟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关吧。

当时妇女们做客时的妆饰,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又土又俗又笨重累赘,看上去还很奇怪。一个高鬏鬏(jiu jiu,在当时即高髻)配上一个大燕尾,要多奇葩有多奇葩,但是在当时大家都是这样的发型,并且还都被认为非常漂亮。

一般少妇去做大客的时候,头上戴满珠翠,高髻上还要套一个五六寸长的马尾鬏,旁边插一对大概四寸长、一寸半宽、重三四两的银镀金点翠的大宝石花。这对花要值十多二十两银子。除了这对宝石花,还要插很多大大小小的珠翠,满头插下来,就算没有半斤也有五六两重。当时的金银首饰,大都是十分笨重的,一对金耳环就有五钱(25克)重,再加上一对玉连环,有多重可想而知。想想当时的女人们也是造孽。

青年妇女去做大客,不只头上要特别妆饰一番,身上脚下也要认真收拾。穿袄、穿褂、穿裙,都要按礼仪来,缺了哪个都不行。至于衣服上的佩带之物就有点俗了,什么怀镜啊、大香包啊、大银三丝啊都挂满在胸前。而且当时妇女的衣服非常宽大,袖宽一尺三四,长二尺三四,一套裙袄褂穿在身上已经是非常不自然了,再加上这些妆饰,又配上一对小脚,一个好好的人,弄得扭扭捏捏。但是这样的装扮,在当时人眼里却是很美的,如果今天谁穿成这样走在街上,搞不好可以成网红哦。

前面说的,都是清末昆明流行的一些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还能零星的见到,他们呈现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站在我们现在人的视角,也许不能简单用“陋俗”来概括。

像罗养儒先生这样,不带评判的记录下那个时代民众生活的诸多细节,也许才是保存这些琐屑风俗最好的方式。

掌故

本文主体内容改编自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年3月出版

《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全本》

「往昔昆明之琐屑风俗」一文

内容改编:李爽 益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

云南掌故全本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云南掌故全本

清末至民国三十年昆明饮食

云南掌故全本

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罗养儒◎撰 李春龙◎整理

售价:68.00元

-长按扫码了解预购详情-

1.《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看这里!云南掌故|老昆明的琐屑风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看这里!云南掌故|老昆明的琐屑风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9361.html

上一篇

1清代,干货看这篇!古今春节对比:图1清朝人过年互相作揖,图8现代人过年成了低头族

下一篇

【3清代的酒】隐秘的小众酒------左氏浊酒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专题长篇超写实原生态探秘寻宝盗宝破案小说《古玩传奇》连载(1)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专题长篇超写实原生态探秘寻宝盗宝破案小说《古玩传奇》连载(1)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相关介绍,《雨余天文物史》从今天开始,在原创作家著名的勘探寻宝作家和资深古董鉴赏家、蜀地主古城金星梦老师本人的许可下,连载长篇超现实的生态勘探寻宝事件解决小说《古玩传奇》。 小说原型和故事情节素材接近真实,行文...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看这里!小说:小伙从井底冒了出来,看到了和幻觉里一模一样的场景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看这里!小说:小伙从井底冒了出来,看到了和幻觉里一模一样的场景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相关介绍,“井?”我的心跳得很快。 老头没多解释,让我不要分心,双眼紧闭,尽量把脑海放空。 这地方很阴森,倒是有一点好处,不会燥的让人乱想。我闭上眼,仿佛自己到了一处不着边际的空间里,左右上下都不靠,整个人犹如...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干货看这篇!精致四足香炉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干货看这篇!精致四足香炉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相关介绍,焚香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多用于祭祀、熏制服等,更多文人阿萨们喜欢在书房烧香,有“红袖晚上读书”的意境。 早在汉代前,中国就出了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他的用途有很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专题之天青釉三足炉鉴阅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专题之天青釉三足炉鉴阅

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相关介绍,余姚是中国陶瓷的巅峰,世界上剩下的79件余姚几乎都收藏在世界大博物馆里。 2012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天价2.0786亿港元...

关于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我想说古拙精致——原矿紫泥“三足玉炉”

  • 关于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我想说古拙精致——原矿紫泥“三足玉炉”
  • 关于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我想说古拙精致——原矿紫泥“三足玉炉”
  • 关于三脚铜香炉清代图片我想说古拙精致——原矿紫泥“三足玉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