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宋朝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1063年, 那位德政天下四十年的传奇皇帝走了

唐雪源/文

《清平乐》中宋仁宗(剧照)

目前,根据人气电视剧《清平乐》的名声,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震的故事成为话题。

其实,大家最早知道他的,是一段似是而非的传说和铁面无私的“包大人”。

在传说《狸猫换太子》中,宋仁宗的养母刘皇后用一只狸猫暗中调换了宋真宗的妃子李宸妃的婴儿。李宸妃遭受了悲惨的待遇。最后在包拯的审理下,这起冤案才真相大白。这个被调换的婴儿就是后来登基的宋仁宗。

这个故事丑化了刘皇后,也歪曲了史实,但重要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故事中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这就是宋仁宗后来知道了他的身世。

我们知道很多仁宗的“八褂”,包括《杨家将》故事。但很少人知道他开创的盛世大业和仁德:在他执政期间,正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登上历史舞台,著名的“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和“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灏、程颐)大放异彩的时期;政治上,不但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等是仁宗时期的中坚,领导“熙宁变法”的王安石、章惇、吕惠卿、邓绾等新党中人,主导“元祐更化”的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苏辙等旧党中人,也都是在仁宗时期成长起来的;科学界,仁宗时代,有《梦溪笔谈》出版,是总结了数学、物理、天文、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宋代最聪明的两位科学家:苏颂和沈括也都成长于这一时期;此外,还有很多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名臣:包拯、庞籍、狄青、吕夷简、晏殊等,举不胜举,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仁宗,成就了这样“士大夫最喜欢”的治世局面呢?

《狸猫换太子》连环画

《狸猫换太子》容易把读者引导到一个残酷的宫闱争斗剧中。但真实的情况要温和很多,大结局中甚至还有些许温暖。

先说刘太后,第一个当事人。

刘太后叫刘娥,早年嫁给了龚美为妻,二人以天南地北卖唱为营生,不意间撞见了宋真宗。

宋真宗就和刘娥自由恋爱了。

但是每出爱情剧中,都有一个棒打鸳鸯的角色,这次这个角色成了宋太宗。宋真宗把刘娥藏起来,等到宋太宗过世,自己即位,刘娥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媳妇。

不过,咱们还真得佩服宋朝皇帝的气量,宋真宗也觉得夺了人家的妻子不好,就让刘娥认龚美为兄长,让龚美改名为刘美,让他做了皇家的包工头,这么一个油水很大的工作。

刘娥嫁给宋真宗后,很快就展现了自己的政务能力,帮助宋真宗处理国家大事,为皇帝分忧不少,但可惜没有生育能力。

刘娥有一个侍女李氏,被宋真宗临幸过,后来生下了宋仁宗。刘娥将孩子归到自己名下,对外宣称宋仁宗是自己所生。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宋真宗和刘娥的感情经历,让人想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

刘娥后来的表现,的确让人能看到武则天的影子。

据说真宗病危的时候,先伸出了五个手指头,又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意思是召八大王赵元俨入见,因为仁宗年幼,传位给弟弟可以平稳过渡,即便不传位,那让弟弟辅政也是可以的。

刘娥却按下了这个信息,对大臣说:“皇帝的意思是多则五日,少则三日,即可痊愈。”

宋真宗驾崩后,大臣们痛哭流涕,刘娥却震声说道:“以后还怕没机会哭吗?当务之急是让朝廷平稳过渡。”

刘娥处理事情,的确果断。

刘娥画像

1022年,宋真宗去世。同年,宋仁宗登基,年仅12岁,作为皇太后的刘娥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甚至还穿上了皇帝的服饰,还想撇开皇帝,单独接受群臣的朝贺,又跟大臣们讨论,给自己祖上设立七庙等。

这些行为,都让大臣认为刘娥有当武则天第二的想法。那她到底有无此想法呢?答案是:有!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能够登上皇位,在于唐高宗在位的时候,就把宗室势力和勋贵们清洗的干干净净,武则天受到的阻碍较小,饶是如此,武则天上位,还做了多种准备,比如舆论造势,说她是弥勒佛下凡,中间还有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插曲。

反观刘太后所处的时代,宋朝的宗室、勋贵虽然没有了话语权,但代之而起的文人士大夫,又都是礼法的维护者。

刘后曾经问鲁宗道:“唐武则天如何?”

鲁宗道说:“武后为唐室罪人。”

早之前,范仲淹就严厉指责刘后垂帘听政,要求还政于宋仁宗。

别看日后的“庆历新政”中,范仲淹与吕夷简立场不同,但在这件事情上,出奇的一致。

可以说,满朝的大臣,支持刘后做皇帝的寥寥无几。

开封府尹程琳谄媚刘太后,上了一副《武后临朝图》,刘太后将之付之一炬,并说:“吾绝不做背弃祖宗的事!”

看来,刘太后有过当武则天的想法,而没有着手去做,所以早早就放弃了。

再说了,宋仁宗虽然不是刘太后亲生,但刘太后一直视若己出,想把宋仁宗培养成合格君王。

同时,刘太后对待宋仁宗的生母,宫女出身的李太后也非常周到。

李太后贫寒之时进宫,临别将自己的信物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李太后生了宋仁宗后,帮助李太后寻找弟弟的正是刘太后。

刘太后派出的内侍,找到了当时饥寒交迫,命悬一线的李太后弟弟,并让他与姐姐团聚,免于饥寒冻馁。

李氏并没有受到虐待,甚至在临终时还被封为宸妃。

后来,刘太后去世,“八大王”赵元俨将皇帝生母的事情告诉了宋仁宗。宋仁宗暴怒,想追究刘氏一门的责任,此刻回到朝廷的范仲淹却竭力劝谏,让皇帝感念刘太后的恩德。

范仲淹,真是厚道人。

当宋仁宗打开生母的棺椁,发现生母是以皇后的礼仪下葬的,对刘太后的恨意也就没有了。

刘太后所作的一切是对得起皇家的,甚至是对得起宋仁宗的,因为如果刘太后不收养宋仁宗,宫女的儿子如何做皇帝。虽然,宋仁宗至死没有喊生母一声娘亲,但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十年皇帝才死的李太后,遗憾之中,想必也有自豪吧。

刘太后没有像武则天那样阴狠狡诈,也注定她当不了皇帝,因为权力这种东西很诱人,但掌握权力好比与魔鬼交易!

武则天连自己女儿、儿子都不放过,再大的成就也掩盖不了她人性的扭曲;刘太后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能善待宋仁宗和李太后的家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宋仁宗画像

再说宋仁宗其人。

从仁宗的生活日常及其与宫人的相处轶事便能看出他宽宏恭俭的德行,而身为一国之主,其仁爱之心在诸多政治举措中更能显现。

仁宗尚德缓刑,对案件尽量辨清实质,从轻发落。当时四川有位读书人给成都太守献诗,诗云:“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此句意指切断与外界来往通道,自立门户,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当年蜀地艰险,与外界沟通多靠剑阁这样的栈道)

这话基本是在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当时地方官员为表忠心,立时把读书人缚送到京城。按照历朝法律,即使不按“谋大逆”问斩,也得治罪。仁宗审理后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好治他的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于是委任其为司户参军。

仁宗思想开明,引来各方贤士从善如流,在此基础上,仁宗还颇能识人善任。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时,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大计。”

其实,苏辙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考官们打算给苏辙治罪,但宋仁宗听说此事后,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学生,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予功名。”结果,苏辙反倒考上了进士。

仁宗性情宽厚,善于纳谏,史书多有记载。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这几天,王德用进献给我的美女,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将这些女子送出宫。王素见状心有不忍:“那稍等几天也行。”仁宗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宋仁宗还有另一件为人津津乐道的家务事。宋仁宗的皇后是郭皇后。此外,他还宠爱尚美人。有一次,当着宋仁宗的面,郭皇后和尚美人互怼起来,各不相让。

郭皇后气急之下,拿手去抓尚美人的脸。宋仁宗赶忙挡在中间,没想到郭皇后的手抓在了他的脖子上。身为天子,遭受了这样的家庭暴力,当然算天大的事。

宋仁宗想要废了郭皇后。他将郭皇后的抓痕展示给众大臣看。在宰相吕夷简的支持下,郭皇后最终被废掉。也有不少大臣坚决反对废后,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他们的意见是,废后是昏君才有的举动,是皇帝自毁名誉的象征。为此,范仲淹等人还被贬为外官。

皇帝在家务事面前这样狼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皇权的温和。古代皇帝去世了都有庙号。庙号不外乎歌功颂德。《宋史》称宋仁宗“为人君,止于仁”。但宋仁宗的“仁”是真的仁。

宋二宗像(现代人画)

有一次,宋仁宗在宫中吃饭,吃出了砂石。换做疑心重的皇帝,可能会人谋害。可宋仁宗只是悄悄对身边人说,千万别对他人提这件事了。因为按照规定,皇帝饭中有砂石,厨师是要被杀头的。

这样的仁德并非孤例。有年三月,天气好,宋仁宗带着大臣到御花园赏花,还一起赋诗。只见一代名相韩琦所作的诗歌是: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

二十年前曾侍宴, 台司今日喜重陪。

诗歌一出,就有朝臣给皇帝打小报告,说韩琦的诗歌是讽刺皇上游乐太频繁。但宋仁宗不为所动,只是笑一笑,还很欣赏韩琦的诗。

身为皇帝,宋仁宗劝课农桑做得很好,态度很端正。每逢很久没有下雨,宋仁宗就会上香并向上天祷告祈雨。有天晚上打雷了,已经睡下的宋仁宗赶忙起身,穿戴好,站立在大殿里。没多久,雨水就打湿了他的衣服。

有一次,军队给宋仁宗献上了名贵的灵芝草,他却不高兴,让以后不要弄这些玩意了。他的一段说辞颇能反映他的理念,“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草木虫鱼之异,焉足尚哉。仍戒州郡,自今无得以闻。”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蔡襄、欧阳修、苏舜卿与韩琦四大臣

宋仁宗统治期间,官员踊跃上疏,针砭时弊,成为清明政治的一大特征。在活跃的官员中,范仲淹是一个典型。

范仲淹性格直率,不掩情面。像那个时代的许多士大夫,他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范仲淹议政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朝拜问题。有年冬至要到了,刘太后准备临朝,接受包括宋仁宗在内的百官祝寿。范仲淹站出来说不妥。他的意思是,你皇帝在家里孝敬老人,自然有家里的礼仪。但你现在和百官站在一起朝拜老母亲,是几个意思呢?这个是不能为后世所效法的。

范仲淹将他奋不顾身的一面演绎到了极致。

他还上疏,要求太后将权力交给宋仁宗。范仲淹的上疏当然没有回应。这从另一面体现了宋朝的仁政。要是在一些集权更甚的王朝,比如明朝初期,范仲淹这样的举动估计要被杀头。在刘太后活着的时候劝她还政。而在她去世后,范仲淹却建议皇帝“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范仲淹一向奉行节俭的作风。有次朝廷要修建几座寺庙,从陕西购买木材。范仲淹又坐不住了。他上疏说,“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他没有拦住朝廷的大兴土木,但他的忠诚在宋仁宗那里是挂了号的。

有一年江、淮等地遭遇了大蝗旱。范仲淹请朝廷赈济灾民,但没有回应。于是他进一步说,让宫廷中每天少吃半天的饭,怎么样?宋仁宗听了大惊,于是任命范仲淹去灾区慰问。

包拯

宋仁宗一朝最为人熟知的大臣是包拯。

包拯以“包青天”的名号闻名后世。一系列民间传说中的包拯形象大体与史实相符。这位性格刚毅的官员担任开封府尹期间刚正不阿,连皇亲国戚也怕他三分。当时的首都汴梁广为流传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是说碰到包拯了,他自然断案公道,不需要诉讼的人贿赂打点。

当时东京城河道两岸有大量高官修建的园林,以至于河道都堵塞了。有一次东京发大水,包拯就乘机将这些非法园林全部拆除了。

包拯对待官员如此,对待皇帝也是如此。

仁宗中年时,很宠爱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让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仁宗上朝后宣布这项任命,可仁宗的决定在“廷议”(类似于内阁部长会议)阶段没通过。过了段时间,张贵妃故态复萌,仁宗也再次答应。那天临上朝,张贵妃送皇帝到殿上,抚着他的皇上您怎么能推倒前议?“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

最后,仁宗只好收回成命。回到内廷,张贵妃前来拜谢,皇帝举袖拭面,埋怨道:“你只管要宣徽使,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外交方面,仁宗在位时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经过多年战争,两国最终签订“庆历和议”,并在此后维护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辽国方面,仁宗则维系着真宗时“澶渊之盟”签订的和平盟约。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嘉祐二年(1057年)秋,辽国曾派使者前来求取赵祯的画像。朝臣担心画像被使用厌胜之术,赵祯说:“朕待虏人诚恳,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做。”于是遣使将自己的画像赠送给辽朝,辽道宗耶律洪基举行隆重仪式,亲迎赵祯画像。耶律洪基见到画像后,“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背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皇上说:“得!得!”果然下圣旨任命张尧佐做宣徽使。谁知包拯坚决反对,说这个动议不是早就否决了吗?

仁宗执政期间,高丽国每年都会定期向大宋朝贡。有一年,他们未派官员前来,朝臣议论纷纷,仁宗却以高丽“地狭人稀,物产不足,如若动用武力,遭殃的还是高丽百姓”为由,平息了大臣们发起战争的提议,还免去高丽国三年朝贡,并从粮库拿出一些粮食运往高丽,救济当地灾民。

范仲淹

总体而言,宋仁宗时期是清明盛世。依靠科举制度,宋仁宗遴选了一大批政坛新秀,包括欧阳修、包拯、韩琦等等。新势力上台,自然会受到老势力抵制。

老势力的核心是纵横政坛多年的吕夷简。

吕夷简为政数十年,核心是一个“稳”字。稳固然有稳的好处,但也意味着因循守旧。这个因循守旧不是一件小事。经过时间的累积效应,宋朝在宋仁宗时累积了大量矛盾。这些矛盾的核心就是“三冗”:冗官、冗兵和冗费。就是官太多了,兵也太多了,有一百多万,同时还要每年给辽国和西夏大量“岁赐”。这些矛盾的任何一件发展下去,都会让大宋政权完犊子。

于是,范仲淹等政坛新锐冒了出来,主导改革。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范仲淹给宋仁宗进献了《答手诏条陈十事》,详细探讨了各类尖锐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范仲淹负责整顿吏治期间,罢免了一大批庸碌的官吏。有人就问他,你把这些人都罢免了,他们的家人都要哭了。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一路就是指大众百姓,代表公众利益。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古今都一样。于是范仲淹等人被攻击为“朋党”。“朋党”类似于反革命,是一顶大帽子。身为皇帝,宋仁宗是对“朋党”有疑虑的。如果大臣结党营私,威胁到皇权怎么办?于是旧势力利用了皇帝的恐惧心理进行反攻。守旧官员夏竦就利用了这一点。

夏竦担任过宋仁宗的家庭教师,有政治优势。他指使自己的婢女伪造了一份废立皇帝的诏书,还散布了谣言,说这是范仲淹等人干的。这个谣言涉及到政治大事,非同小可,直接把范仲淹等人逼出了京城。皇帝这时候在政治上也不再支持改革势力。于是新锐们纷纷被贬出京城。一场改革无忌而终。

宋仁宗仁德一生,于1063年农历三月故去,享年54岁,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去世,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一位名叫周长孺的官员来到今四川一带,看见山沟里打水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驾崩。仁宗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传到高丽时,高丽国王握着宋使的手失声痛哭道:“兵革不扰多年,帝宽仁矣!”

七百余年后,自命为“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其祖父康熙,另外两个就是唐太宗和宋仁宗。

1.《【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1063年, 那位德政天下四十年的传奇皇帝走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1063年, 那位德政天下四十年的传奇皇帝走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2456.html

上一篇

【3d清明上河图宋朝】专题《清明上河图》的矛盾与统一

下一篇

c穿越宋朝看这里!小说:特种兵穿越宋代,意外得到大人物赏识,竟一跃成为宋朝武官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天龙八部中那位穷兵黩武的辽国皇帝,从没攻打过北宋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天龙八部中那位穷兵黩武的辽国皇帝,从没攻打过北宋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金庸经典作品《天龙八部》的末尾,辽国皇帝耶律弘基挥动南下攻击北宋。 乔峰、段誉、虚竹和中原群侠在雁门关外拦截辽军。其时,段誉和虚竹在千军万马之中,将耶律洪基擒拿,随后乔峰逼迫他退军,并当众立下“终其一...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为什么很快被宋仁宗抛弃?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为什么很快被宋仁宗抛弃?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北宋人种的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职业生涯两年公元1042年,西夏对北宋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演奏战、好的数千战、郑川彩战。 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 宋夏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北宋的财力,军费和军队数量...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干货看这篇!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为什么很快被宋仁宗抛弃?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干货看这篇!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为什么很快被宋仁宗抛弃?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从北宋人种的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到职业生涯两年公元1042年,西夏对北宋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演奏战、好的数千战、郑川彩战。 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 宋夏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北宋的财力,军费和军队数...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干货看这篇!南薰殿旧藏宋朝历代皇帝画像(高清)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干货看这篇!南薰殿旧藏宋朝历代皇帝画像(高清)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宋朝(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根据首都和领土的变迁,可以分为北宋和南宋,共称为两宋,国朝共319年。 因国君姓赵,又为区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之揭秘:北宋的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之揭秘:北宋的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宋仁宗朝廷是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性格宽厚仁慈。他在位的41年是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 总体来说,仁宗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宋仁宗赵祯。 一、身世极富传奇色彩。 宋仁宗赵...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这几件事确实都很小 但都是北宋第四任皇帝干的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这几件事确实都很小 但都是北宋第四任皇帝干的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赵祯在位期间,知人善用,国家安定繁荣,还曾任用能臣范仲淹等开...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细说两宋18帝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专题细说两宋18帝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1、宋朝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人物元朗,外号香宝宝,赵九中。 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

关于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我想说为何说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从他的九个年号看仁宗的一生

关于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我想说为何说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从他的九个年号看仁宗的一生

1063年是宋朝的哪位皇帝在位相关介绍,宋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古人评价人种图。“人种诗不会。只会说官歌。”为什么这么说?从他使用的年号来看宋仁宗的皇帝生涯。 年号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图,改元更是能看出当时的政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