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赵辉)在中华文明勘探院和河文化研究中,关于河王朝建立的地理区域和河文化的具体含义,长期以来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关键。
因为夏王朝建立的具体地理地区的不确定性与夏文化具体含义的模糊化,导致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历史还原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关键障碍。而长期存在的华夷之辩、夷夏之争等各种学术观点更是让夏文化研究云里雾里,如坠深渊,毫无方向。夏文化的概念问题是一个首要问题,它不仅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多数研究者恐怕会认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当然应当是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但是,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在一些夏文化研究者的论文中,他们所说的夏文化,年代不在夏积年的范围中,地域也在夏王朝统治区域外,文化内涵也不是考古学文化遗存所表现的东西,许多研究者所论的夏文化其概念就不是一个。首先,夏文化既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考古学文化,它就至少应具有时间、地域和遗存特质这三方面的要素,需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其次,作为一个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它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虽然有知名考古学者定义“夏文化应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甚至更具体地定义夏文化是在夏王朝统治时期、夏王朝所处地域内的有一组文献记载中夏人礼器的青铜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应有宗庙、青铜礼器等反映夏王朝国家形态的遗存存在。但是,从考古学方面来说,我们只能测定一个遗址的大概年代可能属于夏时期,但却无法确认考古遗址的器物是否属于夏王族或夏民族。因此,以二里头遗址为主导的夏文化研究就陷入了只知时间不知族属的所谓“夏文化”研究范畴,以致很多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商文化遗址范畴。
在夏文化研究中,因为在殷墟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认为是“夏”字的甲骨文,国内国外一些学者就否定夏王朝的存在,甚至只认可商王朝的存在而否定夏王朝的真实性。认为夏王朝只是周族人为了推翻商王朝,建立周王朝统治合法性而杜撰了夏王朝。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夏王朝究竟来自于哪里?夏民族、夏地区、夏文化究竟来自于哪里,成为周文化记载中的夏文化?
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因为大禹治水成功,解万民于水火,大禹得到了最初华夏民族的拥戴而建立了具体统一政令的夏王朝,是中华民族的共识。为了系统治理水患,集中人力物力共同治水,也需要一个为民奉献的大禹来统一指挥浩大的治水工程,是夏王朝建立的民众基础。因此,大禹治水之地才可能是夏王朝建立的原始地,才是夏文化产生的摇篮。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有低洼地区才是水患的频发之地,只有水患频发地区才需要人们去治理。高地、高海拔地区因为大自然的天然法则,不会形成水患更不会形成频发性的水患,需要动用浩大的人力来进行治理。因此,大禹治水之地,必是地势地平、水流不畅的河流下游地区。
中国地理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西北高、南北低,河流以东流、东南流向为主。在古代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地区的黄河与长江之间,天然降水皆汇入淮河入海,淮河下游是黄河与长江广大地区河流河水的汇集之处。在夏季降水,雨水充沛的季节,淮河下游承载了广大黄河长江之间地区雨水的全部下泄,是典型的古代中国农耕地区的下国。因此,淮河下游的下国下民治理淮河夏季季节性水患,才是大禹治水故事的历史来源;大禹在淮河下游下国为治理夏季水患而建立的王朝,因而被称为夏王朝;来自淮河下游下国下民形成的下文化,也称之为夏文化;下文化也即天下文化;天下概念也即华夏概念。
商王朝取代夏王朝,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延续,那么关于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对淮河下游地区,是怎样记述的呢?
《尚书·虞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尚书·虞书·皋陶谟》: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尚书·周书·泰誓中》: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上古尧舜禹时期,发生大洪水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情景,只可能发生在河流下游的局部地区,不可能发生高原地区以及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地区的地势高低有序区域,也不可能是发生在广大的整个华北平原,淹没了整个大华北平原。“下民其咨”“下民昏垫”很显然是特指饱受洪水灾害的河流下游民众,而非权势低下的人民。享受中华民族万世敬仰的尧、舜、禹,解万民于水患的尧舜禹,断然不会以当今势力的眼光、以权贵的势力去对待下层的民众。因此,尧舜禹时期的“下民”当特指饱受水患的河流下游民众、生活于地势地平地区的民众,而他们生活的地区自然也称为“下国”。
当大禹在河流下游的下民下国地区治理水患成功,建立统一的国家,这一地区也被口口相传称之为“夏国”“下国”。当商汤伐夏,商王朝取代夏王朝时,“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而是天“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下民”。商王朝消灭夏桀取代夏王朝是“上天孚佑下民”,拯救“夏民”,是“夏民”归顺于商王朝而“非商求于下民”。由此可见,商王朝时期的“下国”“下民”仍然是对大禹治水并建国地区的习惯称谓。
当西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时,“下国”“下民”这一代表地区的称谓就转变为文化的称谓“夏国”“夏民”。“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下民祗协”“尹兹东夏”,明确了夏桀流毒“下国”也即“夏国”的事实,“下民”协助商汤取代“夏国”的事实,商汤解放“东夏”东方“夏国”“夏民”的历史功绩。
“夏之兴也以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今天淮河中下游的涂山,上古时期淮河下游的涂山,地方县志记载:“旧县志:淮河在县东南二里,源发豫之胎簪山,至桐柏山而始大,书曰遵之,东行数百里至于荆山,至淮浦入海。水经云:淮水出荆之左,迂回以入涡,麓高水汇为患,禹鑿(凿)荆涂二山之峡,使淮出于其间,水乃安流。所鑿(凿)处有遗迹,冬月可见”。在淮河涂山荆山的东南西北,分别东有天河、南有洛河、西有泥河、黑河、芡河、涡河、北有北淝河等数条河流汇聚于此,是名副其实的地理低下低洼区域,是名副其实的“下国”,“夏之兴也以涂山”不是传说而是有着可靠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的大禹“夏国”。
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中国南方人眼中的北方,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夏季淮河频发性的季节性大洪水让中国人印象深刻。夏季的“夏”,地理的“下”,夏朝的“夏”,历史中的大禹“夏”,考古学中的“禹会村”,在淮河涂山地区展现了完美的同一。因此,夏王朝是建立在大禹治水的淮河涂山地区,涂山地区的“下民”建立了“下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开端。
综上所述,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是在大禹治水凿山导淮治理涂山地区水患基础上,由涂山地区的淮河下游民众“下民”形成的“下国”发展而来;淮河涂山“下民”创造的“下文化”,是夏文化的摇篮与传承地;夏朝的来历与诞生地,来源于尧舜禹时期、夏商周时期的“下民”“下国”。(作者:赵辉)
1.《【12分钟看懂夏朝历史】夏朝的来历与夏文化的来源,究竟诞生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2分钟看懂夏朝历史】夏朝的来历与夏文化的来源,究竟诞生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