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朝的历史上,北周只剩下25年(公元557 -581年),但在某种程度上,隋唐两代的创建正是来自北周的创建。
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欢迎关注@善发历史说
南北朝对峙形势地图
北周的前世今生
公元534年,对于北朝来说,这一年开始就是一个分水岭。当时的古代中国,和南朝相对的北朝半壁江山,这一年,又一次陷入了分裂当中。
北魏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元修,为了摆脱大权臣高欢的控制,和高欢发生战事,结果大败,元修于是赶紧西逃到宇文泰的关中地盘。这一来,高欢索性改立宗室元善见为帝,而不甘屈居权臣之下的元修,后来又和宇文泰发生冲突,旋即被杀,宇文泰于是也拥立了另一宗室元宝炬为帝。
东魏、西魏和南梁新三国格局
至此,东、西魏两个政权形成,东、西两魏,从建立起就分别成为了高欢和宇文泰手上的傀儡政权。公元557年,西魏建立二十四年后,宇文泰儿子宇文觉代魏建周称帝,北周建立。
北周建国之后,历二十五年,建国初期,国家大权落入到了宇文泰侄子宇文护手上,在第三代皇帝宇文邕继位之后重新夺回大权并且开展系列改革,于是北周国力达到了巅峰,并一口气消灭了北齐,还南下击败南陈,将南部疆界推到长江一线
红点为北魏六镇
武川籍军事集团
北周的前身西魏政权,真正的掌权者其实是宇文泰,而宇文泰的成功,主要依靠的就是武川籍军事集团。
宇文泰是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人,宇文家的先祖属于东胡宇文部,后来宇文部在鲜卑崛起的时候,加入到鲜卑部落联盟当中。五胡乱华的时候,宇文部为慕容部所灭,宇文部的贵族于是就加入到了由慕容部建立的前燕、后燕等政权当中。等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崛起的时候,宇文泰的先祖宇文陵投降北魏,并被迁往武川镇。
北魏建立定都盛乐
经历数代以后,到了宇文泰父亲宇文肱的时候,宇文泰追随父亲加入到六镇起义当中,后来起义失败,宇文泰辗转加入到了宇文家的世交,时为大军阀尔朱荣部将的贺拔岳麾下,并且从此发迹,逐渐成为以武川籍军人为核心的贺拔岳军事集团骨干。
公元530年,贺拔岳率部和以侯莫陈悦为主的另一支军事力量进入关中镇压关陇起义,随着尔朱氏的倒台,高欢接替尔朱氏成为又一权臣。
西魏、北周、隋、唐都定都在关中的长安
这时的高欢图谋兼并关陇,于是就利用关陇两大军事集团——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之间的矛盾,指使侯莫陈悦在两军会谈之时杀死了贺拔岳。贺拔岳一死,拥有威望的宇文泰,随即被军中的武川籍将领寇落、赵贵等人推举为军中统帅,并且很快就消灭了侯莫陈悦占据关陇,这个时间恰好就是公元534年的三月。
宇文泰占据关陇的四个月之后,孝武帝元修来投,宇文泰从此在北方开始和高欢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
以武川镇籍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在占据了关陇之后,随着宇文泰府兵制度的创置,逐渐形成了关陇统治集团。由宇文家控制的武川籍军事集团,其高级将领也逐渐演变为八柱国体系。
北周武帝画像
北周的军事崛起
宇文泰手上的兵力,其组成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贺拔岳部属,以武川镇籍军人为核心,兵力不过数千人。
另外一部就是侯莫陈悦余部,特别是侯莫陈悦部将李弼(没错,他的六世孙就是《长安十二时辰》当中的李泌)投降宇文泰时候的所部万人。
而第三部分则是跟随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进长安时候,元修所率领的北魏宿卫禁军,兵力也不超万人。
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之后,三部分总兵力顶破天了也才三万左右,这和高欢建立的东魏家大业大、兵多将广完全没法比较。
这也属无可奈何的事实,高欢手上的那可是六镇的精锐,而且所占据的地盘上还拥有大量的鲜卑人追随。反观关陇地区,鲜卑人本来就少,在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宇文泰是要以一镇对抗高欢的六镇,宇文泰那就必须要从关陇汉人当中补充大量兵力,这才能弥补和高欢的差距。
于是,为了扩充兵马对抗高欢,宇文泰在关陇地区推行府兵制度,广募兵马、扩充兵员。为了更好的统帅新军,宇文泰又模仿鲜卑的八部之制,设立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
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之子杨坚
这八柱国当中,分别是宇文泰、元欣、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宇文泰是西魏实际统治者,实际上统治着全军。而元欣是宗室,表明军队是属于皇帝的,可实际上是毫无权力的遥领虚衔。其余六柱国十二大将军,才是真正的统兵者。
这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关陇贵族门阀集团,八柱国中,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李虎的孙子李渊建立了唐朝,而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之子杨坚则建立了隋朝。其余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后人,更是为西魏、北周、隋、唐初四代的统治阶层,涌现出一大批将相名臣。
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李渊
北周、隋、唐三代的建立者,其实都和关陇贵族门阀集团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宇文泰对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制度的设立,除了为自己家族建立北周奠下基础,也间接缔造了隋、唐两朝。
建立初期的府兵,主要以鲜卑禁旅和关陇豪右为主,专职打战不事生产。等到了北周建立之后,历经宇文护的进一步发展,加上和均田制的结合,府兵成为兵农合一制,北周的军事实力终于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达到巅峰。
隋朝疆域地图
北周灿烂的昙花一现
公元57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发动灭齐之战,他调集十八万兵马攻打北齐,战争历经两年,分阶段攻克了北齐各处要地,终于在公元577年正月俘虏了北齐幼主高恒,北齐亡。
不久,北周灭齐之后,北周武帝又调转方向往南进攻短暂的盟友南陈,并且一举拿下淮南之地。原本还雄心壮志的陈宣帝,北伐大业从此功亏一篑,南陈主力尽失,周陈之间的疆界也被南推到长江一线,南陈的灭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南北统一的希望近在咫尺。
可就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准备推进实施统一大业的时候,却突然一病不起,很快就丢下未尽大业撒手人寰,北周统一天下之势也戛然而止。
四年之后的公元581年,外戚杨坚代周建隋,统一天下的大任交到了隋朝手上。
又三十八年,公元618年,大唐建立,从宇文泰建立西魏算起,到大唐建立,历经了八十五年。北周在这八十五年里仅存在二十五年,虽然犹如昙花一现一般,才盛开灿烂,随即就迅速凋零,可他的后继者隋、唐二代,却将古代中国带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本文为原创作品,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原创不易,请支持的朋友们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喜欢的话赶紧点赞、转发和收藏吧,并欢迎朋友们评论指正,感谢大家。
1.《【1.隋朝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北周: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缔造了后世隋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隋朝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北周: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缔造了后世隋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