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对《1917》的意义:
除了上面提到的镜子最终效果的说明外,电影中这种拍摄手法最想展现的三个要素是:节骨感、危机感和使命感。
迫切感:
“若是以传统的叙事手法,你就感受不到那股迫切的危急。你会一直前进,绝对不能回头。”制片人卡勒姆麦克杜格尔。
就如同制片所说的,长镜头有着能够让观众深入电影其中被气氛渲染、身历其境的效果,正因如此,为了凸显"只要没有即时传达讯息就会有1600名弟兄惨遭屠杀"这件事情,才得以用这种拍摄方式,观众在电影院会被这种迫切的危急给渲染到,会确切的体会到故事中两位士兵的心境,不论是在开头布莱克(Blake)得知自己的哥哥在即将落入陷阱的军团中,迫切希望能够传达讯息,以及在最后斯科菲尔德(Schofield)直接在轰炸的战场中奔跑的片段,若是使用传统的叙事手法,这些片段并不会那么震撼人心,因为在剪辑和转场的时候注意力和累积的情感会被分散掉,但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并不会有这些问题,差别就在于,其中所有的场景和画面都是连贯的,而自然而然我们在电影院里所关注的焦点和专注力就不会被转场和剪辑中断,所以从一开始就在不断累积的 张迫切的氛围也会一直跟着主角持续到成功传达命令为止。
危机感:
故事中有非常多的跟踪镜头(Tracking Shot),通常这种拍摄方式可以让人感受到场景周遭复杂的环境变化和细节,我们也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用这种方式在拍摄,因为摄影机始终是跟在主角身边没有离开过。也因为这种拍法,我们才得以窥探战争的残酷,例如主角们刚爬出壕沟,周围充满尸体的画面。这种手法并不直接让我们看清整个环境的样貌,而是透过单一视角,让我们自行拼凑出周遭的全貌,以及主角们所要面对的事情。这种手法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会剥夺观众对于故事的主导权(也就是上帝视角),就如同故事中两位士兵,进到德国军队壕沟内部的房间一样,四周漆黑,感觉随时会有什么东西跑出来,而观众也无法看清房间内部的样貌,而危机四伏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1.《1947民国彩色电影专题之关于1947这个电影 观后感这么感觉怎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47民国彩色电影专题之关于1947这个电影 观后感这么感觉怎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