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从夏朝开始,夏朝君主叫“胡”,商朝君主叫“迪”,周武王推翻商朝的时候,武王希发认为自己德薄于五帝,没有称帝,而是称王。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有五等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诸侯国最高爵位为公,但随着周室的衰落,尤其犬戎攻灭西周,周室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相互攻伐、兼并,并陆续僭越称王。那么各诸侯国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呢?
一、楚开先河
楚国是子爵,爵位比较低,楚国立国后,经过历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疆域不断扩大,从不足百里的小国变成实力强盛的大国。
楚国虽然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但是一直被视作蛮夷(荆蛮),长期受到歧视,且楚国扩张过程中与周朝抢夺铜矿资源,两度受到周天子的征伐,甚至周昭王南征而不复返。所以楚国与周王朝的关系比较紧张。
早在西周的周夷王时,王室衰微,不安分的楚国国君熊渠就立其长子熊康为句亶王、中子熊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本来王比楚国国君子爵高四级,熊渠封儿子为王,把自己“连升了五级”,着实过了把瘾!周厉王即位后,熊渠害怕周天子征伐楚国,去王号。
楚国疆域图
随着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子爵的爵位与强大的楚国越来越不相称,于是熊通在位时,以武力相威胁通过随国向周天子进言,要求提高楚国爵位,但是遭到周天子拒绝。
熊通很气愤,但是周室虽然衰微,周国国力弱小,周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各诸侯国还在,尤其晋国、齐国虎视眈眈,自己暂时还不能把周天子怎么样。这时,熊通想起了先君熊渠的一句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于是“我自尊耳”,于公元前704年(周桓王十六年),自立为王,熊通即为楚武王。
楚武王开诸侯国僭越称王之先河,严重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对此周天子也无能为力!
二、吴越相继
楚国称王以后,其东方强大对手吴国,也开始称王。
吴国是吴太伯的封国,吴太伯是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的长子,为避让王位而逃到荒蛮之地,建立吴国。
吴国地处偏远的东南荒蛮之地,一直以来与中原各国没有交流,等到第十九世国君寿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即位后,才第一次出使中原,并朝见周天子。寿梦在位时励精图治,使吴国开始强大起来,于是开始称王。寿梦多次参与中原各国的会盟,并与楚国进行了多次战争,为吴国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吴国极盛时疆域图
吴国到了吴王阖闾在位时,南方的越国开始崛起。越国是大禹之后建立的封国,经过千年的耕耘,到了允常(?~公元前497年)在位时,接受中原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和制造业,尤其注重冶炼技术的发展,制造出锋利的兵器,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允常致力于武力扩张,使国力大增,由于楚国、吴国已称王,于是允常也开始称王。
越国极盛时疆域图
楚国、吴国、越国都是南方蛮夷之国,历来受到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歧视,其僭越称王,并没有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效仿,所以春秋时期,只有此三国国君称王。后越灭吴,楚又灭越,楚国独存。
三、徐州相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分别建立韩国、赵国和魏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建立田氏齐国,史称田氏篡齐。
战国时期诸侯国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日益激烈,最后发展为七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此时,周天子地位已名存实亡,甚至有被吞并的危险,各国也不再在乎周天子的权威和脸面,所以纷纷僭越称王。
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为了拉拢齐国对抗秦国,魏国君主魏罃朝见齐国君主田因齐于徐州,尊田因齐为王,田因齐不敢独自称王,也承认对方王号,史称徐州相王。魏罃即魏惠王,田因齐即齐威王。
此为魏、齐两国称王之始。
四、五国相王
徐州相王事件引起了秦、楚两国的敌意。尤其楚国,因为此时只有楚国称王,心理上的优越感受到严重挑战,甚至楚威王对此“寝不寐,食不饱”。不过秦楚的敌意并不能阻碍潮流的发展。
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秦国君主赵驷自立为王,是为秦惠文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国君主韩康为王,是为韩宣惠王。
诸侯朝拜周天子的局面不复存在
两年后,即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正式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至此,赵国、燕国和中山国国君也开始称王,周天子的权威完全丧失!不过赵武灵王在国内依然称君。
五、宋国称王
中山国为千乘之国,中山国君主称王没有刺激到周天子,但刺激到了齐威王的神经,齐国出兵中山国要求中山国君取消王号,但没有成功。
公元前318年,宋国君主子偃自立为王,史称宋康王。宋国同中山国一样,为二流强国,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宋康王以武力夺位,其人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无比勇猛,与商纣王和西楚霸王有点相似。
五千乘之劲宋
宋康王自立为王的同一年,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国,兼并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宋康王穷兵黩武,又统治残暴,被诸侯称为桀宋。
公元前286年,宋国出现内乱,齐、楚、魏趁机攻灭宋国,杀死宋康王,瓜分其地。
六、结语
各诸侯国开始称王的时间分别为:
公元前704年,楚国称王;
公元前585年~前561年之间,吴国称王;
公元前497年之前,越国称王;
公元前334年,齐国、魏国称王;
公元前325年,秦国、韩国称王;
公元前323年,赵国、燕国、中山国称王;
公元前318年,宋国称王。
“王”字的演变
王,甲骨文为斧钺形,而斧钺是权力的象征,于是王就代表最高权力,代表最高统治者。所以天下只能有一个王,那就是周天子。诸侯国称王,是对周天子权威的严重挑战,是礼崩乐坏标志性事件,是周王朝建立的分封体系的崩塌。
斧钺,权力的象征
分封制对周朝前期统治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符合当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制度。但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开始脱离控制,各国互相兼并,战乱不断,周王朝名存实亡。
凡是大搞分封制的王朝,如周、汉、晋,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动乱,这是分封制最严重的弊端。所以秦朝以后,郡县制成为主流,建立大统一思想,强化中央集权,地方实行分权,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汉末的州牧、唐末的藩镇就是反面例子),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周天子权威不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所有的制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新的制度可能符合当时的国情和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都需要根据实际国情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果一味遵守祖制不做变更和调整,顽固不化,最终会阻碍历史发展和国家稳定!西周时期,有些诸侯国就开始不安分,如楚国等,周天子也进行了征讨,但只是征服对方,遏制其扩张,保持诸侯国之间的和平和继续纳贡,周天子并没有实质性收获,周朝的实力没有变化。且周王朝在有限的土地基础上,不断进行分封,甚至只剩弹丸之地时还在分封,导致周天子领地全部丧失,要依附西周国。如果周天子能够控制诸侯国分封,保持较大领地,并对不安分的诸侯国进行征伐,收回封地,既扩大自己实力,又可以震慑列国,那么周王朝权威将会再次加强,国祚将会更加绵长!
1.《16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级别,干货看这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别什么时候开始称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6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级别,干货看这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别什么时候开始称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