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冠福博物馆是马薇薇杜老师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我们最早的吸烟方式跟今天是不一样的。今天大部分人吸烟都是烟卷,往前推起码都是烟袋。过去有身份人的烟袋相对都比较短,没身份人的烟袋相对都比较长,当然,练武的另说。在乡村好像看到有抽水烟的,在南方,比如广西就有很多吸食水烟的,那只是吸烟的一种方式而已。早期不是这种方式,我们最早期人类吸食烟草,主要是吸鼻烟,现在去印度有可能看到有人吸鼻烟。鼻烟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吸了,但是装鼻烟的鼻烟壶还是相当有人气的,很多人喜欢收藏,它已经变成了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品。
观复博物馆收藏了很多鼻烟壶,当这么多数量的鼻烟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看出鼻烟壶大体的样子。鼻烟壶的材质很多:陶瓷的、水晶的、白玉的、玛瑙的、料器的(玻璃器的)、珐琅的(铜胎画珐琅、掐丝珐琅、玻璃胎画珐琅)、紫砂的……品种非常齐全。清朝在鼻烟壶这个门类上,有什么材质就用什么材质来做鼻烟壶,但是不管怎么样的材质搭配出来都很漂亮。
清乾隆 白玻璃套红料螭龙纹鼻烟壶 高6.5厘米
清乾隆 白料胎画珐琅花鸟纹鼻烟壶一对 高5.3厘米
清代 白玉雕珊瑚钮鼻烟壶
高5.2厘米
清代 玻璃套料莲池鸳鸯纹鼻烟壶 高6.7厘米
清乾隆 玻璃套彩料山石花卉纹鼻烟壶 高6.5厘米
清代 矾红钟馗洪福纹鼻烟壶 高7厘米
清乾隆 翡翠鼻烟壶 高6.5厘米
清乾隆 绞胎红玻璃鼻烟壶 高7厘米
清乾隆 蓝红套料耄耋纹鼻烟壶 高7厘米
清乾隆 蜜蜡雕螭龙纹鼻烟壶 高7厘米
清乾隆 巧色玛瑙雕渔家乐纹鼻烟壶 高7.5厘米
清乾隆 巧色玛瑙封侯鼻烟壶 高7.5厘米
这些几百年前的鼻烟壶,当时跟它共同存在的另一种容器是鼻烟盒。比如《红楼梦》里记载,晴雯感冒以后,宝玉就拿了一个金星玻璃的鼻烟盒对晴雯说:我给你调点儿鼻烟,你吸了以后你这感冒就会好了。那鼻烟盒上头画得很漂亮。画的是什么?应该就是画的这种珐琅。一般会画什么样的图案呢?西方人特别愿意画的就是人物,仕女呀、天使呀,宝玉拿的那上面画的就是天使。书上说画了一个外国小人,上面长着两个小肉翅,就是小天使。外国人在飞的方面想象比我们笨,他必须得安上翅膀。中国人在表达飞的时候是一个理念,比如说我们唐代的“飞天”,身子这么一拧就飞了,武侠小说中说轻功一点地就飞了。外国人不行,觉得一定得插上两个肉翅膀,尽管那翅膀不能扇呼,但他觉得没翅膀飞有点儿不合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想象力就比外国人强。
鼻烟都是进口的,是舶来品。晴雯因为欣赏那个盒子,宝玉就擓了一点儿让晴雯赶紧吸,要不然气儿就放了,就不灵了。鼻烟治感冒应该是灵的,我二十几岁的时候见人家用过。我们当时从公家的库房里拿出来陈年的鼻烟,结果正好有一个人感冒了,大家说鼻烟能治,说你试试。可能估计也擓得多了点儿,直接就塞鼻子里,那人的嚏喷打得别人都心疼了,非常不雅,鼻涕哈喇子流了一堆,然后就舒服了很多。
清代 巧色水晶马上封侯纹鼻烟壶 高6.9厘米
清代 青花缠枝莲纹鼻烟壶 高8厘米
鼻烟从西方传进来的时候是装在玻璃瓶里的,可为什么我们本土化生产了之后,它就变成了鼻烟壶了呢?鼻烟进入中国的时候,装鼻烟的东西,名称非常明确,叫“鼻烟瓶”。我们今天的概念也很清楚,这个形状的都叫瓶子。我们认为“壶”的概念是大进小出,比如茶壶一定是要从一个大口进水,从一个嘴儿流出来。但是古代的概念不是这样。汉代以前所有的壶就是哪进哪出,壶的造型跟今天瓶子的造型区别不大。当时的中国人要分装这种鼻烟,因为鼻烟最小的包装都有半斤,随身带着这半斤鼻烟到哪擓出来,非常不方便,也不雅观。今天抽烟的人顶多身上揣一包烟,谁见过老揣一条烟的,吸的时候拿一根,所以它要分装。分装的时候就发明了这样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是非常有道理的,它密封很好,刚才讲到宝玉给晴雯打开的那个鼻烟盒,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扣撒。我们都知道盒子一旦扣掉,这就全废掉了,浪费了。第二容易跑气,所以宝玉就说你赶紧吸,要不然跑了气就不好了。中国人把这两个缺点都克服了,就是装在这种小瓶里,第一不容易扣撒,第二不容易跑味。那么名字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依然叫“鼻烟瓶”的话,跟那个大的鼻烟瓶没法区分,比如皇上说“赏鼻烟瓶一个”,然后底下人就得问“皇上您说的是哪个,大的还是小的”,这就啰唆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采取了我们古代的这种含义,就是在汉以前对“壶”的定义,把它命名为“鼻烟壶”。虽然这形体本不像壶,但是为了区分,所以就干脆叫它“壶”了。以前用的军用水壶就是这样,也保留了壶的古义;还有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暖壶,又叫暖水瓶,它也是哪进哪出。但是我们一般的概念一说“壶”,一定是大进小出。这个概念在漫长的文化进程中会不断转化。
清乾隆 紫砂胎翠竹鸽子纹鼻烟壶 高7厘米
道光皇帝手持鼻烟壶
鼻烟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是很少见的,但是装鼻烟的器皿却被我们津津乐道,这好像有点儿形式大于内容。在清代,吸食鼻烟是非常普遍的,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吸食鼻烟。因此它的容器很重要,变成社交中展示的一个工具——古代没有烟草的牌子,人们就要展示手中拿出来的壶,所以一拿出来,翡翠的、白玉的,古人之间有这种暗自的比较。比如鼻烟壶中有很多颜色非常鲜艳的,尤其玻璃器,玻璃器是当时西方人传给我们的,所以中国人拿到这东西就觉得特洋气,就互相比较,你拿山楂红的,我拿鸡油黄,还有人拿葱心绿、宝石蓝……人们会去炫耀这个东西的优点,所以烟壶拿出来就是一个人的身份。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鼻烟壶
这一组鼻烟壶大部分是从欧美各国收集来的,因为我们过去对这种文化不大重视,认为这是雕虫小技,没有人重视,所以大量的鼻烟壶都流往了欧洲。今天真正好的鼻烟壶应该说欧洲的藏家手里占有绝大部分。在这十几个鼻烟壶里,如果以价值来论,从艺术价值到经济价值,这个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应该是最高的。它底下有“乾隆年制”四个字,可以看到花纹做得非常精致,这样的鼻烟壶台北故宫里有一个,画的花比这稍微大一点儿。当时买这个鼻烟壶的经历很特别。因为铜胎画珐琅烟壶很少见,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在市场上碰到,但是恰恰让我碰到了。那个卖烟壶的人有一组烟壶,就这一个非常精美,而且历史价值非常高,但他不是很清楚,他认为这都差不多,所以每个价钱基本上是相同的,然后我就买了这一个。他可能觉得我是投石问路吧,我其实就是买这一个,他那一组里其他的我也不会再买,只有这一个是精品。我在当时看到这烟壶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激动的,因为我知道台北故宫有一个跟这个类似的,北京故宫都没有。北京故宫烟壶很多,但画珐琅瘦长型的很少,包括盖儿都是原配的。这盖儿是鎏金的,是当年乾隆时期原配的,那就非常难得了。我买到这个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当时就乐了。我明着乐,这份喜悦今天也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了。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1.《马未都:内有洞天鼻烟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未都:内有洞天鼻烟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