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悟空问答:一位女士问我想纹蝴蝶,纹身适合哪里?(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女)各司机瞬间展示了其能力,转弯,有人超车,有人随波逐流,刹车的油声此起彼伏,不断倾听,令人目瞪口呆。(莎士比亚)。
文身在现代仍不受太多人接受,但早在宋朝,却已成为一种风尚。在宋朝,文身有很多称呼:"刺青"、"锦体"、"花绣"、"雕青"、"文绣",单从字面来看,这些名称就很美。我们今天多称“文身”,也有人称之为"纹身"。
宋朝文身的流行,我们从《水浒传》中就可以窥见一斑。如九纹龙史进,就是"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上衣一脱,威风凛凛,极具观赏价值;再如花和尚鲁智深,绰号来源就是他背上的花绣,另外还有阮小五、杨雄、龚旺等等,纹的豹子,老虎等物,不一而足。还有一说,一丈青扈三娘之所以叫做一丈青,就是其背后有很长的青色花绣,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猜测,具体如何,扈三娘和王英都不曾透露一二。
图片来自网络
要说《水浒传》中文身最成功的还是浪子燕青,他的一身纹身不仅让他在与人相扑时大放异彩,还让名妓李师师几次三番央求相看,最后还用尖尖玉手摸上了几摸,乘机揩了一把油。
数杯之后,李师师笑道:“闻知哥哥好身纹绣,愿求一观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贱体,虽有些花绣,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体?”李师师说道:“锦体社家子弟,那里去问揎衣裸体!”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的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这样的好文身真是羡煞旁人啊!
图片来自网络
文身的起源
文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吴越民俗的"断发文身",也有说更早在身上纹图腾,源于一种图腾的崇拜,具体不详。
《史记》记载,吴国的创始人太伯和仲雍为了不使父亲在立储时为难,从而"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让季历。"从而创立了吴国,季历也就是周朝开创者周文王的父亲。吴国在现长江以南一带。所以文身的出现,可能最初是两重原因:
一、倚从国君的影响,追从强者的行为。吴太伯文身断发,故而其子民也文身断发;
二、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江南一带多水,人常在水中活动,将身上文身,让自己在水中类似于龙一类的生物,对其他的生物起到威慑作用,也避免自己被其余生物伤害。所以最早的文身,有可能是类似于鳞片或者龙。
《战国策·赵策》中也有说到,批发文身,胳膊有图案,衣着左衽,是南方的名族。
“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所以最早的文身,可能是有两重目的,一是一种崇拜,另外,在于其实用性。
图片来自网络
文身的威慑力与美感
文身被称作刺青,主要是因为古代针刺肌肤,再涂以黑色颜料,久之就变成了青色。在中国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历代以来,文身是不大为人所接受的。
像后周太祖郭威早年起自行伍时,脖子上就刺有飞雀,人称郭雀儿。后来为了迷惑刘崇。郭威还对刘崇使者说:“我出身低贱,脖子上还黥了飞雀,自古哪里有雕青(文身)天子,请你家将军不要怀疑我。”可见文身在当时并不太让人接受。
但也有例外,一种是军人,一种是地痞,还有一种是"艺术家",军人和地痞喜欢纹满文身,旨在威慑敌人和旁人,同时军人文身也便于统一编制;艺术家文身,可能更多是一种喜好。
军人文身,如与岳飞同列“中兴四将”的张俊手下就有一支"花腿军",从臀以下文身到脚,谓之"花腿"。主要用来威慑敌人。还有唐末郓洲军阀朱瑾,选募骁勇壮汉数百人入伍。黥双雁于额,号称“雁子都”。
唐朝的段成式做《酉阳杂俎》,其中有一章专说文身,就很有意思。说长安街上的地痞,很多人都剃光头,身上刺满各种图案的文身。这些人仗着军阀势力,无恶不作,拿着蛇到酒店吓人,用羊骨头打人等等。京兆府尹薛元赏上任三天就准备烧火,第一把火烧的就是这群人,赏了其中三十多人杖杀。此举吓坏一群文身的混混,纷纷拿艾蒿去烧身上的刺青,肉都烧出香味了……
也有不怕死的,一个壮汉,叫做张幹,在左臂上刺着“生不怕京兆尹”,在右臂上刺着“死不畏阎罗王”。最后被薛元赏命人几棍子打翻。
还有成都一个叫做赵高的混混,满背绣着毗沙门天王,又喜欢打架,经常进监狱,要受杖刑,但每次狱卒看到他背上的毗沙门天王,就不敢打,所以他越来越猖狂,成为当地的恶霸。但他遇到了更狂的李夷简。李夷简命人将赵高捉拿到官厅前,找来新近制成的筋竹棒,棒头有三寸粗,喝命差役:“把他背上的天王给我打干净了!”打了三十多杖,躺了十天。
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身的确是具有威慑作用的。就是放到现在,我们看到满身文身的人,也不免有些胆寒。
"艺术家"的例子也有:荆州有个叫葛清的,生性刚强,不怕针刺,从颈部以下,全身刺满了白居易的诗,共有三十多首,身上都没有一处皮肤是完整的,被人称作“白舍人行诗图”。别人过来参观他的文身,他自己解下衣服给人看,背上刻的诗也能默诵出来。反手指出所刺的位置,到“不是此花偏爱菊”,就有一个人端着酒杯面对菊花丛。
反手指其劄处,至“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
此人也可以说也是白居易的铁杆粉丝了。
还有个叫韩之纯的浪子,在身上纹了一幅春宫图,每当喝多了就露出来给别人看,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也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宋朝的文身时尚
宋朝实在是一个比较宽容和开明的时代,宋朝人的安逸,讲究,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实从茶、酒文化的盛行就可以窥见一二。而文身在宋朝的流行,也是对生活和美的一种追求方式,这种方式,当时的人,都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的。
我们看燕青的一身花绣,是卢俊义见他一身雪练似的白肉后,专门请高手绣上去的,在他面对包括李师师,包括智扑擎天柱时,都是被欣赏,太守看了他的花绣,"心中大喜",甚至起了抬举他的心思。
则见庙里的看官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众人都呆了。任原看了他这花绣,急健身材,心里倒有五分怯f他。
殿门外月台上本州太守坐在那里弹压,前后皂衣公吏环立七八十对,随即使人来叫燕青下献台,来到面前。太守见了他这身花绣,一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心中大喜。
在宋朝,并非只有好汉们有文身,文身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据说开封大街上,天气好的话,普通百姓也是要光着膀子:"浑身赤膊,一身绵片也似文字"。
在当时,文身爱好者甚至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锦体社",现代话翻译一下,就是美丽的身体的社团,名称非常美妙,很让人想入非非。这个社团甚至还影响了当时很多的官员,很多的皇室子弟都纷纷要求加入。
文身并非刺面,一个是主动追求美感与威慑力,一个是被动而屈辱的接受,像宋江、林冲、卢俊义等人,他们的刺面就没有任何美感,唯有的威慑力,也是朝廷给他们的。
随着文身的流行,也发展出很多高明的文身工匠,称为"针笔匠",并衍生出文身展示大赛,叫做"塞锦体",同时出现了很多精美的文身图案,花鸟鱼虫,鬼神仙佛等等。清除文身的技术也得以发展,可以用药水将文身点掉,再不必用艾蒿来烧了,宋江面部的刺青就是被安道全用药水给点掉的。可以说,文身在宋朝时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在宋朝得以流行,在元朝延续,至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严令禁止,才逐渐凋零。
在现代,文身依然是个中性词,也比较小众,文身者主要是为追求美与个性,当然也有文卡通动物的,很是喜感。总体来说,文身也是一种个人对美的追求,应该给予尊重。但文身还是要保持身材比较好,不然随着体型和重量的增加,玫瑰花是会变成荷花的。
参考资料:
1.赵燕云:《知宋:从水浒看宋朝的犄角旮旯》
2.段成式:《酉阳杂俎》
1.《【p社宋朝】锦体社是什么?从《水浒传》观宋朝"文身",不仅是威慑,更是时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p社宋朝】锦体社是什么?从《水浒传》观宋朝"文身",不仅是威慑,更是时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