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人慢慢有了死产概念,个人家庭产生了,大约在大宇时代,中国几千年来迎来了巨大的变化,野心家夏溪占天下,所以中国从“共天下”进入了“家庭天下”,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初。
上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之后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努力,终于让延续长达4000余年的“家天下”成为历史。我们都知道,汉字与西方的字母文字大不相同,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往往会烙印下时代的痕迹,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等,因此通过“家”的字形,也可以看到古人眼里以何为家。令人意外的是,甲骨文出土之后,人们发现家字还有另外的写法,与传统“家”字略有不同。
周朝以来,家字的字形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宀+豕(shǐ)”,相比周朝的家字,如今的家字只是更加线条化、规范化。其中,宝盖头无疑是房屋的象形,底下的豕部是一条猪的象形(见下图)。因此,周朝以来的“家”,就是有房子,还要养有猪这一私产,代表有房有私产。
通过家字的字形,可以清晰地看到至少早在周朝时期,中国人养猪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才会如此造字。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古代不怎么吃猪肉,因为猪肉腥臊,普遍将羊肉视为高贵食物,其实通过家字不难看到,高规格的祭祀或大贵族的饮食可能是以羊为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以猪肉为主。
甲骨文出土之后,学者考证出了两种写法,第二种写法与如今的差不多,但第一种写法(见下图)却比较奇怪,因为这种写法仍是“宝盖头+豕”,但其中的豕字有较为明显的雄性特征,即为公猪。甲骨文中的家字特意标明是公猪,说明当时社会普遍豢养公猪,即有房有公猪这一重要私产代表“家”。
众所周知的是,尽管公猪肉比母猪肉好吃,但公猪如果不阉割的话味道很重,更难下口。既然如此,商朝人为何特意定义家中要有“不好吃的公猪”呢?原来,商朝时期可能已经有了阉割技术。《周易》记载:“豶(fén)豕之牙吉”,即阉割了的猪性子就会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相传,周文王著《周易》,但实际上是在商朝《归藏》(易经三部曲之一)的基础上的完善或修改。因此,商朝家字中的公猪,应该是被阉割之后的猪,也是商朝人较为普遍的肉食来源,如今更是如此。
或许是公猪阉割已经成为人所皆知之事,又或许为了简化文字方便刻画,于是甲骨文中后来家中之猪,变成了不分性别的“豕”部。
值得一提的是,成书于汉代的《礼记》上说:“豕曰刚鬣,豚日腯肥”,即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圆叫“豚”,也就是说后来人们将阉割之后的猪特别命名为“豚”。
说完家字下部的“豕”,再来看一看家字上部的宝盖头。
原始人起初居住在山洞里,后来根据鸟儿树上筑巢的习性,有巢氏率先在树上造房,从山洞搬到树上,古人居住形式出现一次重大革新。居住在树上虽然较为安全,但树木承受力有限,加之上下不太方便,于是后来人们在地上盖房筑巢,逐渐造出了各种遮风挡雨的建筑。到了商朝,建造房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那么“家”字上的宝盖头,代表的是什么性质的房子呢?甲骨文中与家关系最大的两个字是“室”与“宅”,而家字上的宝盖头应该涵盖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首先来看“室”字,这个字非常有想象力,是由“宀+至”组成,其中意思关键在“至”上。甲骨文中的至字(见上图),像远处射来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达最终目的地,也表示止息之意,该字上部倒过来写就是“矢”字。当至字上加了宝盖头,就代表到了家里的最终目的地——寝室,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室字的读音是“shi”,与“实”一个读音,《说文解字》中解释:“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也就是说,东汉许慎认为以“实”来声训“室”实即满的意思,住人即被充满,以此描述室的功能,是人和物的居处存放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室与房开始分出贵贱,其中“室”具体是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是妻子居所,房是小妾居所。但在商朝时期,室字意思还是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还没有分出贵贱。
其次来看“宅”字,由“宀+乇(zhè或tuō)”组成。《说文解字》中解释:乇字本义是从土地里长出草,即草托地而生,“艸叶也。从垂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后来,根据这一本义引申出“寄托、委托”等意思。“宀+乇”合一,就代表让人托居住处之意。
不过,“宅”代表的一般是较大的住所,比如西周帝王居住的地方也称之为“宅”,著名的国宝青铜器何尊中铭文记载“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还有周成王说“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等。因此相比与室字,宅字代表“家”的全部建筑,而室字代表“家”的一隅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房屋这两个字始于春秋战国,其中“房”由“户”与“方”组成,户代表房子,方代表旁侧,因此房字的意思是正室左右的屋子,一般由小妾居住,妻子居住在“室”中;“屋”由“尸”与“至”组成,“尸”表示“人体不动”,“至”表示最终落地处,两者合一代表来到最终落脚处后身体躺下不动弹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房与室都可以称之为屋。
综上可见,商朝人“家”的标配是有宅有室还养了一头大猪,与上世纪的中国农村差不多。当然,有这种标配的大约只有少数的贵族与“国人”,更多的是居住简陋还养不起猪的贫困者,或者甚至是彻底的无产者——奴隶。可见,养猪是中国家庭延续三千多年的古老的传统,至今仍未断绝,尤其农村地区家庭普遍还在养猪。
参考资料:甲骨文编等
1.《s商朝人使用的文字是什么?总结很全面速看!商朝时“家”的标配,甲骨文已有揭示,如今农村还普遍存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s商朝人使用的文字是什么?总结很全面速看!商朝时“家”的标配,甲骨文已有揭示,如今农村还普遍存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