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清朝

三原县清代看这里!三原县简介

三元寺是“甲邑”,古代被称为“济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境内有孟后园、丰源、白鹿原,因此得名。

三原为古京畿之地,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已有1560多年历史,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美誉。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7万亩,辖11镇3个发展服务中心208个行政村,是陕西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的经济腹地和省会西安的北大门。

概述

​三原区位优势明显,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西南距咸阳、北距铜川均约30余公里。交通比较发达,西铜一级三原县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唐卫国公李靖,明吏部尚书王恕、工部尚书温纯,清代“天下第一长联”的作者孙髯,近代的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当代书法名家刘自椟、谢德萍等古今名人都出生于三原。  三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荟萃,境内有文物景点114处,其中城隍庙、唐高祖李渊陵、唐武宗李炎陵、唐敬宗李湛陵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群之一。目前,一个以城隍庙为龙头,以于右任纪念馆、于右任故居、孟店民宅、李靖故居、文峰木塔为支撑的旅游景点体系初步形成。公路、西韩公路纵贯南北,咸宋公路、咸铜铁路横穿东西。县干公路18条总长220公里。 三原县历史悠久,自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至今,已有1556年历史,古时称池阳,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陵寝所在地,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

三原县

地理位置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之美誉。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南距西安、西距咸阳、北距铜川、东距闫良等省内大中城市均约30公里左右,处于得天独厚的“弧心”位置。西(安)铜(川)一级公路、陇海铁路穿境而过,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2公里,西安至平凉铁路、107省道关中城镇快速干道环线横贯东西,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道路交通网络。

自然气候

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362~1409米之间,南北以四十里原坡为界,东西以清河相隔,自然分割成三个明显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态,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整体地貌以平原、台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浊峪河和赵氏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降水517.7毫米,平均无霜期215天,太阳总辐射113.18千卡/cm2。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平原广阔,水利发达,历史悠久,为陕西省重要的粮、棉、菜、果产区之一。

旅游景区

三原名胜有新兴镇惠家秦汉宫殿遗址、武官坊的黄白城遗址、唐太祖李虎墓、唐高祖李渊墓、唐武宗李炎墓、城隍庙、龙桥、中五堡文峰木塔,杨虎城公馆等。

李靖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9华里的鲁桥镇东里堡,是驰名渭北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48亩,为唐卫国公李靖修建。园内亭、台、楼、阁建造奇巧,名花异树,四季争妍,假山秀石,曲径通幽。更有鱼池,石舫、假山、奇石、“关中八景”缩影等建筑景观合理布于园内,使整个园林步移景异。1918年,靖国军司令部曾设于此,1930年始,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在此居住,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曾亲临此园,使其更更具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城隍庙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位于三原县城东渠岸街中部。600多年来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建庙祭祀。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

三原城隍庙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城隍庙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廊、庑、坊、亭等40多座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楼。应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拜殿、陪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全部建筑琉璃盖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美若宫殿,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平面轮廊规正,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的特点。

三原县博物馆设在城隍庙内,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贵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岳飞书《出师表》和于佑任(三原人)书法真迹为世称颂。

于右任故居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居所,位于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先生经常在回忆中提及的“三间老屋一株槐”院落及其伯母房太夫人居住过的院落已全面维修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参观故居展出的于先生生前用过的器具及图文等,将会更加感受先生一生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兴修水利、兴办农场等造福桑梓的浓浓乡情和“布衣大臣”的高尚情怀。

宏道书院位于三原城北,是我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由三原人王恕之子王承裕(明嘉靖户部尚书)于弘治七年(公元1494)创办。书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亩,院内栽植松柏,花木葱郁,现存日式教学楼一座,房舍建筑坚固,雕刻细腻,气势恢宏。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王承裕(三原北城人)中进士,其父王恕(明廷兵部尚书)致仕归里,父子协力将僧舍改建为宏道书屋,次年扩建为书院。王恕为关学三原学派创始人,王承裕幼承家学,父子被誉为关学翘楚。高陵吕楠(泾野)、三原马理(溪田)、雒昂(三谷)等三秦名士皆出于宏道门下,由是名声大振。到了清代,宏道书院更成为西北学界之旗帜,省学衙署设三原,府考亦在宏道书院举行。光绪26年(公元1900),书院改名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范紫东、张季鸾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及专家学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陕西派遣官费留日学生30名,宏道学堂即占半数。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后改称陕西第三职业学校、工业职业学校。解放后改为水利学校(后迁杨凌)、三原县教师进修学校,2005年交县文物旅游局管理。

于右任纪念馆于右任纪念馆位于三原县城东“西三”一级公路入口处,1992年由家乡政府、群众干部以及台湾、日该国等各界人士集资兴建,1997年9月正式开馆对外开放。馆内有“于右任生平事迹展”、“于右任书法作品展”和“全国名流书法展”三个陈列室和碑亭、碑廊。是学习书法、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场所。曾接待大批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和专家。

古龙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横跨于三原南北两城间的清浴河河谷上,由工部尚书温纯集资倡导修建。桥的建筑设计采用三孔拱桥形式,桥长110米,宽11米,桥身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青石筑铺,两侧石雕栏杆,上刻人物花卉,桥体造型宏伟壮观,是陕西现存的一座古建石拱桥。“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是对古龙桥的形象描绘。

孟店民宅孟店民宅古建筑群,位于三原县城西北10华里的鲁桥镇孟店村。施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慈禧太后干女儿(安吴寡妇)的娘家住宅。该建筑古朴典雅,高台石阶,曲屋连属,具有浓郁的南方建筑风格。其中琳琅满目的砖、木、石雕刻,内容丰富多样,工艺精湛绝伦,寓意深刻准确。置身其中,犹如置身于一部隽永的历史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精巧的建筑,精湛的雕刻,精美的书法绘画及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游人和影视单位前来观光拍摄。

文峰木塔位于三原县城东南10华里的安乐乡中王堡,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陕西唯一一座木质古塔。塔共三层,六角攒顶,四重檐,冀角高挑,玲珑俏丽。塔高24米,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塔基之上,塔台与北侧大殿之间有砖筑坡道相连。塔内设有扶梯,拾级而上可到二、三层,登塔远眺,阡陌交错,远山如黛,泾渭如链,景色如画,使人心旷神怡。

农业

①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796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78万亩,总产19.4万吨,其中:夏粮36.18万亩,总产10.27万吨;秋粮26.6万亩,总产9.13万吨,其中玉米26.56万亩,总产9.02万吨。全县果园面积16.8万亩,总产18.52万吨。其中:苹果9.91万亩,桃1.99万亩,柿子0.99万亩,葡萄0.97万亩。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4.34万亩,总产83.22万吨。油菜2.9万亩,总产3741吨。

②2011年,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年末,大牲畜存栏4.74万头,奶牛存栏7671头,猪存栏12.82万头,羊存栏16.74万只,家禽存栏174.64万只。肉类总产量1.41万吨,其中:猪肉8824吨,羊肉816吨,牛肉1380吨,家禽产肉量2732吨,禽蛋产量2.05万吨,奶类总产量4.58万吨,其中牛奶产量3.31万吨。

③全县乡村从业人员197145人,其中从事农业148931人,工业 14214人,建筑业 14569人。耕地资源534831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98226亩。

工业和建筑业

①2011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8.15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22.4%,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6.67亿元,同比增长29.62%。按属性分,重工业完成67.48亿元,同比增长23.95%;轻工业完成69.19亿元,同比增长35.66%。按隶属关系分,中央、省市属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9.2%;县属完成119.14亿元,同比增长32.7%。2011年,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五大支柱产业中:食品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33.6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4.61%;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7.08亿元,占比为19.81%;冶金建材工业完成产值31.01亿元,占比为22.69%;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2.47亿元,占比为1.81%;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10.31亿元,占比为7.5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饲料302107吨,乳制品798.8吨,中成药779.5吨,钢材300895吨,水泥417514吨,化肥54589吨。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8%。

②2011年,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3个,其中国有企业1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033万元,同比增长40.49%,完成增加值30140万元,同比增长3.6%。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5401万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地方投资完成630198万元。全年施工项目167个,投产86个,项目投产率51.5%。施工面积785232平方米,竣工面积329120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11年,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消费日益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246.6万元,同比增长16.5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145546万元,乡村99700.6万元。按行业分,批发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48.3万元,同比增长23.03%;零售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808.4万元,同比增长15.76%;住宿业零售额3145.4万元,同比增长22.33%;餐饮业零售额24544.4万元,同比增长16.29%。

基础设施投入

①2011年,全县通村公路达到1015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14公里,商贸物流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县客运量852万人次,货运量579万吨。

②全年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00万元。

③全县邮政业务总量7959.6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253.9万元,比去年减少489.1万元,电信电话用户21987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1929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5449户。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①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在确保社会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的同时,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6213万元,同比增长32.28%,地方财政收入22840万元,同比增长35.18%。全县财政总预算支出126058万元。

②2011年,金融业各项存款、贷款呈现上升趋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5088万元,较年初增加存款10401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0413万元,比年初增加9078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11597万元,较年初增加33980万元。

③2011年,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067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323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8744万元。各类赔偿及给付2687万元,其中财险支付603万元,人寿支付2084万元。

发展优势

①区位与环境优势。三原扼关中之要冲,史为陕南陕北商贸交流集散地,居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之突出位置,与西安、咸阳、铜川等大中城市毗邻,且地处陕西“一线两带”开发的经济腹地,属“西安、咸阳经济圈”的北副中心。交通十分发达,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齐备。咸铜铁路、107关中环线横贯东西,西韩、咸宋公路纵穿南北,西铜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乡乡通油路,村村道路硬化。邮电通讯方便快捷,拥有程控交换、自动传呼和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电力设施配套齐全,有变电站7座,输变电量达15万多千伏安。年用电量达2.43亿千瓦时。供水设施完备,实施了引清入城工程及补充水源井工程,县城自来水供水能力达1.5万吨/日。第三产业发展迅猛,金融、商业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投资环境优越,政策环境和谐,开发前景广阔。城区规划集旅游、度假、观光、一二三产业于一体,分为清河食品工业园、重化工业园、家具工业园、池阳湖风景旅游区、农业科技观光(推广)示范园和县城中心区六个经济聚集区,是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理想精品平台。

②农业优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被国家确定为“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产业化框架基本形成,拥有粮食、杂果、蔬菜、烤烟、笼养鸡、奶山羊、肉牛、生猪等八大商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5.36万吨,农业总产值25.45亿元。紧密结合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的娃哈哈集团(陕西)有限公司、河南白象集团、北京顺源、世纪明大、秦农果袋、福建亲亲等中国知名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宴友思、正大、宏达、鑫源面粉等老牌骨干企业加强与农户对接,逐步形成了内引外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③工业优势。境内的中央、部省和市属工业,县办工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产业涉及门类已达30多个,形成了食品、机械、医药、化工、建材、冶金、造纸、皮革、储运等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有30多种产品荣获国优、部优等名优称号。三原被评为陕西省乡镇企业甲级队,全国食品工业先进县。宴友思集团、白鹿公司、麦芽公司、宏达公司、兵马俑公司、昌鑫钢铁等在省内影响较大。个体私营经济是国家工商局在陕西省确定的唯一县级联系点、省级重点县。

④人文历史深厚。三原县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有各种文物景点11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城隍庙、古龙桥闻名遐迩,靖国公园名驰渭北,文峰木塔省内独有,唐高祖李渊等帝王陵墓保存完好,于右任纪念馆、西郊水库、新龙桥等一大批休闲娱乐景点,使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影视单位竞相取景拍片。三原名人辈出。唐代有卫国公李靖,明代有吏部尚书王恕、工部尚书温纯,清代有“天下第一长联”作者孙髯,现代有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当代有中国第一大篆刘自椟、书法家谢德萍、温友言等

1.《三原县清代看这里!三原县简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原县清代看这里!三原县简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7211.html

上一篇

【2021年清代寿纹足金金元宝的价格】黄金现在多少钱一克?这几个不同因素决定了不同的价格

下一篇

【一喷清代理】专题4种花别乱养,天天招虫子,越养越生气

关于三原县清代我想说清代三原首富东里刘家(一)

关于三原县清代我想说清代三原首富东里刘家(一)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清代三元隋文帝刘氏 雷永利 地主的豪宅 清代陕西的空想家,名称影响很大。三元有东丽刘,三元方言这里的家读亚洲,正阳有安五家,射手,风霜。 东里刘家号称潼关以西第一家,其工商业布点全国,以川盐当铺为著。...

【三原县清代】三原县简介

【三原县清代】三原县简介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三元寺是“甲邑”,古代被称为“济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境内有孟后园、丰源、白鹿原,因此得名。 三原为古京畿之地,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已有1560多年历史,素有“衣食京师、亿万...

【三原县清代】专题消失了却不该忘记的三原城墙

【三原县清代】专题消失了却不该忘记的三原城墙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作者 雷永利)封建时代,无论是京城、府城、还是县城,守卫者都高修城墙,形成人工的屏障。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这既是攻守之道,也是设卡收税的需要。 元代忽必烈(元朝的开国皇帝)至...

【三原县清代】三原的城门楼子

【三原县清代】三原的城门楼子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三元的城门建筑 雷永利 元代忽必烈皇帝的支援24年(1287年),三原县统治从现在西洋镇东北的五千村一带转移到了清河南岸的金星关街(原名龙桥镇)。 自此,开始了三原县城的修建,元代只在清河南边筑有土城...

三原县清代,干货看这篇!《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干货看这篇!《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陕西圈三元篇将于2月24日下午在CCTV-10播出。 该部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了三原厚重的历史底蕴、民俗气息、文化魅力、家国情怀。 ”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

【三原县清代】《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陕西圈三元篇将于2月24日下午在CCTV-10播出。 该部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了三原厚重的历史底蕴、民俗气息、文化魅力、家国情怀。 ”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

【三原县清代】民国时陕西三原出过一个牛人,被誉当代草圣,还是多所高校创办人

【三原县清代】民国时陕西三原出过一个牛人,被誉当代草圣,还是多所高校创办人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陕西西安以北大约30 ~ 40分钟的地方有三元县,这个地方自古被称为“济阳”,自古以来就是京畿地。当地建城历史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三元有着“意识资本,亿万之口”的美誉。从古代到现在,三元出了很多...

【三原县清代】专题《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专题《中国影像方志》,带你走进咸阳三原

三原县清代相关介绍,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陕西圈三元篇将于2月24日下午在CCTV-10播出。 该部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了三原厚重的历史底蕴、民俗气息、文化魅力、家国情怀。 ”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