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日》是最近日本捐赠的武汉医疗用品上的文章。这个装满医疗用品的纸箱里除了“中国加油”四个字外,数了这八个字,最引人注目。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会发现,这批纸箱是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其中包括有两万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不少网友在发帖感谢日本民间友人的无私捐助的同时,也对这八个字颇为不解。
那么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从何而来?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则出自《东征传》,全句是这样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是绣在当年日本国长屋王子赠送给我国的僧衣上的几个字。
据《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供养给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
《唐大和上东征传》原文如下:
荣睿普照留学唐国已经十载。虽不待使而欲早归。于是请西京安国寺僧道航澄观。东都僧德清。高丽僧如海。又请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之书。与扬州仓曹李凑。令造大舟备粮送遣。又与日本国同学僧玄朗。玄法二人俱下至扬州。是岁唐天宝元载冬十月(日本天平十四年岁次壬午也)时大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荣睿普照至大明寺。顶礼大和尚足下。具述本意曰。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国昔有圣德太子。曰二百年后。圣教兴于日本。今钟此运。愿大和上东游兴化。大和上答曰。昔闻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闻。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弃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著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时众默然一无对者。良久有僧祥彦。进曰。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克。是故众僧咸默无对而已。大和上曰。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祥彦曰。大和上若去。彦亦随去。爰有僧道兴.道航.神顶.崇忍.灵粲.明烈.道默.道因.法藏.法载.昙静.道翼.幽岩.如海.澄观.德清.思托等二十一人.愿同心随大和上去。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有一块石碑上,就是赵朴初亲笔书写的对联“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雄宝殿前西墙壁上,同样也有一块石碑,刻着“山川异域,风月一天”8个字,体现着中日友谊的源远流长。
鉴真东渡示意图
鉴真东渡
鉴真像
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鉴真东渡示意图
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第一次
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
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
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第三次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
江浙一带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
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鉴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第六次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在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东渡苑内),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日本友人的这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了疫情当前,对远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关爱之情。虽然山水相隔,仍然不远迢迢送来急需的物资,帮助中国人民渡过难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答呢?
我觉得可以用“一衣带水,吴越同舟”来应答。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史·陈后主本纪》: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在《宋史·潘美传》红也层出现过:“ 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当然这里的一衣带水依然是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
吴越同舟,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是一对冤家,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手底下灭国重又复国的故事,吴人与越人之间的恩怨可见一斑。
那么吴越同舟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两个人虽互为仇敌,但风浪骤起时,还是应该相互扶持,渡过难关。倘若风浪过去,就要白刃不相饶了。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多有文化交流,是邻邦。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深深的伤害了中日感情。南京大屠杀更是中国人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而且日本政府不认错的态度,更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所不能容忍的。但是,中日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愿是一样的,对于友好的日本朋友,我们的态度也是友好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一衣带水,吴越同舟。
祈祷新冠病毒疫情快快过去,一切都好起来。
愿这个星球上,没有战争,没有瘟疫,世界大同,爱好和平的人民能够永享太平。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衣带水,吴越同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衣带水,吴越同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