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李白出生在哪个地方 李白出生在哪个国家

相信作为中国人,人人都能背诵李白的几首诗,可以说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一点都不为过。李白出生的时候,正是唐朝盛世。不过,与中原相比,李白的出生地则是苦寒之地。李白的先祖为陇西李氏,在隋朝时期流落西域。隋朝时期,前往西域的汉人数量很多,其中有经商、从军、避乱、被突厥掳掠、因罪谪居这几种。李白一家属第五种, 其先祖是作为罪徒徙居碎叶的。《新唐书·文艺传》说李白: “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 出自李白口授的李阳冰《草堂集序》说: “ 中叶非罪,,滴居条支”。 范传正《李公新墓碑》也说: “ 隋末多难, 一房被窜于碎叶” 。 而李白也正是在碎叶城出生,碎叶城在大唐时期属于中国,是公元679年唐高宗灭亡西突厥后修建的,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唐代安西四镇。直到719年,唐玄宗才将碎叶城割让给于突骑施汗国。 李白具体生死年辰,后人众说纷纭,有终年62岁、64岁,有出生四川、山东两说。郭沫若更是大胆,硬要考证出李白出生地在西亚碎叶(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诗仙李白的出生地及身世,长期以来就有争议,有说是出生中亚碎叶,有说是出生甘肃秦安,更有人说李白是西域胡人(“胡人说”首推陈寅恪,影响较大,且被域外国家钻了空子)此事有关国体,因此郭沫若先生积长期研究的成果,以负责任的态度于1972年出版长篇大著《李白与杜甫》书中,郭老列举了无可争辩的史实,断然摒弃李白是“西域胡人说”;同时证断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作为一代宗师,郭老的考证是令人信服的!终他在世,无人再对李白的身世说三道四。但近些年来,“胡人说”沉渣再起,而央视广告也说李白出生于甘肃秦安。 当然,即便是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出生地在西域,也不能说李白的老家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原因有两个。

一是李家并不是长年定居在碎叶的,在李白小的时候,他们全家就迁回中原了,定居在蜀中的江油青莲乡,因此李白后来才给自己取了“青莲居士”的号。如果非要说李白的老家在哪里,我觉得说江油都比碎叶靠谱。

二是西域地区历经千年民族流转、社会演变,当初的碎叶城与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其实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吉尔吉斯人是16世纪以后才从叶尼塞河迁到这里的,在他们来到这片土地以前,这里曾经属于大唐。回鹘人在蒙古高原的大本营灭亡后,有一支回鹘人迁到了这里,后来又被西征的契丹人占领建立西辽,元代又属于蒙古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清朝前期沙俄东进,吉尔吉斯人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叶尼塞河上游的故土,南下来到伊塞克湖草原游牧,这才有了后来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

所以说,李白的老家并不是吉尔吉斯斯坦,而李白更不是什么外国人。不过历史总是神奇的巧合,吉尔吉斯就是秦汉时期的坚昆部落。传说李陵在投降匈奴后被封为右校王,他的直属部众就是这些坚昆人。而李陵作为李广的孙子,同样也出自陇西李氏,与李白同出一源,这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1.《李白出生在哪个地方 李白出生在哪个国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白出生在哪个地方 李白出生在哪个国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3343539.html

上一篇

古人佩剑的意义 古人佩剑的方法

傅善祥被韦昌辉点天灯是什么意思 太平天国韦昌辉傅善祥

太平天国时代虽然很短,但是也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说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就是这个时代的,而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也有着传奇的一生,在电视剧《太

太监是割蛋还是割鸡 太监是割蛋还是割鸡

古代皇宫里面有大量的太监,太监在入宫之前需要阉割,在医疗条件不太发达的古代,阉割的流程比较严密,需要选好季节,并且分步骤操作。一般来说,时间上,春末夏初为最佳时

突厥女人长相容貌特征是怎么样的 古突厥女人长相复原

在中国的历史中,突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民族,他们时常在中原边境出没,跟中原历代皇朝都起过不少战争,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骁勇善战,即便是突厥女人也是威猛无比的形象推论。

历史上冉闵有多残忍

很多爱好历史的人对冉闵或许都有些了解,相比起那些能够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来说,冉闵犹如昙花一现般微不足道,然而他的《杀胡令》,还是在厚重的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古人佩剑的意义 古人佩剑的方法

在常人的想象中,佩剑是用来防身的,不过在古代,佩剑不光是武器,还是身份的象征,士以下的阶层是没资格佩剑的,有了剑就是君子。于是诗词里的剑,都同样充满豪气!&ld

黥刑是什么刑 古时候黥刑是什么

黥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黥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