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蜗牛

在南方,雨后经常可以在路上看到非洲的大蜗牛到处游荡,巨大的身体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非洲大蜗牛学名叫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体长比一般的蜗牛大很多,成年壳长可达7到8厘米,最大可达20厘米。它的食量巨大,可以危害五百多种植物,饥饿状态的它甚至会食用纸张和同类尸体,体型不断增大的它,对组成外壳的钙质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于是它就地取材,直接啃食水泥和石灰岩来获取所需要的钙质。

非洲大蜗牛

为什么不建议触碰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因为非洲大蜗牛体内含有许多寄生虫和细菌,它会传播嗜酸性脑膜炎和结核病等恐怖传染病。所以,尽量不要接触野生非洲大蜗牛,更不要因为它肉多就觉得可以吃,因为食用它染上疾病的概率极高。

为了吃而被引进的它

非洲大蜗牛原产于非洲东部,18世纪跟随着欧洲殖民者的脚步来到了世界各地,在东亚和东南亚泛滥成灾,对可可、橡胶、蔬菜的危害极其严重,而最初它被带离非洲的原因居然是有人觉得它好吃,就像西餐里面的法式蜗牛一样。日治时期的台湾帝国大学的一名教授以“有食用经济价值”从新加坡引进了非洲大蜗牛,后来因为供过于求加上管理不善导致大量非洲大蜗牛逃出养殖场,来到了野外。

非洲大蜗牛

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沿袭了祖先的传统——多生小孩,非洲大蜗牛一年能够生三次,一次大概能产下100多枚卵,而且非洲大蜗牛的寿命能达到五六年,顺利的话十代同堂都不是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大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也就是野外遇见另外一只非洲大蜗牛就能喜结连理,做雌性的那只还可以在体内存储对方精荚,方便随时就地产卵。

如今非洲大蜗牛也被人类培养出了白化品种——白玉蜗牛,正式进军宠物界,不过养它还是要小心。

白玉蜗牛

口里逃生:福寿螺


福寿螺

跟非洲大蜗牛有些许血缘关系的福寿螺,在上个世纪因为它易于养殖,吃起来爽脆的原因被引进国内,后来不少人在吃过没有熟透的福寿螺以后,染上了严重的嗜酸性脑膜炎和脊髓膜炎,也就是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出事以后,人们开始提倡完全熟食福寿螺,但是全熟的福寿螺肉完全老得咬不动,所以人们逐渐抛弃了福寿螺,福寿螺从此从人类口中逃生,成为祸害四方的成熟入侵物种之一,如果福寿螺会说话,估计也感谢广州管圆线虫吧。

福寿螺卵

1.《【食用蜗牛】看到这种能够吃下水泥的大蜗牛,有经验的人却选择远远走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食用蜗牛】看到这种能够吃下水泥的大蜗牛,有经验的人却选择远远走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38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