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许多雄性动物的排泄和生殖都是共用一个器官的。
当然,这里要强调一点,我们只是说许多雄性动物如此,而不是说所有的雄性动物都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是“共用”,而不是分开用呢?进化论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生物演化的规律。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学者持有“生物演化”的思想,但只有达尔文最终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思想。
不过,达尔文的思想并不完全是如今的进化论思想。如今我们所说的进化论实际上是加入了许多后来学者的补充,也被称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也就是说,进化论本身也在“进化”。那关于生物演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持有的是什么观点呢?
首先,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时,实际上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人口论告诉我们人口的增长是不会无节制的,而是受到资源,战争,瘟疫和饥荒等因素的限制。
达尔文认为,生物都会有过度繁衍的倾向,而生物的后代都存在着一些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会逐渐积累,在自然环境下,那些能够帮助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异会最终被筛选出来,这也被称为自然选择。
也就是说,生物并不是有意识地去自己进化,而是因为子代和亲代有一定的变异,这个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适应环境会被保留下来,生物演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的方向。
当时,达尔文并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变异的本质,现代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给达尔文的理论打了许多重要的补丁,比如:演化的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
基于目前对于生物演化的认识,再加上如今地质学,古生物学的一些发现,我们再来看看开头的那个问题,或许就会有答案了。
为什么许多雄性动物都是排泄和生殖共用一个器官?
按照目前的研究发现,生命起源于40亿年前。从距今5亿年前开始,生物的种类发生大爆发,这也被称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而后来的生物演化告诉我们,生物的演化有个原则,那就是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凑合够用就可以。这里的驱动力其实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自然选择。要知道,在自然界要获取能量并不容易,还常常有各种奇葩的天灾,懂得充分利用能量,或者其他的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他们的崛起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地球各个板块汇集成了一个整块大陆,这使得大陆内部的环境变得极其干燥,很少会下雨。因此,在那个时期,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尤为重要,而恐龙和现代的鸟类很像,是只有一个泄殖腔的,这意味着恐龙排尿,生殖和排便都是共用一个通道(器官)的。而它们可以充分利用水分,排出来的排泄物已经很少有水分了。
类似的情况其实在软骨鱼、爬行类、两栖类、蛔虫中是很常见的。如果早期的人类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么人类很有可能会因为缺水而灭绝,因为在利用水这方面,我们远远比不过恐龙。
不过,好在人类的祖先,哺乳纲的早期物种体型很小,一直苟活着。后来,到了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扬起的尘土挡住了太阳辐射,使得许多植物纷纷灭绝,这也导致了食草恐龙的灭绝,进而导致食肉恐龙的灭绝。这里多补充一点,恐龙家族实际上有一部分后来演化成了鸟类。
哺乳纲的动物在此之后逐渐开始崛起,这里有个原因:采用泄殖腔的方式是比较耗能的。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哺乳纲采用的结构实际上是生殖、排尿、排便分为三个系统,也就是通过三个通道来实现,绝大多数的哺乳纲雌性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哺乳纲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逐渐取代恐龙成为霸主的原因。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哺乳纲的雄性不采用类似的结构呢?
客观地说,皮肤开口如果越多,被异物和病毒入侵的概率就会变得更高,免疫系统的负担就会变得越大,也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被淘汰。哺乳纲雄性的采用“两开口”的这个特征,是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变异,最终由于更加适宜环境而逐渐被筛选出来的。那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不会演化成如同恐龙那样的一个泄殖腔,那不是更好?
首先,演化不是生物自己可以选择的,而是充满偶尔性的。从3个通道演化成1个通道的门槛实在太高,历史也告诉我们并没有发生。
其次,即便不采用一个开口的方式,哺乳纲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哺乳纲动物有很多技能在演化过程中都被点满了,比如:恒星的特点可以帮助哺乳纲动物应对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再比如:良好的牙齿结构,可以帮助哺乳纲动物很好地进行咀嚼,更好地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正如上文所说到的,演化有个原则,那就够用,尽量少消耗能量。哺乳纲动物由于在许多方面都把技能点得足够慢,即便是在排尿,排便和生殖开口上不如恐龙,依然可以获取更好的生存优势,最终存活下来。
1.《【排泄】为什么大多数雄性动物的排泄和生殖共用一个器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排泄】为什么大多数雄性动物的排泄和生殖共用一个器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2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