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油葫芦】鸣虫文化古今红!科学家“听声辨蟋”,潜伏“国虫”世界,跨界拍出获奖微电影

“上海西藏南路有一个老上海都知道的万象市场,这不是普通的市场,而是花鸟鱼虫云集的地方。

每年秋季的鸣虫市场,以及斗蟋蟀活动,已成为老上海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在《天籁之音——蟋蟀》开头,中国风音乐和交投活跃声交错着,镜头穿越琳琅满目的活物商品,锁定正在争斗的两只蟋蟀。

这部4分43秒的微电影,带你第一次走进蛐蛐儿的微世界。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团队潜伏“国虫”世界,跨界拍摄科普微电影《天籁之音——蟋蟀》,近日获得了国家科技部“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荣誉奖项。从蟋蟀采集、科研到文化的三大板块,观众们不仅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以及鸣虫文化等。

何祝清和昆虫标本在实验室

掌握“听声辨蟋”能力

“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我们常见的蟋蟀仅不到20种。”何祝清老师介绍,“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就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形体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便是蟋蟀鸣叫的声音——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

(中华斗蟋的“歌声”)

(宽翅纺织娘的“嗓音”)

每个物种的命名一定基于一篇科研论文或一本著作的详细描述,蟋蟀也不例外。例如中国油葫芦有7种,黄脸油葫芦是其中之一,也是上海最常见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它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油葫芦属。在校园生态环境里,黄脸油葫芦这种蟋蟀8月成虫,它的头上有两条眉毛一样的条纹,是在校内能见到的个体最大蟋蟀,鸣声优美婉转,给观察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何祝清以小网采集蟋蟀

研究蟋蟀离不开捕捉蟋蟀。蟋蟀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树上、草坪,甚至是地下,而在校园里它们主要栖息在地表。夜晚,研究人员通过雄蟋蟀的鸣唱辨识它所在的位置。而蟋蟀也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研究人员就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逐步缩小捕捉范围。一旦位置确定,就用特制的小网来捉。捕捉过程中,研究人员们也将不同的鸣声与昆虫实体相对照,长期实践和练习之后,就逐步养成了“听声辨蟋”的独特能力。

何祝清在野外拍摄

“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

从2020年1月份开始撰写脚本,到5月份正式开始拍摄,再到后期的配音、调色和剪辑,《天籁之音——蟋蟀》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几乎花了一整年时间,背后更是团队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何祝清带实验组在天童科考

视频中呈现的蟋蟀振翅、打斗以及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还有阵阵悦耳动听的蟋蟀鸣声是音画引人入胜的关键,而动作和声音的捕捉,曾给整个团队带来巨大考验。何祝清介绍,拍摄过程分为室内拍摄和室外拍摄两个部分,蟋蟀振翅、螳螂捕食的拍摄是在室内进行的,而蟋蟀打斗和鸣声的捕捉则在室外。

动物不同于植物,它们少有长时间静止的时刻。“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它们的打斗、振翅等行为都是自发的,因而野外的拍摄往往耗时几个小时。”何祝清说。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工作人员先是在野外捉到一只蟋蟀,再另外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并将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不期而遇”,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

何祝清等在崇明进行灯诱

而一个看似普通的蟋蟀鸣叫镜头,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野生的蟋蟀比较怕光,夜晚才是它们活动的黄金时间,但摄影师一旦打开强光,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鸣叫,将自己完全隐匿在黑夜中。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何祝清团队与摄影师配合,选择先用比较微弱的光源进行照射,耐心等待它适应了微弱光线后开始鸣叫,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光线强度,镜头里的画面也就逐渐清晰起来。这才有了微视频里的灵动画面——潮湿松软的土壤上,一只雄蟋蟀正在振动自己的前翅,用独特的“歌喉”吸引雌性蟋蟀的注意。

何祝清带学生在天童野外实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是全国馆藏拥有最多蟋蟀种类的科研中心之一,保存有蟋蟀模式标本30多份。依托学校优厚的蟋蟀科研资源,这部视频作品首次展现了蟋蟀科研的图景,包括解剖、鸣声分析、分子实验介绍等。何祝清说:“这部视频不仅回答了有关蟋蟀个体的各类问题,还解答了人们对于‘有关蟋蟀的科研都在做什么’的疑惑。”

何祝清在北京昆虫所研究

传承保护中华鸣虫文化

“在唐代,皇宫中的宫女就会因为思念家人,捕捉蟋蟀养在屋中,通过倾听蟋蟀清脆的鸣声以解思乡的愁绪。”从对鸣虫市场的描绘、人们围观斗蟋蟀的热烈场景,再到古时候虫鸣对思乡之人的慰藉,视频在进行生物科普之余也向观众们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鸣虫文化。

何祝清带小朋友到植物园野采

事实上,自古以来,有人喜听蟋蟀的鸣声,种类繁多的蟋蟀又提供了丰富的鸣声,使虫鸣的“音乐库”不至于单调无趣;也有人好看蟋蟀争斗,中华斗蟋就是生而善斗的蟋蟀,满足了人们观看斗蟋以消遣娱乐的需求。于是,蟋蟀很早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成为从宫廷到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何祝清在自然博物馆上科普课

与全世界不到10位的蟋蟀分类学家相比,我国大众群体则拥有最多的蟋蟀爱好者。专家认为,在此开展与蟋蟀有关的生物科普和宣传,不仅能对保护和传承日渐式微的鸣虫文化有所帮助,还能让更多城市里的人了解到这样一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昆虫,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依然能够为一份虫鸣感到欣喜,进而了解自然并热爱自然,重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何祝清在校内博物馆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已制作推出《标本背后的故事》《一滴水的世界》《苔藓》等作品,生物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都在以短视频、微电影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拉近了科研与生活的距离。馆方创作团队还将继续制作推出更多不同主题的生物科普微视频,呈现鲜为人知、难得一见的生物世界。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和音频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作者:徐瑞哲 符哲琦 云霄

1.《【油葫芦】鸣虫文化古今红!科学家“听声辨蟋”,潜伏“国虫”世界,跨界拍出获奖微电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油葫芦】鸣虫文化古今红!科学家“听声辨蟋”,潜伏“国虫”世界,跨界拍出获奖微电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9151.html

上一篇

【金毛幼犬】“金毛”VS“拉布拉多”哪个好?过来人告诉你,差别很大

【蟋蟀价格】市中心最大蟋蟀交易市场,上海爷叔摆摊头卖本地油葫芦,白相蟋蟀也算是一种文化?

【蟋蟀价格】市中心最大蟋蟀交易市场,上海爷叔摆摊头卖本地油葫芦,白相蟋蟀也算是一种文化?

蟋蟀价格相关介绍,中秋节后正是上海人白象蟋蟀的好真光。 有谚说“蟋蟀叫,秋凉了”。在晚上,走在市区的马路上也可以听到蟋蟀不绝的叫声。那么,现在我们去哪里买蟋蟀呢?还有人会白相蟋蟀吗? 近日,晨报两位曾经的“虫友”记者前...

【油葫芦】冬季鸣虫油葫芦

【油葫芦】冬季鸣虫油葫芦

油葫芦相关介绍,油葫芦是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传统冬季明虫。它肚皮很黑,北京人也称它为黑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 但油葫芦的整体形状却又很象蛐蛐也是黑色的(也有通体金黄色的很少),它油亮的头上长着两条长长的须子,...

【油葫芦】故事:油葫芦小时候

【油葫芦】故事:油葫芦小时候

油葫芦相关介绍,#头条故事挑战赛#油葫芦感觉自己的状态越来越重。他总是想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死去的人,当然还有活着的妹妹。 以前的生活就像电视剧一样从大脑里涌现出来了。那都是七岁之前的事,妈妈还年轻,爸爸还健壮,...

【油葫芦】故事:油葫芦老了

【油葫芦】故事:油葫芦老了

油葫芦相关介绍,#头条故事挑战赛#回到家乡后,忙了一辈子的油葫芦终于闲下来了。他每天的主要活动是睡觉、吃饭、抖音(抖音)、按摩,没有传染病的时候去公园散步,传染病也免于散步。 忙了一生,突然闲下来有些不适应,正好家乡...

【油葫芦】冬天到鸣虫叫,老蒋玩虫记之油葫芦(一):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油葫芦】冬天到鸣虫叫,老蒋玩虫记之油葫芦(一):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油葫芦相关介绍,如果冬天能听到夏天和秋天的哭声,可以说是在寒冷的日子增加生机和温暖的惊喜。(莎士比亚)。 其实,“冬畜鸣虫”古人早就尝试。早在清朝时期,民间育虫的方法和冬日欣赏鸣虫的习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如今,随着人...

【油葫芦】怀揣葫芦听鸣虫,北京人冬天的一大乐趣

【油葫芦】怀揣葫芦听鸣虫,北京人冬天的一大乐趣

油葫芦相关介绍,马上到了冬至季节,北京进入了严冬。 坐在出租车里听着京剧《野猪林》的唱段“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刺骨寒”倒是挺应景的。忽然一阵阵“悠悠悠悠”委婉响亮的叫声悠扬地传来。您这是?油葫芦,胖司机一边拍羽绒服...

【油葫芦】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油葫芦】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油葫芦相关介绍,爱玩会玩是老北京人的特点。 遛鸟、下棋、弹琴、听戏、淘旧书……各种文化层次和经济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北京人以特有的耐心和精致,把这些消遣发挥到极致。它们不但是老北京一道风景,也成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

【油葫芦】海北油葫芦的冬日,在别的地方找不到

【油葫芦】海北油葫芦的冬日,在别的地方找不到

油葫芦相关介绍,冰河世纪,祁连山的冬天可与梦想媲美。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油葫芦自然保护区,冬日美景堪比梦幻天堂。摄影 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