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鹦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应该是非常聪明的生物,原因是它与其他生物相比具有“特别”的功能——。(威廉莎士比亚、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鹦鹉)。
中国还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鹦鹉学舌“这样的成语,意思就是指鹦鹉学人说话,也比喻一个人跟随者另一个说同样的话。
虽然“学人说话”这个特征可能是我们对鹦鹉最深刻的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鹦鹉都会这项技能,比如鹦鹉科鸮(xiao)鹦鹉属中的鸮鹦鹉就“不会学人说话”。
“学不会说话”也就罢了,相较于其他属鹦鹉的高智商,鸮鹦鹉简直就是鹦鹉届的奇葩,因为它们出奇地“笨”!
“笨”到它们连鸟类最最最基本的技能飞行都不会了,不得不说它真的是拉低了整个鹦鹉界的智商。
鸮鹦鹉的“进化”
而它们不会飞的原因也让人无法反驳,很简单就是体重超标了,所以才飞不起来。
要知道它的同类蓝金刚鹦鹉身长是它的1.5倍,体重却不及它的一半,瞧瞧人家,身材保持的多好。
但是鸮鹦鹉怎么说也拥有着一对小翅膀,因此为了装装样子,偶尔扑腾几下翅膀是它们作为鸟类最后的倔强。
虽然不会飞,但仅凭这一点就把鸮鹦鹉打上“笨”的标签,可能有点过于武断了。
其实,它们不会飞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曾几何时,它们也扑棱着翅膀在天空飞翔,只不过,由于生活环境的安逸,它们渐渐进化成了如今不会飞的形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鸮鹦鹉来自新西兰(当地人称鸮鹦鹉为Kakapo),众所周知,新西兰在没有人类登录之前曾是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天堂,历史上除了有蝙蝠这一类小型哺乳动物之外,地面上基本没有其他的诸如狐狸、狼等肉食性哺乳动物。
这样一来,鸟类的生活可以说非常舒服,而且地面上没有天敌,又何必消耗这么多体力在天上飞呢。
所以,有些鸟类就放弃了飞行,选择了在地面生活,比如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还有恐鸟等。
几维鸟
当然,也包括鸮鹦鹉。
自从在地面生活之后,就不用再继续为了飞行而保持好身材了,因此鸮鹦鹉开始放开了吃,身体也越长越壮,现在的成年鸮鹦鹉体型与家鸡差不多了多少,体重也超过了2公斤。
如果换一身黄色的羽毛,不认识的还真以为是一只家鸡。。。
另外,鸮鹦鹉吃的也比较挑剔。
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新西兰陆均松的果实,不过这种果实长在离地二三十米的树枝上。
由于已经不会飞了,所以它们只能发展了一项新技能——爬树。
不过对于一只体重超过2公斤的鸟,爬上几十米的树也不简单,它们只能嘴脚并用,一边用嘴咬,一边用脚蹬,顺便用那对中看不中用的小翅膀保持下平衡,晃悠悠地爬上树梢。
有时候,由于体重超标还会从树上掉下来。
这时候翅膀终于发挥了一点作用,张开后提供了些许缓冲,再加上厚厚的羽毛和脂肪层,落地后也有惊无险。
虽然它们爬树主要目的是为了觅食,但偶尔也会为了躲避天敌而爬上树。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鸮鹦鹉受到惊吓或者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是站着不动,假装敌人看不见它,这时候它可能虔诚地在心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其实它这么做也是有“底气”的,因为在新西兰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它的一身绿羽毛能够很好的与环境融为一体,另外在新西兰长期的安逸生活已经让它不知道天敌为何物了。
这种伪装方法或许可以骗得过某些视力不太好的捕食者,但是在人类面前,基本上形同虚设。
数量锐减的鸮鹦鹉
大约1000年前,鸮鹦鹉安逸的生活被打破了,第一批土著居民毛利人登上了新西兰这片土地。
由于鸮鹦鹉的羽毛鲜艳亮丽并且傻乎乎地不会逃跑极易被捕捉,所以当地土著会捕猎它们来制作漂亮的披肩,这种披肩非常耗费原材料,往往需要捕杀数百只鸮鹦鹉才能做成一件。
但这还不是鸮鹦鹉最黑暗的时期。
19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了新西兰岛,他们惊奇于这种“蠢萌”的生物,不光大量捕捉它们作为宠物,还会将它们送往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及收藏馆供人观赏,大多数离乡的鸮鹦鹉因为环境不适等原因都活不过一个月,但殖民者依旧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
殖民者还带来了本地原本没有的猫、狗、鼠、鼬等生活在地面的哺乳动物,鸮鹦鹉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在这些动物眼中,它们简直就是一盘盘不会反抗的“火鸡”,没有丝毫意外,在这场实力极度不对称的生存比赛中,鸮鹦鹉的种群数量锐减。
到了20世纪末期,鸮鹦鹉的数量仅存65只,新西兰政府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开启了鸮鹦鹉保护计划。
他们将新西兰周边四个小岛上对鸮鹦鹉不利的物种全部清除,然后把这65只鸮鹦鹉放在这四个岛上生活,并给它们全部取了名字,还戴上了无线电接收器,防止离奇失踪...
通过新西兰生物学家几十年的悉心保护和培育,鸮鹦鹉的数量有了缓慢的恢复,但也别想多了,目前全世界的鸮鹦鹉数量也不过150余只,情况只是稍有好转。
其实鸮鹦鹉这样的进化是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新西兰的环境允许它们这样“任性的进化”,但是当人类来到新西兰岛后,自然的选择被人为破坏了,最终导致鸮鹦鹉硬生生活成了濒危动物。
参考资料: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the kakapo.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Lek behaviour in a parrot: the Kakapo Strigops habroptilus of New Zealand. Ibis.
Kaka.
1.《【蓝头金刚鹦鹉】你以为鹦鹉都是聪明的?然而它们中间却出了一个“蠢萌”的叛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蓝头金刚鹦鹉】你以为鹦鹉都是聪明的?然而它们中间却出了一个“蠢萌”的叛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6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