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上册一共读了8个单元、20篇精读课文、7篇课文,接近考试,现在请将课堂内的阅读知识点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卫亚设)。
《观潮》
1.下午一点左右,远处传来隆隆声,好像打雷了。
(1) 这句话把潮声(隆隆的响声)比喻成闷雷,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宏伟。(2)仿写比喻句
① 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好像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② 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花儿徐徐飘落,如同蝴蝶在翩翩起舞。
2.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句中“人山入海''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体现人多的成语还有很多,如: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⑵“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等词形象地再现了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这个句子从侧面描写了大潮的壮观。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大潮来时奔腾咆哮形态。“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把声音比作山崩地裂,写出了大潮的声势浩大。
4. 本文作者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时间)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赏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我想用这些词来形容钱塘江大潮:波涛汹涌、浩浩荡荡、风号浪吼。
《走月亮》
这篇课文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情景,展现了月光下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无限乐趣。
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走月亮”实际是指中秋夜吴地的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这篇文章通过营造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画面,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的喜悦心情。
《繁星》
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我们跟随作家徐志摩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跟着作家巴金看繁星,领略夜空不一样的美。
《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诗歌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四种不同的场景。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做梦、偷渡这些词可以看出。
《鹿柴》这首诗描写的是傍晚时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从听觉的角度以有声反衬空寂,后两句从视觉的角度以光亮反衬幽暗。
《夜间飞行的秘密》按照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得到启示的顺序来写的,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实验,反复研究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靠嘴和耳朵来探路的秘密,并从中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
《夜间飞行的秘密》中介绍科学家通过蒙眼睛、塞耳朵、封嘴巴三次实验,证明了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知道蝙蝠探路的方法后,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我还知道其他的动物仿生学:人们根据蜻蜓翅膀的特点,发明了防震机翼;人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从而激发广大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热情。
“千里眼”在旧小说中指看得很远的人,“顺风耳”指能听见很远的声音的人。
举例说明今天哪些科学技术产品使人类耳聪、目明、行得快(1)耳聪(顺风耳):手机(2)目明(千里眼):可视电话(3)行得快(腾云驾雾的神仙):飞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的成就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主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首尾,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暮江吟》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人选取了夕阳西沉到弯月初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通过吟咏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题西林壁》漫游庐山,诗人苏轼发现横看庐山是山岭,侧看它是山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最后诗人总结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也蕴含着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 “识”的意思是认识。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② 诗句中的“真面目”指的是庐山的全貌。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③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可概括为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黄山绵延数百里,每到一处,所看到的美景都不一样,这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我现在江边,看到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写岀自己独特的感受。
《雪梅》一诗中将梅和雪不同特点表现得妙趣横生的诗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爬山虎的脚》是作家叶圣陶写的,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的时候,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和样子,再讲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仿佛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1. 香山的枫叶红得那么灿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2. 花坛里的花香得那么浓郁,闻着让人陶醉。
《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他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发现蟋蟀选址的特点是排水优良,住宅外部的特点是朝阳、隐蔽、干燥、平坦,住宅内部的特点是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你觉得夸张吗?
不夸张。因为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只是前足、大鄂 、后足、后腿等。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伟大的工程。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 句中的“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我能用这个词写一句话:小张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在这里过得很好。
⑵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1.慎重地选择住址;2.不利用现成的洞穴;3.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日积月累
1. 八月的气温高低不定,早晚温差大,都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好,奶奶常常念叨一句俗语“ 二八月,乱穿衣‘’。
2. —场秋雨过后,妈妈叮嘱我多穿点衣服,我想到了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体现了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1.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支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这句话把盘古比作一个柱子写出了盘古非常高大,由此可以知道“巍峨”的意思是高大雄伟。
2. 想象一下,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他的手指变成了错落有致的山峰,他的眉毛变成了广阔的草原,他的牙齿变成了宝贵的玉石矿产,他的肌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他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他的筋脉,变成了千万条道路。
《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改写的,主要讲的是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偷取火种,被众神领袖宙斯锁在悬崖上,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的故事。赞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四个字概括故事的经过、结果:起因(“盗”取火种)-经过(遭受严惩)一结果(重获自由)。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这个故事赞扬了精卫做事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女娲补天》是中国的神话故事,除此之外,我还知道《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麻雀》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1.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先写自己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然后写猎狗准备吃掉小麻雀,最后写老麻后飞扑下来保护小麻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凶猛,同时我们也被文中伟大的母爱深深地震撼了。
2. 本文通过对老麻雀动作、神态的描写,使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老麻雀这种为护幼儿牺牲自己的精神令我感动,我想对它说:“你是伟大的妈妈,你的力量是强大的,我很敬佩你”
3.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的勇气和胆量。
4. 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说明了:老麻雀也非常害怕猎狗,但不得不鼓起勇气面对猎狗。
5. 最后一句话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爱的力量。
《爬天都峰》写的是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时、爬上封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小女孩儿在老爷爷的鼓舞下,克服了山高路远的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我想对他说:姑娘,你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你真了不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都有优点和不足,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老师总是告诫我们,做事要认真仔细,不可马虎,否则会酿成大错。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说话可要算数,不能食言。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通过对我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展现了“我”排练时到表演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牛和鹅》一文记叙了'’我”在金奎叔的帮助下逃离了鹅的大嘴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之所以牛是怕人的,是因为牛把人看的比它大,之所以鹅不怕人,是因为鹅把人看得比它小。
《陀螺》一文中在作者的故乡,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都可以。抽打冰尜儿,最好的场所是冰面上。
1.学习了《陀螺》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2“我”的小陀螺与对手大陀螺比赛,结果,“我”的小陀螺赢了,这说明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一诗中描绘五光十色、酒香四溢、乐声附和的盛大筵席景象的诗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夏日绝句》一诗中诗人以高亢的笔调,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在修身课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提问,有的说为家父而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而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此可见,少年周恩来有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从中我明白了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一味地盲从的道理。
《西门豹治邺》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刻画了一个个唯利是图的官绅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为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品质。
《扁鹊治病》“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这几个句子写出蔡桓侯心理的变化,他对扁鹊的态度变化过程是:不理睬--生气--奇怪--相信。
《扁鹊治病》讲的是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并3次劝其看病,故事以蔡桓侯病亡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想成大器,必须先练好基本功,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事有恒心和毅力。
这两则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持之以恒的纪昌,认真负责的飞卫,医术高明的扁鹊,自以为是的蔡桓侯。
《扁鹊治病》一文中,扁鹊三次拜见蔡桓侯,蔡桓侯却最终病入膏肓,从中我明白了不能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纪昌学射》根据《例子•汤问》改写,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想成大器,必须先练好基本功,同时还要有恒心和毅力。
这学期,我认识了很多人物,如为民造福甘愿牺牲自己的盘古,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西门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纪昌学射》告诉我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王戎教会我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一味盲从,金奎叔让我明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1.《【蝴蝶的家在哪里】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课 内 阅 读 归 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蝴蝶的家在哪里】四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课 内 阅 读 归 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6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