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开启夏日节奏,热浪也特地赶来“捧场”。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称,5月22日至25日,京城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众所周知,持续高温极易导致中暑。那么,在中医看来,中暑分为哪些类型?中暑有哪些症状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
中医认为中暑是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夏季常见,可称之为“暑厥”、“暑风”、“闭证”。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体内元气亏虚,夏季暑邪乘虚而入,灼燔阳明、触犯心包所致。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出现的中暑现象,而阴暑则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现象的原因,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中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时视症。阴暑通常是都市人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如过度使用空调,使室内外温差太大或食用大量冷饮,都会造成脾胃不和,营卫失调,进而中暑。
中暑的症状
中暑轻者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闷、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到38℃以上,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虚脱表现;重者表现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意识障碍如嗜睡、言语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
因此,一旦有人发生中暑而出现上述病状,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清醒者可补充大量含盐的清凉饮料,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如中暑倒地,还应按压“人中穴”;体温升高者予物理降温,凉水擦浴,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等,同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人恢复。如果出现有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皮下出血、全身皮肤发黄、昏迷者,要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不能耽误。
四招防中暑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运动要适当:
夏季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当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而当气温达到35℃以上,要停止运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高温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可在饮食上加以调节,饮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腻煎炒食品。经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绿豆海带汤、绿豆粥,适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凉瓜等解暑食物,可有效避免发生中暑。每天还要经常补充水分,最简单的是多饮开水或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也可饮水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
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合理睡眠:
中暑的发生还与睡眠有关,人们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饱满,增强身体抵抗力。
预防中暑的药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医师卢兰芳推荐预防中暑的药物如下:
1. 十滴水(主要成分: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
适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
禁忌:孕妇忌用,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2.仁丹(主要成分: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等)。
适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胸中烦闷、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
禁忌:孕妇不宜,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长时间服用有肝肾损害,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六一散(主要成分:滑石粉、甘草)。
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调服或煎服。外用可治痱子。
禁忌:孕妇及小便清长者慎用。
4.风油精(主要成分: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等)/清凉油(主要成分: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等)。
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禁忌:孕妇不宜。
救助中暑者 这么做才正确
一旦发现或疑诊中暑人员,就要及时开展中暑的救助,使病员转危为安。科学的救助方法不仅有助于正确救助病员,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高温环境下,如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口渴、多汗、四肢酸软无力、全身疲乏、心慌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无论体温是否正常,均应考虑中暑先兆。
搬运中暑者
应当迅速使中暑者脱离高温环境,将其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先让病员平躺,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其呼吸和散热;然后让其双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帮助散热
使用电风扇、空调,并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中暑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中暑者额头、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散热(蒸发散热)。冰袋切忌直接置于心前区,以免引起心脏骤停。当体温降至38℃后,应放缓或停止降温。
正确补水
高温环境下,一旦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结果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
及时医学救助
轻症中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对已发生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必须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送过程中注意为中暑者遮阴,并使用冰袋等降温措施。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若中暑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若现场无人能做心肺复苏,应大声向周围呼救。
中暑急救的错误做法
1.自行服食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2.过度擦拭酒精 不仅会刺激皮肤,使用过量甚至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3.敷冰块、冰袋 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
4.浸泡在冷水里 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5.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成药(如万金油) 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干货看这篇!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中暑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中暑附推荐药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干货看这篇!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中暑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中暑附推荐药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3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