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牛排知识
| 1、牛肉分割图 |
里脊:肉质较肋条肉粗一点,但肉味鲜甜,适合作牛排。
外脊:即牛前腰脊肉,肉质嫩滑,亦为牛排之上选。
脖肉、肩肉:运动部位,肌肉发达,肉质较坚实,适宜炖煮、焖调、炒涮。
肋条:肉稍带筋,肉味香浓,适宜炖汤、作咖喱、牛肉串烧。
腹肉、胸肉:肉质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浓,可用于烧烤、炒肉片、涮火锅、炖。
腱子肉:运动部位,含胶质多,带筋,口味香浓,咬感十足,适宜长时间炖卤。
臀肉:运动部位,肌肉发达,脂肪含量少,肉质坚实,适宜长时间炖煮,也可作牛排用。
| 2、澳洲牛肉等级 |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有别于日本牛肉分A1至A5的分类法(最高级为A5),以肉色深浅和脂肪分布来划分成M1至M12级(主要为M4至M12级),越高级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与脂肪比例高达50%,只有少于5%的和牛可达到此级数;市面多数的澳洲和牛都属M8至10级(相等于日本的A3级 ),脂肪比率约达30-35%。
澳洲牛的肉味较淡,M9级也只能到日本的A3级水平。十多年前,澳洲农民将日本的母牛带到澳洲来繁殖,并且引入美国的安格斯牛来配种,(也有100%纯种血统的和牛),并以日本的饲养技术来养殖,培养出「澳洲和牛」,其美味远超M9级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级,而M12级牛肉相等于日本的A5级牛肉。现在香港常吃到的「极黑牛」或「和牛」,主要就是来自澳洲。
| 3、澳洲最出名的和牛品牌Blackmore |
Blackmore家族在澳大利亚的养牛界赫赫有名,五代养牛,1988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和牛并对其进行培育。作为一个对质量有要求的农场主,Blackmore挑选的都是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牛种,先天条件好,加上牧场环境优越、水质清澈、牧草肥润丰富,使得和牛在这里的生活生长极其惬意,出品的质量一点儿都不比原产地日本差,澳大利亚的和牛从此发扬光大。
4牛排种类
餐厅常见的牛排种类依部位区分有腓力(FILET),纽约客(NEW YORKER),丁骨(T-BONE),肋眼(RIB-EYE),牛小排(SHORT RIB)。
腓力(Fillet):正式名称是Tenderloin-去脂腰里肌肉,位于牛腰背的内侧后段肌肉,一条牛只有两条,由于较少运动到,因此是肉质最柔嫩的牛排部位,不含肥膘,牛排中的首选。煎成3成熟,5成熟,7成熟都可。
沙朗牛排(Sirloin):Steak Ready Strip Loin-前腰脊肉,含有些许脂肪,是最适合用于煎烤的牛排部位,在美国俗称就叫纽约客(NEW YORKER)。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牙口好的人吃。
丁骨(T-Bone):带骨的前腰脊肉,因为带T字形肋骨而得其名,在骨头的两边一边是菲力,一边是沙朗,由于可以同时吃到两个部位的肉所以价格也较为昂贵。Porter House-红屋牛排,就是大丁骨牛排,是指丁骨牛排中肉量面积最大的部份。
肋眼(Rib Eye):Rib Eye Roll是指牛只第6~第12根肋骨间的肋里肌肉,富含脂肪纹路,一般所说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这块地方。肋眼牛排无论用煎的或是碳烤都很适宜,肉间的油脂能让口感更添滑顺,切成薄片的Rib Eye Roll就是寿喜烧或涮涮锅用的顶级肉片。
牛小排:全名Bone-in Short Rib-带骨牛小排,是取第6~8节肋骨部位横切下来的带骨部位,有丰富的油花脂肪,肉质柔软,是最好的碳烤食材。闻名遐迩的台塑牛小排就是这个部位的。
牛排熟度:
1、Blue Rare: Very rare steak, 几乎全红肉,只在牛排外层略烤。
2、一成熟牛排(Rare):75%红肉,牛排内部为血红色,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
3、三成熟牛排(Medium Rare):50% 红肉,内部桃红,而且带有相当热度。
4、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只有25%红肉(大多数刚开始吃牛排的朋友接受的熟度)
5、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几乎全熟,略有粉红色。
6、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全熟,牛排内部为褐色。
1.《澳洲和牛,干货看这篇!你对和牛了解多少,澳洲牛知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澳洲和牛,干货看这篇!你对和牛了解多少,澳洲牛知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3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