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异鱼图》局部
《三国志》中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这是曹操赞赏孙权的勇猛,同时认为刘表的儿子们都是豚犬,也即猪狗。
豚是猪的雅称,在古人看来,海豚即海里的猪,与陆地上的猪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一种在陆地,一种在水里。清代画家赵之谦的《异鱼图》中称之为海豨:“土人呼为海猪,鱼身豕首,小者亦数百斤,肉不堪食,取以为油点灯,蝇不敢近。”海豚真被画成了猪的形状,鱼头是肥面大耳长鼻,与家猪一般不二,下半身却是鱼尾,这种组合,已成为海怪,离真实的海豚相去甚远。
海豚:“你才是猪!”
赵之谦的海豚观念并非孤例,他所在的时代,人们对海中见知有限,以讹传讹者居多,画师在描摹时,也只能凭借传闻,故而在纸上造出了一些奇异的物种,海豚即是其中一例,见证着早期博物学的局促。
与海豚类似的,还有海豚的近亲江豚,它们活跃在靠近海岸线的淡水地带,尤以长江下游为多见,江豚和海豚都是哺乳动物,主要区别在于,江豚并无背鳍,而海豚有背鳍。但在古人那里,江豚和海豚是同样的命运,明刊本《三才图会》中对江豚的描绘也作猪形,并将其身体涂黑,出没在波涛中的肥身躯,不知该如何应对风浪。晚清的《点石斋画报》中还将江豚描绘为怪物:“大江之中有一物焉,体庞大,毛茸茸,时时出没于惊涛骇浪中,舟子名之曰江猪”,这头怪兽出现在船底,将船碰翻,长鼻大耳,而又多毛,陆地动物的特征,被人们平移到了水兽的身上。
江豚为祟,据《点石斋画报》
海豚被看作是兽,因而附会出种种奇闻,有一种观点认为,海豚身上有毛,“可以验潮候”,潮水涨时,全身毛立起,潮水落时,全身的毛就倒伏。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客商就声称自己得到了一张海豚皮,虽然海豚的肉身已死,但皮毛占验潮汐的效力仍在,更为出奇的是,当这位客商远赴西北时,随身携带的海豚皮仍按东海潮汐时间起落,可见当时人们颇能认可动物的某些特长。不过,这则传闻属于附会之说,海豚身上并不生毛。
江豚 明刊本《三才图会》
南朝任昉 《述异记》中提到的懒妇鱼,据说就是海豚:“淮南有懒妇鱼。俗云:昔杨氏家妇,为姑所怒,溺水死为鱼,其脂膏可燃灯烛。以之照鼓琴瑟博奕,则烂然有光,若照纺绩,则不复明。”这里说的懒妇鱼,是一个懒惰的媳妇,遭到婆婆嫌弃,后来溺水而死,化为此鱼,有着丰富的油脂,可以照明,但这油膏也秉承了懒妇当年的秉性,凡是照在娱乐场所,就光焰大亮,要是照着织布或者读书,则黯淡无光,这种讽刺可谓深刻。海豚的油脂可以提炼成油,也可点灯,不同场合下亮与暗的变化,则属奇谈了。
海㹠 清代聂璜《海错图》
清代画家聂璜在《海错图》中表达了对海豚的怀疑,传说中的海豚是猪形,聂璜却发现海豚是鱼形,他写道:“海㹠如猪,殊难信书”,便向海滨渔民请教,渔民告诉他,外表虽不像,只有内脏与猪相似,“腹内有膏两片,绝似猪肪,其肝肠心肺腰肚全是猪腹中物,皆堪食,而腹尤美”,据说这是东海渔民在亲身食用后得出的结论,看来,他们已经在解剖的基础上,隐约意识到了海豚与其他鱼的区别,这是哺乳类的兽,而不是鱼。聂璜的实证态度是极为难得的,虽然仍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他已经接近于生物学家的格局。对海豚的认知,由此逐见明晰起来。
1.《【海豚是哺乳动物吗】海豚就是海里的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豚是哺乳动物吗】海豚就是海里的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4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