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一生之中的那么多“神异”之事,到底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天意本该如此?
再比如,从“巫蛊余孽”到九五之尊,“无依无靠”的刘病已到底是怎样完成这个人世间最大的逆袭的?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汉宣大帝刘病已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秘密!
—02—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大汉帝国最为名正言顺的继位人,戾太子刘据因“谋反失败”而自杀身亡;本着“除恶务尽”的精神,刘据的一众妻妾儿女,也被办案人员,悉数诛杀。
不过幸运(奇怪)的是:出身数月不久,断无存活之可能的皇曾孙(按汉武帝的辈分算)刘病已却幸免于难,并被投入郡邸监狱。
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皇曾孙在,亦坐收系郡邸狱;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
史书上对于那些在“巫蛊案”之中已经杀红眼的办案人员,为什么会放过刘病已的具体原因并没有明说;但是青史君认为:除了刘病已确实年纪太小,杀掉他着实有些下不去手的原因之外;在当时肯定是有人保护过这位曾皇孙的。
毕竟,连曾经的太子一家都敢杀的人,对于一个婴儿有什么下不去手的?退一步说,即便是真的下不去手,也完全可以将其扔在原地置之不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将刘病已带回监狱呢?
这是身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能够存活下来的第一个偶然。
而郡邸监狱的监狱长丙吉,则是刘病已得以数次躲过死神镰刀的第二个偶然。
据史书记载,被临时征召为郡邸监狱监狱长的丙吉,因为曾经在廷尉府任过职,所以他对于刘据的为人很是信任和敬重,他不相信刘据会行巫蛊之事。
即,丙吉认为刘据是被冤枉的,故而,他对刘据唯一的血脉刘病已很是照顾;这也是为什么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刘病已,能够存活下来的关键。
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谓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置闲燥处。
但是,青史君曾经在《丙吉:屡救汉宣帝,立有不世之功;数开恶例,让强汉始衰》一文里分析过,这个丙吉之所以会对刘病已伸出援助之手,最为合理的解释是:曾经出任过大汉帝国廷尉府官职的丙吉(注意上文的“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在最初的的某一段时间内,与前去廷尉府平反冤狱的太子刘据应该是有过交集的。
而且,由于刘据和丙吉都是性格宽厚之人,所以他们二人应该是相互欣赏的(吉心知太子无事实),是有着隐约的主仆关系的。
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
另外,这个所谓的郡邸监狱,并不是大汉朝堂的常备监狱,而是各诸侯王和郡守在京师之内、自己府邸里设置的临时性监狱,后来由于“巫蛊之祸”的无限化扩大,而被临时征用。
很明显:郡邸监狱的数目,肯定不止一个。
那么,这个曾经和太子刘据有过交集且意气相投的丙吉,为什么会偏偏成为主管刘病已的监狱长,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下?
—03—
可能依然有人认为上面这些都是巧合。
不要紧,我们接着往下说:
公元前90年左右,随着巫蛊之祸的持续性发酵,汉武帝越来越觉得未央宫“瘆得慌”,于是就在长杨宫、五柞宫来回搬家、休息疗养。
有一天,当武帝的车驾走在半道上时,突然有一个术士望着长安方向对武帝说道:“不好了,老大!长安城中的监狱里有天子之气。”
汉武帝一听,心想:这还了得?必须灭了他呀!
于是,就派出若干使者,将所有在押的犯人全部处死。
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拿着汉武帝圣旨的使者郭穰,到了丙吉所管辖的郡邸监狱时,丙吉竟然关着门不让宣读圣旨的使者进去,还大声说道:“平常百姓家的孩子,都不能被无辜处死,何况这里还有一个曾皇孙呢?”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监狱长,竟然将汉武帝的使者拒之门外达一夜之久。后来,当汉武帝听到郭穰的奏报后,不仅没有严查丙吉的“抗旨”之罪,竟然还说了一句:“看来,这是天意如此啊!”
于是,大赦天下。
终于,已经在监狱里待了两年之久的刘病已得以出狱。
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但是青史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抛开丙吉的抗旨不遵问题不谈。我们先来说另一个,看似简单却对刘病已至关重要的问题:他怎么才能解除自己“逆犯”身份,并且走出郡邸监狱?
青史君先来给大家讲一个实例:公元前80年9月,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参与“上官桀谋反案”,而被霍光诛灭全族。
当时,有一个叫侯史吴的小吏,因为包庇藏匿桑弘羊的小儿子桑迁被一同下狱。后来适逢天下大赦,有关部门就将这个侯史吴列在了大赦名单之中——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侯史吴只是犯了包庇之罪,而非谋反,按照汉律是可以赦免的。
但是霍光不同意,他认为:侯史吴明知道桑迁是“谋逆重犯”,不仅不检举揭发,竟然还藏匿包庇,那么,他绝对就是同犯,所以不能赦免!
最终,这个侯史吴老死狱中。
为什么呢?
首先,霍光是当时大汉朝堂上的话事人,他说啥就是啥!
再者,上官桀谋反案本来就是霍光亲自定性的——他在此事中有着最终解释权。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知道青史君在说什么,那么,我就再讲明白点:刘病已作为被汉武帝钦定的逆犯遗孤,你认为谁才能真正的赦免他?
很显然,这个答案有且只有一个:汉武帝本人。
划重点:在“巫蛊之祸”还没有平反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想要营救汉武帝钦定的“逆犯遗孤”刘病已,那么,他唯一的途径就是让一向迷信的汉武帝相信:刘病已是“天降大任之人”,进而赦免他。
那么,你再去回顾一下,汉武帝的这次的大赦,是不是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04—
以上种种,多为青史君的推理,但是下面这些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了:
公元前87年,年仅六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继位;不久之后,一直在民间外公家生活的平民刘病已被恢复了皇族身份,并由掖庭司抚养。
而当时的掖庭令不是别人,正是戾太子刘据曾经的心腹手下,汉武帝时期最为有名的酷吏张汤之子张贺。
并且这个张贺还有一个叫张安世的弟弟,他的身份更为厉害——霍光的心腹;最为主要的政治作为就是再后来支持霍光废黜海昏侯,并且全力拥立刘病已称帝(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贺弟安世为右将军,辅政·····
并且,根据史书记载,汉昭帝刘弗陵虽然在位15五年之久,但是在其正式之后的第二年,他就突然去世了;终汉昭帝的一生,他从来都没有亲政,更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那么,年轻力壮,身高八尺二寸的汉昭帝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呢?
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青史君稍微解释一下: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上面这段话基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霍光为了让自己的外孙女能够第一个诞下皇子,所以他就剥夺了汉昭帝临幸其他宫人的权力(后宫莫有进着)。
当然,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是不久之后,年轻力壮的汉昭帝突然就驾崩了,而且由于汉昭帝绝嗣,大汉天子的位置在兜兜转转之后,竟然神奇地回归到了刘据一脉(刘病已手中),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
我们都知道,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以此来论亲疏远近的话,霍光同样要把卫青叫舅舅,和戾太子刘据属于表兄弟的关系。即,汉宣帝刘病已也就是霍光的侄孙子。
那么,在汉昭帝死后,这位“侄孙子”为什么能够被册立为帝呢?
要知道:在当时排在刘病已前面的大汉天子继位人,起码还有两个: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刘病已的四爷爷);以及昌邑王刘贺(汉武帝的孙子辈,刘病已的叔叔)。
本来广陵王刘胥的呼声最高,但是霍光和他不对付,于是被直接排除在外;
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光内不自安。
剩下的那位昌邑王刘贺,虽然成功入驻未央宫,但是在27天之后,就被霍光直接拉下了马。
霍光拉昌邑王下面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官方”——这位爷不是做帝王的料子,他在27天之中,就干下来1127件坏事,理应被废。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呢?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其中:老二齐怀王刘闳、老六汉昭帝刘弗陵相继绝嗣;而老三燕王刘旦和老四广陵王刘胥又因为和霍光不对付,而被排除皇位在外;
所以,在昭帝死后,最有资格继承大汉天子的人选,只剩下老五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以及老大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故而,当昌邑王刘贺也被霍光给否定之后,那么,毫无疑问,最有资格继承大汉天子之位的人选就只有汉宣大帝刘病已了!
结语:
从巫蛊之祸中的幸免于难,到后来的各种机缘巧合,汉宣帝刘病已能够从一介“逆犯余孽”,最终成为大汉天子,看似顺理成章,但是如果我们细究每个细节,就会发现:在刘病已的每次“幸运”之中,都或多说少有戾太子刘据的故旧亲信出现——在刘病已上位的背后,似乎后总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的这一切。
哦,对了,其实早在汉昭帝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为刘病已的最终上位,而“宣传造势”了:
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有虫食其叶成文,曰“公孙病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