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才人俊彦颇多,他们有些留下了令后人赞叹的作品,有些却只能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其...
第二天李贺刚走出家门,说来也奇怪,明明前一刻还是万里无云的天空,竟迅速凝聚了一团乌云,里面隐隐有雷光轰鸣声响起。
李贺不由得抬头往天上望去,准备回家拿把雨伞。
谁知这一瞧吓得他差点魂飞魄散!原来几道手臂粗的雷电正朝着他劈了下来,他吓得闭上了眼眼呆立在当场,那雷电很快便在他耳边炸响开来。
停了一会儿后他才睁开了眼睛。这才发现那几道雷在他身旁不远的地方炸了开来。一道炸在地上炸出了一个大坑;一道扎在了一块大石上,石头被劈成了很多小碎块;一道把路旁的一颗大树劈成了两半。
看到这情景李贺后怕不已,他不由得抬头往天上望去。
却发现天空又变成了万里无云的样子,仿佛前一刻的种种只是一种错觉。
自这一天开始,这雷电仿佛缠上了李贺。也不知怎的?只要他早上一出家门,这雷电必在他身边炸开,他本人却是毫发无伤。
后来这样的情形被别人看到了,众人都觉得李贺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否则这雷怎么转跟他过不去,顿时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复杂了起来。
这给李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他是一个准备科考的考生。这种名声会对他的前程有不好的影响。
李贺的爹娘看到之后也很担心,不过老人家见多识广。于是悄悄地寻来了一个有名的老道士,让他帮儿子看看到底是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那老道道行高深,一看李贺的情形便知道怎么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乾隆的对联功底究竟如何呢?客观来说,他在对联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多数大臣都不是他的对手,唯有纪晓岚能与之媲美。纪晓岚正是凭借过硬的对联知识,深得乾隆的宠信,乾隆每次微服私访,或者下江南游玩,几乎都会把纪晓岚带在身边,两人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乾隆带着一帮大臣,经过京城的一家酒楼,酒楼的名字叫“天然居”。见多识广的乾隆,对如此高雅的酒楼名字赞不绝口,群臣也纷纷跟着称赞。乾隆眼珠一转,顿时想到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不得不说,这个上联难度不低,智商不够的人根本无从下手。
包括和珅在内的几十个大臣,想破脑袋都没想到合适的答案,乾隆知道他们不是这方面的材料,就转身看向纪晓岚。纪晓岚眉头一皱,立即对出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在一次科举考试中,乾隆为了刁难一位穷书生,当场给出一个自认为很难的上联,然而并没有难倒对方,书生对出的下联非常霸气,这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五十四年,江西才子刘凤诰,背着一包干粮从老家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京城参加会试。刘凤诰从小就表现出过人天赋,十八岁考中举人,尽管家境贫困,却从未放弃科举的梦想。在亲友的资助下,继续埋头苦读,只为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实现人生抱负。
天之骄子,爱才更甚。
曹操重视人才是真的,比如其他的各种人才,人才在曹操手下都得到了重用。
曹操的爱才惜才知名比之刘备、孙策更大。曹操曾经多次发布《求贤令》,曹操的《求贤令》是真的想要求得贤能,而不是在敷衍平民百姓,而是给出身卑微的人一个希望。曹操的求贤令招募到了很多人才,不论出身,不论地位,都能够为国家效力,改变自己原本的家境、地位。曹操的谋士:贾诩、荀攸等人,武将徐晃、张辽等人也都是卑微的贫寒人家,最后打破了阶层。
曹操爱才,重视人才,他还优待关羽,想让关羽为己效力。后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愣是不为所动。曹操无奈,照道理说,这种情况下,得不到的就要毁灭。可是曹操这么个枭雄,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没有伤害关羽一分一毫,还把赤兔马送于关羽,甚至还赐给他美女、宝物等。曹操最后放了关羽,其爱才程度可见一斑。
卧龙传说,孟德据北。
曹操为什么没有去将诸葛亮纳入麾下呢?因为诸葛亮不能入曹操的法眼。
诸葛亮在南方荆襄地区,曹操主要在北方。他们在距离上就差千里,曹操比诸葛亮又大了二十岁。这在曹操看来,诸葛亮就是一个晚辈后生加宅男。想必也就看不上诸葛亮了。两者在距离上又隔着上千里,曹操可能在之前连听说都没听过诸葛亮了。
如此一看,曹操也就真的没有机缘提前和诸葛孔明结交了。
孔明名胜,无缘效力。
曹操曾去请过孔明?孔明不去追随曹操,拒绝了曹操三次。
据历史传说,曹操曾经找过诸葛亮三次,第一次的时候诸葛诞建议曹操去请诸葛亮,还带着宝物,却被诸葛亮赶了出来。第二次,诸葛诞去请诸葛亮,并且把诸葛亮打动了。因为需要守孝三年,所以这次诸葛亮也错过了。后来就是大家知道的三顾茅庐了,刘备成功地把诸葛亮纳入麾下。
因为这些都是传说,所以曹操有没有去请过诸葛亮,肯定是无从考究的了。但是可以猜测,诸葛亮如果追随曹操,肯定会被限制许多。曹操手下的能人辈出,人才济济。谋士出谋划策计策多,谋士的水平也高。诸葛亮要是真的去了曹操这一方,诸葛亮的发挥空间肯定要小。反观在刘备这一方的时候,刘备更加器重诸葛亮,也会给他更多机会去创造诸葛亮的传说。因为刘备手下的谋士较少,拿得出手的也没有几个。所以,诸葛亮要是选刘备的话,也就可以更好地施展他的抱负了。
王助烈士像。
福州日报记者 林奕婷
27年的人生能做什么?王助给了我们答案。
从照片上看,这是位梳着偏分头、戴着一副眼镜,体质较弱的青年,然而他曾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要小看我是个身体消瘦、眼睛近视的文弱书生,有朝一日揭竿造反,我坐不改姓,立不更名。”
如其所言,从马尾海军艺术学校到燕京大学,他不断求索于真理和救国的道路。从工农红军闽浙赣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到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他不曾间断地用行动助人民民族意识之觉醒,用力挺起革命的脊梁。
辗转多所学校,革命斗志始终不变
王助生于1914年的闽侯县亭江乡(今马尾区亭江镇),从小目睹外国水兵对中国同胞趾高气扬的欺凌,让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因不满马尾海军艺术学校的高压控制,参加罢考被勒令退学。
16岁时,他转入英华中学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发觉这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救国救民道路,立即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次年,他被委以重任,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反帝大同盟远东大会。同年冬,王助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的王助,如一颗火种,决心要将黑暗照亮。他组织读书会、组建党小组,在学生集会上揭露国民党卖国投降、残害青年的罪行,宣讲党的救国理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入中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情绪日渐高涨。然而,基督教青年会却不合时宜地放映起反战影片《西线无战事》,别有意图。王助和几位进步同学提前印好揭露国民党恐日、反共罪行的传单埋伏在楼座四角,待灯光熄灭,电影开映,无数传单瞬间向观众纷飞而来,观众夺来传单阅读。趁此混乱之际,王助等人悄然离开。
王助看似文弱,实际上浑身是胆。他会将传单突然塞给坐在黄包车上的国民党警官,大白天在街头散传单、作演讲、与反动军警周旋也是常事。考入燕京大学的王助更是积极从事学运、工运,深入到黄包车工人中,甚至还到西苑兵营开展兵运工作,鼓动东北籍爱国官兵“枪口对外,打回老家去”。
王助逐渐引起当局的注意,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组织决定让他返回福州继续领导学生运动。1933年他转入厦大经济系,厦大的学运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