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在中国,味在四川”,但很多人不明白,现代意义上的川菜,仅仅出现在二百年前。以辣椒的引入为分界线,“味美可口”的蜀人在辣椒、生姜、花椒、山茱萸、芥菜之外又找到了新的味觉寄托。历史上川菜曾数次移民四川,吸收各家烹饪的优点,形成“一菜一式百菜百味”的特色。今天除了清淡可口的宴席菜,还可以吃到热辣刺激的江湖菜,不得不说要感谢前辈们的兼容。
几近失传的菠胶鱼肚差点丢了凤梨胶鱼肚
很难说普通人多久吃一次川菜。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都沉迷于川味:英国作家傅夏,从1994年成都开始,就在“鱼香茄子”这道菜下面,到现在已经24年了。那么简单的茄子做出那么浓郁的味道,这就是川菜的“化石为金”;川菜名厨张元福先生为了还原传统干法烹饪技法的风味,走遍四川寻找手工芽菜的痕迹,这就是川菜的“匠心”;成都的菜市场随季节而变化,供应着难找的列尔仁、马齿苋、冬菜、二景条、花椒菜、江团、岩鲤、土鸡、肥兔...家庭主妇挑挑拣拣,常年不累。出国留学工作的旅行者,假期不能要香肠和腊肉豆瓣酱,这是川菜的“群众基础”。
朋友经常问:成都有什么好吃的?其实有“个性”的餐厅和厨师更有意思。举个例子,先说“小吃”:四川人喜欢吃面条,但完全不是北方的套路。四川人其实是“吃香料”。北门桥“传统杂酱面”经理杨伯英可谓是调味高手。他曾经是岷山饭店的厨师,因为“实在不想被人照顾”,开了这家面馆。炒面的食材,无论是鳝鱼还是脆皮,都远高于成都的平均水平。店里还有“味精素面”,堪称专属的双椒脆皮面...但是老板每天不卖早餐,只在10点开门,国庆等节假日关门出行,对四川人来说还是挺洒脱的。
此外,“家常菜”“黄芙蓉花园餐厅”位于水木光华小区三楼。饭点回头客多,节假日“客满”。连主人文星都要在厨房做饭!从业30多年的厨师大概最看不上工业半成品。有个顾客曾经问过店里的糯米糕和火锅店的怎么不一样?文星甩出一句:“那你可以去火锅店吃!”开店14年来,豆沙、泡菜都是在气候寒冷潮湿的青城山手工制作、密封;包子月饼也是手工制作的。这种费时费力的投资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心。
松云泽的红烧牛头方宋焖牛头方
玉芝兰的坐杠大刀金丝面一把大刀子和一个坐吧的玉芝兰金面
云时节的"蓉器"云季中的“容奇”
这些厨师都是四川人。作为不同餐厅的负责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菜肴味道非凡;脾气懒,不经意或者火爆,和他们说话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这些餐厅都列在黑珍珠餐厅指南里,但去之前还是先做好功课,享受“吃”和“想”的双重快感。不会做饭也没关系——毕竟“吃”会伴随你一生,只要你有兴趣,也不会太难。
1.《美食掌门人 随性、散漫、爆脾气,川菜掌门人就是这么有个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食掌门人 随性、散漫、爆脾气,川菜掌门人就是这么有个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6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