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文化记者张佳羽】“这将是我在北京写的最后一本书。”京派作家肖福星一直认为,记忆是能够复兴和发展老北京的最后筹码。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走近世界尽头:最后的老北京》中,他用了20篇长文和30幅手绘油画来还原失去的文化记忆。
古诗词说:“来往总有千里,聚十年者不同。”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化,更何况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北京,沧桑异常正常。走在北京,不经意间会路过“历史”。人们熟知的、受游客追捧的古迹,大多是景点。但实际上,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隐藏在古都北京的街道、花草树木、古建筑、民俗风情甚至黄页之中...这本书描写的是这些经常被忽略的历史文化载体,却带着温度和情感。
书中重点讲述了老北京的事情和回忆,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对象是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零散事物;第二部分以胡同为中心;第三部分,民俗;第四部分锁定以前门为代表的宣南地区;第五部分谈“纸上风景”。虽然作者笔下的北京在地理上离人很近,但是北京在传统层面、记忆层面、文化层面上已经逐渐渐行渐远;另外,这是作者在北京写的最后一本书,风格上带有“挽歌”的色彩,所以取名为《天涯若比邻:最后的老北京》。
书中有作者绘制的36幅手绘插图。画作中的大部分场景如今已不复存在:20世纪50年代的崇文门塔、朱石口的老明凯剧院、童年的粤东会馆旧院、东四八条的朱启钤故居、东兴楼的老饭馆、前门大街的五道牌楼...画中的一些场景总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另一些场景则被时代的雕刻刀描绘得面目全非。他要么是去实地写生,要么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史料,结合自己独特的理解,画中强调神韵,笔墨强调情趣,表现出“另一支笔”的风采。
肖福星引用布罗德斯基的一句话:“归根结底,每个作家追求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夺回过去,或者阻止现在过去。”在北京生活和成长的他,一直深爱着北京的文字。“我希望用我自己关于老北京的残存而又顽强的文字来回忆我们对老北京的记忆。”
客人档案
肖复兴
北京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曾任《小说选》副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音》《一个节日,一口气,永远深情》《世界末日临近:最后的老北京》等。
栏目介绍
《读我的书》的音像栏目由万维网文化频道独家制作。它分享新书和思想,作家引领阅读,倡导阅读悦生活!
1.《肖复兴的资料 读我的书 | 肖复兴:记忆,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最后筹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肖复兴的资料 读我的书 | 肖复兴:记忆,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最后筹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1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