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啊,起来,像太阳一样发光;主的荣耀照耀着你。
-以赛亚书60: 1
2017年1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引起轩然大波。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
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圣墓基督教堂和苦路都是它著名的景点。
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在历史上被摧毁过多次,重建过多次,备受关注,命运也不好。
1980年,以色列立法承认耶路撒冷是该国“永恒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今天我们将看看这座城市的历史。
法官时代和统一的希伯来王国(约公元前1230年-公元前930年)
定居在迦南的希伯来人被分成12个部落。公元前13世纪,这些部落出现了被称为“法官”的部落首领。“法官”这个词的希伯来语意思是“法官”和“救世主”。法官有双重职责:平时管理民政,战时带兵打仗。圣经中的《士师记》记载了12位士师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底波拉、耶弗他和参孙。他们被认为是上帝选择的人,结合了先知、统帅和救世主的角色。从法官出现到王国建立的两个世纪被称为“法官时代”,法官的统治实际上为君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1世纪左右,被称为“海洋民族”(因为他们来自爱琴海诸岛)的非利士人定居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控制着从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线,不断攻击希伯来人,夺走他们的土地。非利士人是西亚第一批使用铁制武器的民族,战斗力极强。希伯来人在与非利士人的战斗中屡遭失败,尤其是公元前1050年的阿佛洛狄忒战役,甚至神圣的约柜也被非利士人夺取。为了抵抗非利士人的入侵,希伯来人的部落必须联合起来。这一客观要求促进了统一君主制的出现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在法官任期结束时,一位有远见的先知撒母耳从便雅悯支派中挑选了一位英俊勇敢的年轻扫罗,举行了一个仪式来膏立他为全以色列的领袖。扫罗(约1030年至1009年在位)成为希伯来统一王国的第一代国王。
《死海古卷》: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圣经抄本
扫罗掌权后,选择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为首都。他在与不同民族的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一了以色列的12个部落,组成强大的军队与非利士人作战,把他们赶出了便雅悯和以法莲。扫罗还对邻近的摩押人、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发动了多次征服行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希伯来人的民族自信心。但索尔不擅长政治,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和神权与王权的冲突中无能为力。在与非利士人的一次战斗中,扫罗带领他的三个儿子约拿单顽强地战斗。可惜他被打败了。扫罗被箭射伤,然后拔剑自杀。严格来说,扫罗只是一个从法官到君主时期的过渡人物,他为大卫王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扫罗死后,犹大支派的领袖大卫与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竞争王位。大卫勇敢而强大,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打败了伊施波设,成为希伯来人王国的第二代国王(约从1009年到973年在位)。大卫王是以色列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抓住邻国埃及和亚述衰落的国际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统一了以色列各部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历史记载大卫是这个国家的真正缔造者和杰出的军事指挥官。而且圣经中的大卫王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会写诗,会作曲,大卫签的很多诗都来自于他的作品。然而大卫王晚年,朝廷纷争四起,诸侯争权夺利。他的长子阿蒙被他的弟弟押沙龙所杀,押沙龙与私党勾结公开造反。大卫王命令约押平息叛乱,杀死了他心爱的儿子押沙龙。大卫王在位40多年,临终时立小儿子所罗门为继承人。所罗门王(公元前973年至公元前930年在位)继承了大卫王创建的国家制度,加强了国内的中央集权,通过政治联姻与邻国媾和。所罗门王建立了铜矿、金属冶炼等重要产业,扩大了对外贸易,有效地促进了以色列经济的发展。所罗门王花了七年时间在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寺庙,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座寺庙”。耶路撒冷因此成为犹太教最重要的圣地和犹太民族的精神核心。然而所罗门晚年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奢侈腐败,导致了国家的大衰落。
大卫王正在弹钢琴
公元前1030年至公元前930年的统一王国时期是希伯来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希伯来人不仅成功进入迦南,还建立了从两河流域到埃及边境的小帝国,国内政治稳定,商贸繁荣,一度成为西亚北非最强大的早期王国。有学者评论说:“统一王国时期也是犹太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以色列最初是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出现的,具有强烈的团结意识。虽然所罗门在统治期间滥用权力,但仍被视为“黄金时代”。在后来的王国分裂、流放、流放过程中,统一王国时期一直是犹太教的理想。”
王国的分裂和衰落(公元前930-586年)
希伯来统一王国孕育了内部危机,分裂因素长期存在。公元前930年,所罗门王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王位(公元前930年至公元前913年在位)。北方十个部落要求新国王在所罗门时代减少赋税和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罗波安王的强硬态度让穷人大为失望,他们决定推翻罗波安。北部的十个部落宣布独立,并建立了以色列王国(930-722年前),首都在撒马利亚。在南方,犹大和便雅悯两个部落组成了南方联盟,建立了犹大王国(930-586年前),首都仍在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以色列王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延续了200多年,经历了19个国王。第一个国王是耶罗波安(930年至90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多次与犹大王罗波安作战,企图将国家降为附庸。继耶罗波安之后,以色列王国一度兴盛于暗利王朝。在欧姆瑞统治的12年间(公元前885-874年),与新的亚述帝国和提尔保持着贸易发展和友好关系。王国还通过婚姻与地中海沿岸繁荣的商业城市保持经济往来,从而带来财富。公元前722年,亚述进攻以色列北部,带走许多人,使之成为“失踪的十个部落”。
犹大王国领土小,人口少,但内部相对统一,占据一个易于防守的地形,比以色列王国存在了100多年。犹大王国在埃及人和亚述人之间挣扎求生,不得不不时应对来自北方以色列王国的压力。约沙法统治时期(870-846年前),犹大王国相对稳定,势力范围扩大到亚喀巴湾以南和东部,与以色列王国的关系是通过婚姻发展起来的。从那以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大大改善了。约沙法为王国的司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地方法院,在耶路撒冷设立了最高法院。国王亲自在耶路撒冷审理各种案件,使耶路撒冷成为伟大的犹大国的司法中心。
古代犹太教堂中七臂烛台的马赛克
但在约西亚统治时期(640-609年前),西亚的国际势力重新集结,亚述衰落,新巴比伦崛起。犹大王国不得不在新巴比伦和埃及之间移动。王国的命运没有改善。在埃及人的进攻中,约西亚国王被击败并被杀死。公元前605年,在卡梅什击败埃及军队后,巴比伦军队进军犹大。尽管犹大居民顽强抵抗,还是被新巴比伦征服了。10年后,犹大王西底家(597年至586年在位)成为新巴比伦的傀儡,他发起的反抗被残酷镇压。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新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经过18个月的围攻,攻占了耶路撒冷,洗劫了圣殿财产,放火焚烧圣殿,拆毁了城墙,从而使耶路撒冷成为一片废墟。许多犹大居民被作为巴比伦的囚犯带到了巴比伦。
在被囚禁于巴比伦期间,统治者给予犹太人更多的权利,如自由选择居住地和职业,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在相对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很多犹太人很快适应了巴比伦舒适的城市生活,安居乐业。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另一些人致力于研究宗教,其中一些人能够加入统治阶级。但生活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一直信奉犹太教,固执地保持着民族身份,希望尽快回到巴勒斯坦。
异族统治(公元前538年-公元135年)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吞并了新巴比伦,居鲁士大帝宣布释放所有流亡者,允许犹太人返回故土,并将巴比伦人掠夺的许多物品归还给犹太人,允许他们带回耶路撒冷,特别是支持犹太人重建圣殿。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二庙”时期的开始。第二圣殿时期,希腊、罗马等外国统治者纷纷到来,犹太人孜孜不倦地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自由,弘扬了古典民族英雄主义,书写了犹太民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犹太历史上,居鲁士大帝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他是犹太人心目中最亲切的外国君主,而19世纪在巴比伦发现的一根陶柱也证实了居鲁士释放犹太人返回故土的事件。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说法,波斯帝国将全国划分为20个省,犹大就是其中之一。居鲁士占领耶路撒冷后,立即颁布了允许犹太人返回家园的敕令。在索罗·巴伯的领导下,犹太人对寺庙的修复开始得很快,但进展并不顺利。此外,定居于此的非犹太人反对,圣殿修复持续了20年,直到公元前516年才完成。虽然这座寺庙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很难与第一圣殿相比,但它仍然在犹太人心中激起了巨大的宗教热情,他们相信“这座寺庙后面的荣耀将比以前的荣耀更大”。
居鲁士大帝
公元前450年左右,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的酒政尼希米听说了耶路撒冷的荒凉和毁灭的消息,然后向波斯国王报告,被任命为犹大总督,从而获得了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特权。然而,这个项目遭到了许多外国人的强烈阻挠。尼希米以他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带领犹太人克服了一切困难,最终在52天内重建了耶路撒冷的城墙。在重建城墙的同时,尼希米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宗教改革,以促进朱迪亚的社会经济复苏和发展。之后,大约在公元前444年,经学家以斯拉从巴比伦来到犹太全面整顿宗教生活,以“改造以斯拉”。在获得当地犹太社区领袖的支持后,以斯拉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命令所有与外国女性结婚的人与妻子离婚,放弃混血子女;第二是把律法书读给所有的人听,使他们回忆起犹太祖先与上帝的契约,遵守摩西的律法。后来以斯拉死在耶路撒冷,百姓为这位伟大的先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斯拉被犹太人尊为“第二律法的制定者”或“第二个摩西”。
当犹太人在波斯王朝过着平静的生活时,年轻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336年至323年前在位)按照其父腓力二世所设想的蓝图,开始了闪电般的东征,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被三位将军瓜分,从而分别形成了安提阿王朝、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这样,在希腊本土文明趋于衰落的时候,亚历山大的东征给东部地区带来了新的繁荣,为近东和地中海地区埋下了希腊文明的因素,开启了所谓的“希腊化时期”。
一位意大利画家的油画《耶路撒冷圣殿中的亚历山大大帝》
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从公元前301年持续到公元前198年长达一百年,朱迪亚被置于其管辖之下。托勒密王朝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免除了犹太人与其信仰发生冲突的义务,给予他们很大的文化自主权,从而给予犹太人充分的自由。在这种背景下,犹太世界和非犹太世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相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希腊文化对犹太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希腊的语言、哲学、宗教、文学、风俗已经渗透到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巴勒斯坦的犹太社会明显分为两大阵营——亲希腊派和反希腊派。前者多为受过教育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后者多为固守古老传统的下层民众。
这一时期犹太文化最显著的成就是圣经lxx的翻译。据说托勒密二世(285-264年前在位)派人带着黄金、宝石和信件去见耶路撒冷的大祭司以利亚撒,希望他派懂法律、精通翻译的人去亚历山大,把犹太法律书籍翻译成希腊文,存放在图书馆里。所以以利亚撒从各部落中精心挑选了72位圣人去那里。据说先贤们在咨询了72个问题后,在72天内完成了所有的翻译工作。他们成对翻译,但所有的翻译惊人地相似。此后,亚历山大的犹太人每年都庆祝希腊文版的《托拉》的出版。虽然圣经lxx在今天还不是一个完美的译本,但它在任何一个圣经版本中都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它是希腊人理解犹太神学的桥梁和工具,是希伯来文化超越国界、影响西方世界的关键一步。后世往往将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视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而圣经lxx则可以视为“两个希腊”文化的第一次相遇。
圣经的希腊文译本
托勒密统治时期犹太人稳定的生活被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在叙利亚的战争打断。公元前198年,塞琉古国王博古三世击败埃及军队,攻占了觊觎已久的朱迪亚。塞琉古所有的国王都对弘扬希腊文化极其热情,尤其是后来继位的博古四世埃皮法纽斯,他是希腊文化的狂热推动者,他的激进做法改变了朱迪亚的命运。鉴于犹太的希腊化进程远远落后于东方其他地区,他决定通过干预来加快这一进程。他首先任命亲希腊的“不敬且离经叛道”的杰森为大祭司,并在耶路撒冷圣殿附近建造阿卡拉城堡作为希腊化的堡垒。公元前168年,他颁布了强制希腊化的法令,规定禁止犹太人行割礼,遵守安息日和各种节日,在耶路撒冷的神庙祭祀,传授法律,焚烧托拉经典,在神庙竖立希腊雕像,用猪肉祭祀宙斯。
公元前167年,在离耶路撒冷40公里的一个叫摩丁的小村庄里,当祭司马塔蒂亚被要求向宙斯雕像献祭时,他奋起反击,杀死了向希腊诸神献祭的犹太人和主持事件的塞琉古军官,带着五个儿子逃入森林,从而揭开了一场伟大的反抗斗争。马塔蒂亚死后,他的儿子犹大(绰号“金刚鹦鹉”,意思是“链球运动员”)继续领导抵抗斗争,然后吸引了许多虔诚的犹太人。叛乱分子摧毁了外国祭坛,给犹太儿童行了割礼。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发动游击战,多次打击塞琉古军队。后来人们称之为“猕猴起义”。
1844年波兰画家创作的油画《金刚鹦鹉家族》
公元前164年,起义军控制了整个犹太,收复了耶路撒冷,清理了圣殿,消灭了异教痕迹,重建了犹太祭坛。马卡比起义是犹太人反对他们的强大敌人和捍卫他们传统的英勇斗争。摩西·皮尔曼写道:“为了重获当时犹太人的自由,英勇的马卡比士兵树立了为维护犹太传统而战的不朽榜样。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力量和战胜强大敌人的英雄业绩,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遗产和集体记忆。在后期,犹太人忍受着最残酷的经历,成为最骇人听闻的罪行的牺牲品,但他们从未屈服。在流亡时期最黑暗的岁月里,在以色列国家重建的时代,杰出的马卡比士兵为维护信仰和自由而战的历史,给了犹太人希望,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到目前为止,犹太人每年在冬至前后(犹太历3月25日至4月3日)举行为期八天的寺庙修复节,即哈努卡元宵节。他们用成千上万盏灯来表达他们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猕猴士兵英雄精神的怀念。
由于马卡比人的辛勤劳动,犹太人重新获得了80年的独立,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哈斯莫尼王朝(公元前142-63年)。哈斯莫尼王朝建立后,犹太人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进行领土扩张和对外征服。到公元前78年,他们已经征服并吞并了撒马利亚、东耶路撒冷、摩押、加利利、外约旦、加沙、加拉和佩拉,王国的领土甚至超过了大卫王朝。哈斯莫尼王朝的统治者在列强的强权之间挣扎,对外施加影响,对内加强统治,开始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建造坚固的了望塔。但由于王朝统治者支持不同派别,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内战爆发。莎乐美·亚历山德拉死后,王子们为了王位而互相争斗,宗派冲突再次激化,罗马人趁机入侵。
随着哈斯莫尼王朝的衰落,罗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帝国,将地中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其统治之下,从而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公元前63年,罗马统帅庞贝率军攻进耶路撒冷城门,迫使朱迪亚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为了便于控制,罗马采取了傀儡政策,实际权力被罗马的宠儿安提帕控制。公元前40年,安提帕的儿子希律被任命为朱迪亚的附庸国王。虽然希律王娶了哈斯莫尼王朝的公主,成为皇室成员和合法继承人,但他仍然视哈斯莫尼王朝为敌人。因为害怕背叛,他在建立皇位后杀了大祭司和王室的许多成员,包括他的岳母、妻子和两个亲生儿子。对希律很了解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说得好,“我宁愿做希律的猪,也不愿做希律的儿子。”
考古发现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希律王墓
希律王以残暴、独裁、独断著称,但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希律王扩张了犹大的领土,占领了希腊沿海城市、戈兰高地和叙利亚南部的一些村庄。他还在北方地区建造新城市,模仿希腊风格,在城市中建造极其豪华的建筑。希律为耶路撒冷的市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城里进行了一项浩大的改造工程,修建了第二堵城墙。他还在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宫殿,并在全国许多地方建造了宫殿。值得指出的是,希律王大规模重建圣殿,其宏伟豪华是前所未有的。
公元前4年,希律王死后,罗马废除了朱迪亚的藩属制度,成为罗马的一个省,由有管辖权的总督主持政务。为了降低耶路撒冷的地位,罗马人在地中海沿岸新建的城市凯撒利亚设立了总督办公室。虽然罗马从来不允许诸侯为了控制自己的权力和贪婪而服务太久,但是诸侯们却想尽办法勒索钱财,中饱私囊。一方面,他们严格推行罗马帝国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一些上层犹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罗马统治者勾结,犹太人遭受了罗马帝国和祭司贵族的双重压迫。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苦苦挣扎的犹太爱国者和一个骄傲的罗马人之间的最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公元66年,一伙激进派斯卡利尔(又名短刀党)攻占了罗马军队驻守的马萨耶要塞,拉开了整个战争的序幕。虽然早期叛军取得了一些小规模的胜利,但罗马军队在著名的韦帕芗的指挥下,一步步推进,于公元68年春完成了对耶路撒冷的包围。后来尼禄皇帝自杀,暂时得到解脱。公元69年,韦帕芗在东方军团的支持下正式登基,随后恢复了对犹太人的战争。公元70年8月28日(犹太历阿布月九日),提图斯命令罗马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烧毁第二圣殿。当城市崩溃时,耶路撒冷到处是尸体,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卖为奴隶,他们的财产和土地像老虎和狼一样被罗马人没收,无数的起义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造成了“到处都是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十字架”的悲惨局面。约瑟夫斯认为,仅在耶路撒冷被围困期间就有110万犹太人被杀害,这显然是夸大其词;根据塔西佗的记录,朱迪亚有60多万人死亡。
罗马皇帝韦帕芗
罗马-犹太战争后,犹太人在亚历山大和塞浦路斯发动了几次反罗马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哈德良统治时期(公元117-138年),他曾想缓解犹太人的不满,说要修复耶路撒冷的圣殿,让犹太人过自己的宗教生活。但他很快发现,上述计划与罗马帝国长期以来的文化政策不符。此外,罗马总督的残酷剥夺和无耻讹诈使圣殿无法修复。哈德良很快改变了主意。他不仅放弃重建圣殿,还禁止犹太人割礼。这一决定极大地损害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成为公元132年至135年大起义的导火索。
大起义以其领袖西蒙·巴尔·科赫巴(Simon bar kokhba)命名,科赫巴原名科西巴(Cosiba),后改名为“科赫巴”(kokhba),意为“星辰之子”,由阿·吉巴拉(A Gibala)指挥。因为数字中的典故“一颗星从雅各而来”(24: 17),他很快被尊为弥赛亚,许多分散的犹太人从四面八方涌入犹太帮助战斗。由于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起义,罗马毫无准备,前期派出的两个团惨败。叛军利用自己的胜利占领耶路撒冷,建立了一个名为“以色列”的政权,并发行了大量印有“拯救锡安”、“为了以色列的自由”、“以色列的西蒙王子”、“西蒙王子”等字样的货币,这些都在20世纪的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罗马随后派出著名的胡利斯·西弗勒斯将军率领20个军团镇压起义。经验丰富的他,采取了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策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彻底扑灭了起义。按照犹太人的传统,在公元135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第九天),犹太驻军的最后一个据点伯塔尔不幸陷落,包括巴尔·科赫巴在内的无数起义军被杀。
以色列国会山烛台上的浮雕酒吧
对哈德良来说,这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胜利,因此他在向参议院的公告中省略了“我和军团状况良好”这句老话。对犹太人来说,这一次的失败甚至比70年前对泰特斯的战争更悲惨,更悲惨。公元3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迪奥·卡修斯(Dior cassius)认为,战争导致了50多个堡垒和1000多个村庄的毁灭,犹太人的死亡人数超过58万。这几乎占了当时朱迪亚犹太人口的1/2。犹太的许多村庄被完全摧毁,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卖为奴隶,以至于奴隶市场当时挤满了犹太人。战争结束后,朱迪亚被罗马人强行改名为“巴勒斯坦”(源自非利士人,意为“非利士人之地”)。整个耶路撒冷城被夷为平地,并改名为外国城市“伊利亚·卡皮托·沈小兰”。在第二座庙的原址上建造了一座朱庇特庙,供奉外国神灵和不洁祭品。犹太人被禁止进入圣城,只能在每年的阿布月初九通过贿赂罗马士兵进入圣殿山遗址哀悼哭泣。这种行为被称为“买眼泪”,剩下的西墙也相应地被命名为“哭墙”,成为犹太人后代集体记忆中精神创伤和民族苦难不可磨灭的象征。哈德良还颁布禁令,禁止犹太人守安息日和行割礼,禁止学习和传播犹太法律,违反者将被判处死刑。许多信仰坚定的犹太人为了“神圣化”而毅然牺牲,从而涌现出许多烈士,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位烈士”。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公元138年,新罗马皇帝安东尼上台,废除了这条不人道的法律。
公元135年,犹太人在反对罗马的大巴科赫巴起义中失败,导致犹太人失去了独立的国家。大量犹太人被迫离开巴勒斯坦的故土,迁徙到各地,有的迁移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和北非,也有不少人流向欧洲国家。因此,犹太历史进入了一个持续了十多个世纪的大移民时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1.《耶路撒冷 争夺“圣城”耶路撒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耶路撒冷 争夺“圣城”耶路撒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8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