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关公文化”,它形成于封建社会后期,以关羽信仰为特征,表现在社会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形态中,并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在今天供奉关羽的寺庙里,关羽的形象大多是一顶戴夫的帽子,左手捋胡子,右手捧春秋。历史上关羽烛光读春秋的故事有其文化渊源,关羽烛光读春秋的形象已经形成。笔者认为,这一形象已成为关公文化的象征,它积淀了关公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够在两岸文化经济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关羽《春秋》文化解读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特征的“关公文化”。它表现为社会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形式,盛行于中国一千多年,至今仍有广泛影响。例如,明代文学家许巍在《蜀汉关帝庙》中说:“蜀汉以前的将军们的关帝侯之神和孔子的道是齐头并进的。而祭孔者只止于郡县,侯则占据九州之广,从都城到集市。虽然有几个烟花,但是不可能造出金庙。人像近,球马弯弓刀,力所能及。而其勇也,虽妇孺皆知,犹欢而迫不及待,恐为后患。超过孔子,几乎不可能超过为他服务。也是繁华啊!”在这个颇具影响力的“关公文化”中,有一件事人们经常讨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释,那就是关羽“烛光读春秋”的故事在关公文化中的地位。当我们关注供奉关羽的寺庙时,会发现供奉关羽的雕像大多是戴夫的子帽,赤红的脸,绿袍。他们一手捋胡子,一手捧春秋,关羽的普通画像也是如此。比如朱仙镇关帝庙里有一座气势磅礴的春秋楼,晚上烛光下有一尊关羽读《春秋》的铜像。可见关羽确实与春秋有着不解之缘,烛光读春秋的故事非常流行。笔者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关羽在烛光下读《春秋》的时间标记
历史上关羽读过春秋吗?陈寿写的《三国志》没有记载。《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很简略,只概述了关羽的生平,称赞他是“万人之敌,天下之虎臣”。刘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卷三十六,舒舒张观马黄赵传第六,引江彪传曰:“余昊《左氏传》略朗朗上口。”另见卷五十四,《兀术周鲁愚苏梦露传九》,裴松之引《江表传》曰:“‘孟玥:吾弟今公瑾难成,与关羽相邻。人长好学。读《左传》有点朗朗上口,茎干鲜艳,精神旺盛,但天性颇为自负,让人心情大好……’”梦露的话是针对“鲁肃代替周瑜,他说“关羽亦虎亦熊”,他是一个英勇的战士。不仅如此,关羽熟读儒家经典《春秋左氏传》,颇有学者风范。可见关羽的对手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裴松之《说墓志·淳朴》,奉刘崧文帝之命,在《三国志》中作注,“收别家列传,丰富异事”。而刘崧“离三国不远”,所以前述两个裴注的可信度应该比较高。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关羽确实是熟悉《春秋》的。关羽作为一个武将,一生当兵,却经常染指,可见他对春秋的热爱之深。《三国演义》第二十七章,胡班引王干柴烧关羽时,曾窥见“关公左手长,足可灯下读”。其实从儒家经典的发展史可以知道,五经之一的《春秋》在关羽生活的汉末三国时期就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关羽时代,读《春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在魏、蜀、吴,政治家、军事家喜欢读《春秋》的情况并不少见。举几个例子:蜀国有赖敏,“涉猎书籍,擅作左春秋”(《三国志·赖敏》);《春秋治左氏传》,曾涉及多处论述(《三国杨传》)。《王巍郎》写《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录,传于世”(《三国志·王郎传》);将军李典,“不太好学,不太肯做事,只是读了《春秋左氏传》,学了不少书”(《三国志·李典传》)。在吴政权时期,张昭“少好学,擅隶书,从白后子安收左《春秋》,读书甚多”;早年还“治、尚书、左《春秋》”(《三国传》)。三国时读左《春秋》的政治家、军事家似乎不少。左《春秋》属于古代典籍。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名著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而且具有实际的适用性。政治家、军事家在读左《三国春秋》时,希望借鉴历史经验,作为行为参考。同样,关羽熟悉的读《春秋》也是针对此,但他已经获得了《春秋》的意义,他的人生也是一个从前的美国,照耀着日月。
从上面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关羽是处在一个读春秋的时代。他对春秋也很熟悉,会背。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学者。
二、关羽借烛光读《春秋》的家学渊源
翻看资料,可以发现关羽熟读春秋是有家传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山西介州关羽故居出土了关羽祖父的铭文。清代赵翼引宋穆宗《郎军毕比》卷三十五,记载冯京对周破碑的解释:“康熙十七年,界州长平村人在昌,研究塔庙和故居。白日梦苗壮被赋予了‘易碑’这个词,他惊呆了。他适合看掘井人的巨大纪念碑。读到这里,他想起苗壮的祖先考过避讳的字,生过、死过,就急忙去告诉周寿王朱丹,他根据碑作了笔记。”据王的《关墓碑》:
太祖时潘公,字讳之,字问之,与韩、永元二年庚寅年生。谢亮昌平村宝池5号的家。龚崇穆在《易传》和《春秋》的研究上做得很好。看韩正齐一的方法,长秋偷对方把柄,砸绳,火灰冷,外干,不进则退。到了所居五里,可得汾昌净土一片,与春秋易诵之。几十年,完美城市的轨迹。长生三年的丁友,最后还是睡着了。活六十八。孩子是禁忌,但言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孝为先是至高无上的,但还是野心第一,而且是在读书的地方找到的...道元鲁公墓,号码终于丢了,而且是村里的。桓帝颜夕两岁。明年6月24日庚子生为圣帝...皇帝将生而为英雄。他会被春秋易淹没,以古今大事为己任。稍久,娶胡妻,五月十三日生平,灵光元年,武。此碑文简要介绍了关的父亲和祖父的生平,明确了关羽是从他家的《易传》和《春秋》学来的。关羽也是从小就有学问的,相当儒雅。如果这个记载说的是真的,关羽是真的秉承了家学,春秋朗朗上口。然而,后人对王的碑文提出了批评,对其可靠性存在争议。例如,赵翼在《鱼雨丛考》中说:
按照东汉的说法,没有外号。你今天问审字的名字,石盘是外号,可疑;著名的判官是问的字,著名的易是走得远的字,两者都取《论语》和《中庸》的文本。当时《礼记》中混有《中庸》。为什么两代人的名字只用《中庸》和《论语》?二疑也;苗壮还有一个儿子,纪念碑背着他的哥哥,为什么不背着他的哥哥,第三个是可疑的;苗壮死后,子孙在蜀,解州故里仍在魏晋。它没有附在纪念碑上,四个可疑。
赵翼说的挺有道理,但弄清关羽熟读《春秋》的家世渊源并不重要。众所周知,形成于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关公文化把关羽塑造成儒家的圣人、佛教的守护神和道教的君主。关羽地位的形成是多种文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儒、释、道三教的推崇,民间信仰的弘扬。所以,无论铭文真假,都反映了后来关羽信徒对其家学渊源的探寻,以及对关羽熟读《春秋》的肯定和认可。
三,关羽借烛光读《春秋》的文学表现
前面说过,关羽读《春秋》是有历史的。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确实读过春秋,或者有家塾可循。这些都为关羽读春秋的形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关羽借烛光读《春秋》的丰满和刻板,以及小说《三国演义》的丰富多彩的刻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发表于元代至至元年间,关羽所作的《三国平话》与《春秋》相联:“据说有一人,姓关明玉,字长,也是平阳周浦的好人。他生来眉清目秀,长得像紫玉,长九尺二寸。他喜欢看《春秋左传》,看汉奸贼子的故事,会气,会恶。因为县官贪钱贿赂,杀了县官,逃往卓君。”这种叙述清楚地表明,关羽不仅描写了强者,而且是一个懂得大义、扶弱的义人。嘉靖《三国演义》卷三,写道“马早飞出,解了情郎,读了春秋左氏传,力造青龙偃月刀”。在这一描写中,关羽威严的军民形象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嘉靖《关云长封金挂玺》一书中,张辽问关羽:“读《春秋》《保之义》能闻其味吗?”宫曰:‘管仲常说:‘三战三退,宝叔不把我当懦夫,只知我有老母。我经常见到三个官员,但包书不把我当害群之马,他知道我什么时候见不到他。我经常和包书聊天,我非常困。包书不把我当傻子,知道时间有利也有弊。我经常和包书分享更多的好处,但包书不想贪我,却知道我穷。生我的父母,认识我的宝叔。这就是关和鲍的友谊。”毛本《关云长义释曹操》曾说曹操:“‘君子以信为先,将军知春秋。“难道你不知道龚玉追求子濯的顺从吗?”云长闻之,低着头不语”。《左传·襄公十四年》“龚玉追子濯圣人”的故事包含:“当初,尹公之学射于东野,东野之学射于公孙鼎。次子追公,公孙鼎御公。玉子说,‘射击是背师,不是射击是屠杀,而是射击是仪式?’开两枪然后回击。尹公拓说:‘儿子是老师,我却远了。’就是体现。公孙鼎给众勒住,射之,穿臂。”以上两句语录反映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对《春秋》也很熟悉,很有意思。我们注意到,尽管毛版的《嘉靖》已被删除,但关羽对《春秋》的理解和从前在美国的形象却在增加。这一点在“举着蜡烛到达丹”的情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个情节也是“烛光读春秋”形象最直接的来源。毛本的《非凡》第三说:
有不可错过的,如关公的烛达丹,关宁的别离,曹操的分香卖鞋,在禁陵寺相会,乃至武侯夫人的才情,康城的石二智慧,邓艾丰的对,钟不流汗的答案,杜宇的《左传》癖,俗书删而不录。今天已知是存放在古籍中,让读者一窥全豹。
故事第25回见毛本《三国演义》。关羽“约”了,暂代曹操居住。小说里说:
操欲搅乱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同住一室。关公在烛光下站在户外,从那天晚上开始,他从未感到疲倦。操见如此,越来越佩服。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论》说:“看云长手持蜡烛,直抵丹田,定下心来,是很恶的。”司马迁说:“春秋是礼仪之邦。”《举烛至丹》突出了关羽不仅读《春秋》,而且守《春秋》之义,守叔侄妻之礼。在其他地方,不受打扰、贞洁的魅力更为后人所推崇。关羽借烛光读《春秋》的形象就这样清晰了。今天河南许昌市著名的春秋楼,据说是关羽让二嫂住的地方,在户外烛光下读《春秋》。
我们注意到,其实毛本《三国演义》之前的戏剧里已经出现过“举着蜡烛到顶”的事件。它包含了明代戏曲选曲的“风月尖”,其中《家锦三国志续编选编》第二卷“持烛达旦”的情节可以在《江米与二女下徐州》选曲中找到。关羽在灯下读《春秋》时有一段告白:
【浑江龙】又轻又冷,空气中充斥着战争和混乱,百姓被炭火焚烧。好像是漫漫长夜。什么时候?我只恨曹操,却没有理由去想。他只困住了鸽莺的风,把它破坏了。我肯定自己诗词书籍涉猎广泛,礼义不通。让我们看到,我拿着钢刀捧着国家,拿着明晃晃的银蜡烛,勇敢忠诚于自己的肝。他有鲁南子曹亚,我班有柳下惠。一个安坐,一个无事可做,无辜的千年案一分钟就解决了。我要大力爬古人。这种表白体现了关羽的纯真绅士形象,与女性的婉约行为并不接近。这篇散文也是古城抄的,可以在《古代戏曲丛书第一辑》出版的万历十版《朱冰》中找到。《林茨支一》第二卷《古城记·关云长烛达旦》也是如此。可以看出,在毛宗岗为《三国演义》所作的《手持蜡烛》的介绍中,这个故事大多以关羽为题材,而在毛的《三国演义》中,内涵却成了关羽对正义的理解和守叔之妻的仪式。当然,这是毛宗岗塑造关羽理解《春秋》的艺术处理。
4.“烛读春秋”的文化符号与两岸交流
历史上形成的“关公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像战役的遗迹和遗址,还有后世崇拜的各种文物,如关祠。而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民间文化。这是因为关公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作者认为关公的文化形态中存在着一种“转化”的形式。就“烛光读春秋”这个形象而言,应该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然而,在“关公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它已经转变为体育文化形式。也就是说,后来相信关羽的人推崇他们的“烛光读春秋”,知道了《春秋》的伟大意义,并且保持了叔侄妻礼和君臣礼的精神,所以他们用这个形象塑造了关羽崇拜和信仰的实物雕像,并以这个雕像作为通向他们心目中“关羽精神”的实物媒介。比如在关羽的故乡介州关帝庙,就有一座“春秋楼”。二楼正中,关羽抚摸着自己的长髯,看着春秋的形象。湖北当阳关岭有一座春秋亭,其牌匾名为“举烛上丹”。关公的塑像是由台湾省新竹市曹青湖后山莆田宫的关帝庙树立的,高50米。它还左手摸着常美佐,右手拿着一本春秋,就像天神下凡的形象。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无非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夜烛读春秋”意象的“物化”使其成为“关公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也就是说,它完成了“内涵拓展”的过程,从最初的“君臣之礼、叔嫂之礼”到整个“关公文化”的文化内涵,包括关羽的忠义,以及他一生实践《春秋》大义的实践。因此,关羽“烛光读春秋”的形象逐渐成为“关公文化”的象征,其突出表现就是关羽的塑像和画像通常都是据此塑造的。我们注意到,后人在赞美关羽的时候,往往会用到《春秋》的意思。如金世秋主编的《关帝庙对联集》收录了国内外关帝庙对联359对,其中62对直接念《春秋》二字,约占17%;70%的人会被春秋所决定。由此可见,以“烛光读春秋”的形象作为“关公文化”的象征意义是深远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和意义。关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和民族心理。基于此,“烛光读春秋”这一文化符号可以在两岸交流中发挥其文化功能。
首先,就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关公文化而言,它是海峡两岸人文交流的重要媒介和桥梁。关羽是海峡两岸民间信仰中常见的神。据统计,台湾省共有关帝庙900多座,信徒众多。近年来,海峡两岸人民以关公文化为桥梁,开展了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东山关帝庙是台湾省关公文化的发祥地,台湾省近500座关帝庙是由东山关帝庙分割或再分割而来,一直深受台湾省同胞的推崇。1995年,台湾省有关方面邀请东山的关帝雕像在台湾省巡游,并欢迎该集团的船只从台湾省基隆港到福建东山港,欢迎东山的关帝雕像经海路到达台湾省。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崇拜它,持续了六个月,在台湾省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近年来,来自台湾省20个市县200多个关帝庙的7万多名信徒来到东山关帝庙参加各种形式的关帝庙文化交流活动。在以关公文化为媒介的交流中,不仅加深了台湾省民众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使闽台民众深刻感受到“同根同源,神明同源”,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和同源文化关系。可以说,关公文化作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文化桥梁,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其次,就关公的文化精神而言,它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关羽的义行,显示了义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他怒杀恶霸杀村民,显示了扶弱的侠义精神。桃园结义时,刘信誓旦旦:“异姓虽是兄弟,却要同心协力扶贫;报国,下安力书;我不想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想同年同月同日死。”既有报国之忠,也有共生死之义。关羽在曹操处居住时,虽然曹操送来金银器皿、美女、绿衫、红兔等。,他赢不了关羽。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时,仍然封了金,挂了印,独自骑马千里,以示对老主人的忠诚。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仁义昭彰。关公文化中蕴含的忠义精神浓缩了传统道德的精髓,同时又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两岸人民对关公文化的推崇,实际上体现了对关公文化精神内涵的价值认同。现在台湾省很多关帝庙还挂着东山圣人黄道周的对联:“数三分助,武伐魏,往往成就不了一生事业;坚持与统一,左的降魔,隐没卢伟的精神缺失,只完成了天之忠”,这充分说明文化对关羽忠义精髓的发扬,是符合祖国大陆信徒的精神追求的。同时,关公文化还包含着民族团结的思想内容。云朝的郝静在《重修庙堂》中赞道:“昭烈皇帝始终存一仁,武安王始终存一义,致力于复辟汉室,不愿代汉,汉室亡。“关羽一生为汉助,一统天下,也是一种要求民族团结的积极思想。我们可以利用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再次,弘扬关公文化有助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闽台共同的关公文化为两岸交流创造了条件,许多台湾同胞加深了对福建的了解,从而带来了投资创业的机会。比如漳州市、东山县、台湾省的相关民间组织,以关帝文化为桥梁,以关帝庙为载体,成功联合举办了第18届关帝文化旅游节。它突出民间性、广泛性和社会性,强调平等参与和互动,吸引了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中国人民的关注,成为两岸友好交流的盛会和经济合作的平台。每逢关帝文化节,都会邀请很多台湾省的财团、企业参加,他们被东山人的真诚言行所感动。东山对台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水产品、旅游、港口、石英砂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增强了他们投资的信心和决心,他们纷纷洽谈投资项目。而且东山关公文化内涵丰富,信众众多,两岸交流有着特殊优势,完全可以打造关公文化品牌,建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实现祭祀、祭祖、旅游、餐饮、娱乐一体化,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带动经济,经济推动文化。在关公文化的推动下,两岸经贸交流、旅游开发等活动将实现全面交流、互利共赢。
1.《秉烛 关帝祖庙│文化漫谈—关羽秉烛读《春秋》的文化解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秉烛 关帝祖庙│文化漫谈—关羽秉烛读《春秋》的文化解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2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