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9日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中国制造》神奇的速度和恢宏的规模让世人赞叹不已。工程建设需要稳定的基础,如何在我国大面积软土地区建设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
"国家的需要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龚晓楠教授几十年来,从创造理论到开发技术,再到工程应用,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复合地基——这是龚晓楠团队给出的答案。如今,复合地基的理论和技术被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港口和机场。1月8日,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龚晓楠领衔的《复合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会议还没结束,书还买不到。”
龚晓楠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上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成为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他敏锐地意识到地基处理中的科学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龚晓楠说,当时业界把注意力转向了一项新技术,就是在基础中设置桩等加固物,改造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但复合地基是如何承载的,针对不同的工程如何设计尚不清楚,实际应用后事故频发。
龚晓楠一边跑工地一边学习复合地基基础理论。他发现复合地基的优势在于通过合理的结构措施充分调动天然地基的承载潜力,从而大大节约成本。1992年,龚晓楠发表了复合地基领域的第一部专著,正式提出了复合地基的科学定义,创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被认为是我国复合地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新理论一出,立刻在业内引起震动。1996年,龚晓楠在杭州组织了全国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表了相关论文。“出版社给一本散文集定价80元,我们都觉得太贵了。没想到会议还没开完,书就再也买不到了。”龚晓楠说,当时的人不怕贵,因为它是新的,在工程上有用。
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发展,复合地基已经成为继浅基础和桩基之后土木工程中第三种常见的基础形式。
“对症下药,一个项目,一个药方”
“我们从事岩土工程,与地球打交道。不同地方的土层性质和厚度不同,对症下药。”龚晓楠说,一个项目遇到难题,他总是亲自“走访”,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药方”。直到现在,他还经常接到电话:工地怎么了?巩先生,请过来。“不管我有多忙,我都要去。”
纵观全国,龚晓楠的复合地基理论和技术都是京津城际高铁、京沪高铁、杭宁高速、扎家宿高速等重大工程的背后。
杭宁高速公路的建设给龚晓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高速公路穿越杭嘉湖平原,软土分布广,土层厚度变化大——这些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给高速公路箱涵和通道的地基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龚晓楠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设计、实施和测试。该团队提出的设计方案不仅缩短了工期约一年,而且消除了二次开挖的需要,路基施工后的沉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效控制了道路颠簸后的“桥头跳车”现象。杭宁高速公路防“跳车”经验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高速公路路堤与桥头连接段。
横跨浙江,北至甘肃,南至广东,复合地基技术的分支早已“根深叶茂”。据悉,近三年来,对于只提供申请证明的项目,该技术带来的新增利润和项目成本节约达到35.38亿元。
“只有参观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我们这个职业里,研究死也不是什么大事。光在实验室和书本上学习是不够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夯实基础。”龚晓楠说,即使在浙江省,温州、台州、宁波的软土厚度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不同的。只有更多地了解和研究网站,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他总是鼓励学生实地了解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龚先生经常向我们强调,要注意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要切实为工程服务。”龚晓楠的学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于建林博士说。
谈到未来,现年75岁的龚晓楠表示,除了复合地基的研究外,地下空的开发利用已经纳入研究领域。“研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社会发展还有很多新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1.《龚晓南 浙大龚晓南院士团队—脚踩泥土,才能解决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龚晓南 浙大龚晓南院士团队—脚踩泥土,才能解决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5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