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深圳客户》,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1日。从2016年开始,深圳提出了建设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并倡导“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的理念。四年过去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全市的共识和集体行动,建设“爱幼城市”的理念也逐渐在深圳普及。
“爱幼城市”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年提出的概念。目标是鼓励各国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使城市更适合儿童成长,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深圳率先发布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地方纲领性文件——《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战略规划》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先后发布了社区、图书馆、学校、医院、旅游系统、公园、母婴室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7项建设指南和评价体系。
截至2019年底,在城市的爱幼社区、街道和公园、17所学校、11所图书馆和13所医院开展了69个试点项目;建立21个市级爱幼基地;提前1年,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完成,各类公园的儿童活动空室和自然教育设施升级改造。深圳正在努力为城市儿童打造一个教育性空房间,让孩子们在最近的地方享受到“无法控制”的享受。
升级公园设施,打造儿童友好型客房空
2018年,深圳公园管理中心开展了公园绿化质量提升活动,其中儿童公园和儿童乐园七彩花果童话世界项目改造了旧植物和景观,强化了儿童故事主题,营造了生动清新的景观,进一步营造了适合儿童休闲玩耍的空房间和环境。
中心非常重视园区母婴室的建设。近年来,通过建设公园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和公园服务站,充分利用公园现有的物业设施,中心拥有27间母婴室,其中莲花山公园和儿童公园的母婴室被市妇儿工委列为示范点。2019年至2020年,该中心母婴室的建设主要通过公园的“厕所革命”项目完成。新建和改造公共厕所50个,全部配备母婴室或相应的母婴设施,预计年底前完成。
建设自然教育中心营造教学氛围
自2015年11月起,中心开始打造“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品牌活动,成立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后来先后完成了儿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洪湖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园博园自然教育中心、唐郎山郊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笔架山自然教育中心的建设,全部对儿童开放。
其中,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主题为滨海湿地和候鸟。目前有一些自然体验活动,如观鸟体验、自然笔记、公园植物认知等。儿童乐园自然教育中心以“与儿童共享自然”为主题,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利用现有儿童乐园的教室,打造以自然绘本、自然艺术、自然游戏为特色的面向幼儿的自然教室。
2019年,市级公园6个自然教育中心为公众开展了400多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如自然嘉年华、鸟类摄影展、科普讲座等。600多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公众服务了大约20万次。
为儿童开展特殊活动,丰富文化
儿童公园、儿童乐园是以儿童游乐为主题的公益性、开放性的儿童游乐园。公园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其中,儿童公园在儿童节为游客安排各种园林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让游客在体验游乐设备的同时,体验公园营造的节日气氛。
除了草地音乐会、国际极限运动等经典品牌节目外,一年一度的深圳公园文化季还包括儿童音乐剧、国家航空空模特公开比赛、自然教育嘉年华等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化活动。
2019公园文化季首次推出自然教育嘉年华,由自然聚会、自然展览、自然电影和自然讲座四个板块组成。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20多个地方自然教育机构共同为深圳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活动,让市民、朋友,尤其是孩子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1.《儿童自然教育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深圳公园打造6个自然教育中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儿童自然教育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深圳公园打造6个自然教育中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6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