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3日电-5月31日凌晨5时30分,当南京市还沉浸在端午节假期的“休息模式”中时,南京中门汽车站的值班站长张志毅已经在售票大厅为车站的一天运营做好了准备。这一天,有着46年历史,承载着无数南来北往旅客记忆的中门汽车站,与众不同。这是这个老车站的最后一个小节日。6月份将搬迁至南京火车站附近新建成的小红山客运站。
自制的公共汽车开得快时震动很大
1969年10月1日,南京至盐城、南通的两对客车试运行。车辆从中央门站出发,过去载客,空往回开,都是雪佛兰、福特等国外品牌。1968年,南京长途汽车站投入试运行。集团党委副书记陈表示,当时中心门站只运送乘客,不超过10条线路。那时候基本都是政府官员出差,普通人走亲访友的情况很少。
1978年,中门站启动了“一站发车、一条打包卸货线、24小时售票”的制度,成为全国车站的标杆。20世纪80年代后,“夏季运动会”、“春节旅游高峰”出现,旅客拎大包成了车站的一个景点。
“A0057”是张志毅的徽章号码。他从1980年开始在中门站工作,他34岁的“站立年龄”见证了中门站的辉煌。“在80年代,客运线路被送到六省一市,这已经是中国的一个大站了。在车站票房工作,我很自豪。”
“那时候可以坐公共汽车去哪里?车费是多少?”记者问。
“南京到杭州7.65元,淮阴4.45元,合肥4.55元,扬州2.3元...最远到潍坊,9个小时。”30年后,张志毅有许多宝藏。
“当时的车是常可公司造的大巴,俗称694,没有品牌,40座。开快车的时候抖的厉害,路况不好。从南京到如东,一天只开一趟,早上6点出发,下午4点到达。现在全程高速,4小时就到了。”1981年开始从事长途汽车司机工作的齐立平回忆说。
目前,南京中门汽车站有380多条公交线路,每天1000多班,高峰日7万多人。北至沈阳,南至深圳,西至贵州,全程高速。
以后回家可以刷身份证
两层楼,直达电梯通道,明亮的候车大厅,宽敞舒适的座位,这就是中门汽车站现在的场景。" 20世纪80年代,车站在一楼,候车室里只有长板凳。"车站副站长华回忆说:“没有电脑,所有线路都要备份,不能出错。现在电脑网络票都卖完了,线路、价格、班次都通畅了。”
张志毅笑着说:“那时候,上行李很重要。首先,你必须移动一个大梯子,人们爬上屋顶。车下的人一个个递上来,最后绑在一起。如果下雨下雪,行李就会受损。开门就更麻烦了。你必须先爬上车,拿钥匙从里面打开它。”现在,司机打开“肚皮”行李厢帮乘客收拾行李,门也是遥控锁着的。
记者在售票大厅看到,22个窗口排成一排,但很多人没有买票,而是拿走了。李瑞班在车站的班长陈炯说:“现在很多乘客都在网上买票,所以他们可以在上车前直接在窗口取票。所有窗口都有票,一大半是网购!搬到小红山后,网购车票可以直接刷卡进站,连车票都省了。”
车站售票员马莉早上6点到达工作地点,准备6点35分从车站开往遂宁的第一班车。“就我在3号门,每天有100多辆公交车。高峰时,6至8辆公交车同时办理登机手续。我会根据每班乘客人数和公交车的停靠位置进行现场调配。”玛丽想逐一确定班车到站还是出站,反复提醒乘客班车的停靠位置。一列火车重复几十次是很常见的。
“车站是我和家乡的纽带。”
“80年代我去南京读书,坐大巴回沭阳是6块1,这是我半个月的伙食费。大学四年,回家三次存钱。下班了,放假要在中门汽车站坐车。这条线的司机换过几次,成了朋友。听说车站要搬迁,我很难过。虽然在家里买了车,但还是愿意坐车回老家。整个过程速度快,非常舒服。”5月31日,从南京某国企退休的蔡新民来到了中门汽车站。几十年来,他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他的家乡在沭阳。“车站是我和家乡之间的纽带。每次来都很亲切。”
下午5点,端午节假期第一天的线路大部分发了。趁着余晖,陈炯和板里的姐妹们在车站广场的临时售票车前合影。“车站搬了,这车得退了。这是她的服务。最后一个小节日。”马丽和同事也在3号面前用手机合影,“13年了,我有感情。”
已有46年历史的南京中门汽车站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即将投入运营的小红山汽车总站拥有现代化的车站设施。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出租车、公交车都可以在200米内互换,让普通人出行更加方便。
记者卢伟
1.《南京中央门车站 南京中央门车站本月搬迁至小红山新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京中央门车站 南京中央门车站本月搬迁至小红山新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9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