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生活在这个城市,我们脚下可能到处都是成千上万的古墓。汉代长沙王陵群是中国汉代诸侯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园。汉代长沙王陵遗址已被列入代表中华文明的150大遗址名单。汉代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于今年内开工,十三五期间完成。
战国时期长沙北部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150多个古墓
▲考古遗址。都是长沙晚报记者黄奇青拍的
据工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孙明介绍,2017年2月,为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市北部开福区的一处工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在调查中发现了一批古墓和水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7年2月起,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系统的考古调查和探索,截至目前,已发现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墓葬150余座,少量古井和一处建筑基地遗址,发掘墓葬100余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这100座墓葬经历了战国末期、西汉、东汉、南朝、隋唐、明清。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墓葬60座,均为带有竖孔的中小型矩形坑。墓室是直墙平底。随葬品以青铜陶礼器为主,以鼎、盒、壶组合最为常见。有的墓埋有青铜剑、铜镜、琉璃墙、泥“影”等。墓葬年代主要在西汉,部分墓葬的年代可能早在战国晚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葬有10余座,包括长方形土坑墓和砖室墓。墓葬规模较小,部分墓葬中有少量鲍彤开元时期的青瓷碗、青瓷壶和铜钱。明清时期的墓葬有20多座,都是狭长的小竖孔,沿南北方向并排分布。一些墓葬的底部还残留着几口棺材,随葬品也很少。
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地已发现六组墓葬,均为带有竖孔的长沙形坑。坟墓是两个一组排列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应该埋在夫妻不同的洞里。随葬品大部分放在墓底侧,部分墓放在头部龛位。这些墓葬的发现和发掘,对于我们研究长沙的发展历史和古代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可能到处都有古墓
柳城桥社区居民住宅的天井是一座楚墓
2000年初,由湖南省、长沙市考古学家撰写、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主持的《长沙楚墓》一书,曾震惊中国考古界。长沙是楚国南部重要的都城,是通往南海的门户。长沙楚墓记录了长沙出土的2048座楚墓,可谓是出土时间最长、数量最多,自然成为楚文化的“标尺”。
17年后,历时13年,由高主持的长沙汉墓编纂完成,记载长沙汉墓约2000座。只是在这本卷帙浩繁的书完成的时候,这位前高级馆长已经成了一个可以拄着拐杖旅行的“高老头”。从事考古工作一辈子,长辈们最关心的还是长沙那些还埋在地下的古人和文物。
“从马王堆到杨家山,从王城坡到天马山,长沙市有26座地下古墓!”的确,那些为市民所熟知的地名埋葬了市民们从未听说过的王子和王侯。除了少数被挖掘和出土,更多的被考古学家变成了古墓编号。
“这个项目是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涉及长沙1952年以来的几千座汉墓。省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前发现的墓葬约1900座,长沙博物馆和长沙考古研究所负责收藏1980年以后新发现的墓葬数百座,共计2000多座。”
参与整理长沙汉墓的长沙考古研究所所长何说,汉代长沙的中心在现在的武夷广场,大致范围是南面的解放路,北面是靠近少年宫门口的中山路,东面是蔡锷路,当时是湘江东岸的西墙。“这是一个离方圆大约500到600米的小镇。古代称之为‘临湘城’。这样的面积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大。在众多诸侯国中,长沙只是一个贫穷弱小的国家。”
古人选择埋葬地点,更喜欢风水好的山丘。河西不用说岳麓山、天马山、桃花岭还保留着一些山的风貌和地名,而河东除了沿河有一条狭长的冲积平原外,原有地貌多为丘陵,“皆宜葬山”。
清末民初以前,长沙河东南北方向的山脉主要是柳城桥和天心阁,被称为“龙符山”;东西走向包括小武门、清水塘、袁家岭、五里派、柳城桥、黄泥横、窑岭、杨家山、天心阁、知子岭、长岭、左家塘、阿米岭。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城市的扩张,这些山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山上的汉墓也在建设过程中陆续被发现和发掘。可以说,当时除了市中心(现在的武夷广场)之外,没有汉墓,楚墓和汉墓可以在曾经的主要山脉和今天的长沙山脚下随处可见。
6月7日,记者在柳城桥小区一户人家家里看到,他家的天井是一座楚墓。“文物部门的人会定期检查。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古人的墓地里,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感觉很自然。”这位居民告诉记者,他曾听文物部门的人说,这座楚墓应该埋葬一位大官员,但没有人能在挖掘前告诉他是谁。
每个坟墓都是一个谜
有无穷无尽的故事要讲
在数以千计的汉墓中,规格最高的无疑是长沙王皇后陵园。无独有偶,长沙发现的26座王陵都位于河西,分布在湘江沿岸的低山丘陵上,与当时的都城临湘市相隔。
“可能是长沙王更早被南方选中,然后慢慢逼近北方,形成了一个由南向北的陵墓。”然而,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解释。古人把人的死叫做“归西”。"古人会选择居住地西侧作为墓地区吗?"当然这只能是猜测,为什么26个长沙王陵都在河西,也只是个谜。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开国功臣吴锐为长沙王,长沙在汉朝延续了200多年。
《汉代长沙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的作者何指出,汉代的都城长沙位于临湘(今长沙),辖整个湘黔赣桂粤等省,是达汗帝国的前七个诸侯国之一。于是长沙从一个一般的地方政权一跃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王国,作为一个国家行政区的中心,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汉长沙被十三代十四王统治了二百多年。其中,吴的长沙国历有5代5王,刘的长沙国历有8代9王,马王堆二号汉墓主人李沧为长沙丞相,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辛追为李沧夫人,贾谊为长沙王吴第五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先后发现了7座汉墓和长沙王墓。新世纪以来,长沙市文物部门共调查发现19座大型汉墓。目前在汉代长沙发现的墓葬有26座,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从南面岳麓区天马山到北面望城区玫瑰园的低山丘陵地带。它们可分为四个区域,即南面以岳麓区东山、北金城遗址为起点的孤山区,北面以望城区玫瑰园为起点,西面以王鸥路为起点,东面以阴山路为起点,汉代墓葬15座,城址1座。望城区代公庙区有2座王陵;岳麓区仙家湖地区有5座王陵;天马山地区有4座王陵,分布在天马山、凤凰山和牛头岭。在上述汉代长沙墓葬遗存中,尚有24座墓葬和1个城址。
有人要问,吴和刘,姓长沙的王,加起来只有14个。为什么有26座坟墓?他徐红说,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国王都有一个皇后,“而皇后的墓地不比国王的墓地少,这可能与汉代的厚葬文化有关。”同时也说明汉代女性的地位很高。
每个坟墓都是一个有着无尽故事的谜。6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仙家湖西侧的渔阳皇后墓。现在,空废弃的墓中心只剩下一个超大的土墓坑。
长沙豆壁山皇家墓葬出土玉器。
这座墓是五座出土墓中保存最好的。1993年,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2000余件。据文物考证,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武皇后长沙,很可能是嫁给长沙的一个西汉皇帝的妹妹,所以又叫渔阳公主墓。“谁是女王?是谁的公主,史书上没有字。”
当年拆土的时候,渔阳墓的完整画卷曾经让考古学家大吃一惊。“倾葬”是西汉时期的一种葬法,专属于帝王将相的墓葬,在汉代最为常见。"根据埋葬方式确定她是公主."
现在用来做拼图的方木都堆在渔阳墓旁边的仓库里。每个底座摆放整齐,两千年前的木头一点都没有变质。
盗墓者先来了,棺材盖板上有三个洞。揭开盖板,渔阳墓内部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套房,有门、有客厅、有卧室、有厢房,堪称“宜居墓”。大门前甚至还有两个长着鹿角的傀儡人,张开双臂,生怕自己会成为古墓的守卫。
在几个分隔的坟墓里有许多陪葬品。还有各种婚纱、梳子镊子、乐器,甚至休闲棋盘、骰子,上面刻着“酒”。
长沙豆壁山皇家陵墓发掘现场。
陪同记者的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位于望城区代公庙村的凤鹏岭汉墓没有渔阳公主墓幸运。2008年发掘该墓时,只保存了几十件随葬品。离这里不远。2006年,丰彭陵张皇后墓出土了19块金饼和一件金玉袄。虽然损坏严重,但可以看到玉片之间用金线连接,玉片下面粘着一层很薄的云母片。
此外,发掘的墓葬包括1974年发掘的仙家湖豆壁山王陵和1978年发掘的向壁嘴一号墓。去年,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名为《失落的坟墓》,专门披露了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发掘的凤鹏岭汉墓的故事。
长沙王国与汉墓
“对扩大长沙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高表示,长沙王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提升城市品质、凝聚城市实力、扩大名城影响力、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长沙王陵将对提高长沙文化遗产旅游产业质量,打造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积极作用。
“这是继陕西汉唐陵、洛阳东汉陵、北京明清陵之后中国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引起了学术界和国家文物局的极大关注。”高指出,正如长沙楚墓改写了楚文化的历史一样,长沙汉墓和汉墓的发掘必将改变汉文化的历史。
据报道,全国范围内,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已发现并发掘出数座(后)王侯墓,“但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完整性来看,都远不如长沙”。何徐红认为,长沙王陵为研究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达汗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就长沙而言,虽然有部分墓葬被盗,但长沙王陵仍然是最丰富的考古遗存,这对于探索长沙的历史地理,理清汉代长沙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面貌十分重要。
面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一些市民“不敢看陵墓”。长沙王越公园于1993年开放。因为公园内的狮子山、迷山、象鼻口是西汉长沙王侯王侯的陵墓,而吴珠墓的墓葬制度采用的是贵族级别最高的“黄场倾”,确实很有王者风范,所以在2003年更名为王陵公园。2015年2月10日,王陵公园更名为惠月月公园。据说这种变化是因为“很多市民说王陵公园不太好听,总有一些奇怪的感觉!”
显然,26座墓葬是古人留给长沙的巨大遗产,“对长沙的扩张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建立了汉长沙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部门据此拟定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贺认为,汉长沙王陵研究的基本任务有三:使汉长沙王陵研究成为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设立陵墓考古工作站和研究所,力争通过钻探查明陵墓的睡堂、临堂、陵庙、神道、葬坑、城墙和陪葬墓的遗迹,全面理清陵墓的文化面貌;尝试对两三座有代表性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逐步将长沙王国和汉代墓葬研究建成一个优秀的研究机构,以促进墓葬的保护和利用。
众所周知,26座墓葬是长沙独特的财富,但如何让这一财富进入现代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谈到如何保护这样一个重要的大型遗址时,高和何徐宏都认为可以采用一种创新的模式,即设立“汉长沙王陵保护特区”,全面负责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特别强调汉长沙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特区应该具备基层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双重属性,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特区范围可设在南面岳麓区北金城遗址、北面东山陵、望城区玫瑰园、东面湘江、西面金星路一带,约12平方公里。”
用户评论:
长沙陵概述
发掘长沙陵:
豆瓣山皇后墓,唐代被盗;
相壁嘴一号墓,盗窟内有唐代青瓷灯具和铁器;
王城坡渔阳皇后墓在唐、东汉时期被盗;
丰彭岭张皇后墓,内棺发现一颗两趾骨的门牙和金玉衣碎片;
隋唐贼洞凤盘岭一号墓有青瓷碎片。
未开发的长沙陵:
天马山一号从08年底到09年初被盗;
天马山2号从2008年底到2009、2011、2012年初多次被盗;
天马山三号,可能是一号和二号的墓葬;
扇形山汉墓,发掘出一个藏陶俑的坑;狮子山汉墓;
韩东山墓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被盗;
庙坡山汉墓2008年底至2009年初及2012年被盗;
马坡山汉墓;
郭家山汉墓;
枞树拱汉墓2008年底至2009年初被盗;
长沙王茜狮拱一号汉墓12月29日盗墓案出地;
狮拱二号汉墓,涉及12月29日盗墓案;
狮拱三号汉墓2008年底至2009年初被盗;
狮拱四号汉墓可能是三号墓路,也可能是外藏坑;
李叔嘴汉墓;
长沙王银桃花岭汉墓12月29日出地;
蜈蚣的汉墓。
来源|长沙晚报记者范亚祥任博
1.《长沙汉王陵 长沙城地下古墓纵横,汉代王陵就有26座!网友:情不自禁抄起洛阳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沙汉王陵 长沙城地下古墓纵横,汉代王陵就有26座!网友:情不自禁抄起洛阳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