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皇帝怎么培养?我们只是看看同治和光绪两位小皇帝的学习和成长。
同治和光绪都是“早年修行”,也就是早年继位为帝。同治5岁即位,光绪4岁入宫。他们是血亲表兄弟,但父亲是咸丰,母亲是慈安和慈禧太后。
虽然落后15年,但教育模式基本相同。慈禧并没有区别对待他们的教育。她想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好皇帝。
到清末,大清帝国已经存在了200多年。如何教育太子,培养皇帝,早已形成了一套固定而严格的模式和方法,顺治年间康熙雍正乾隆逐步探索。
01
成为帝国皇帝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语文及相关的儒家经典,需要学习四书五经,经典和历史的子集,还要反对诗、文、画。康熙雍正乾隆是中国文化学大师,尤其是雍正,写诗写画水平堪称高。
其次是满蒙。他们必须学习自己的母语,掌握重要政治盟友蒙古的语言。第三种是体育课。作为一个习俗之外的武术国家,你必须能够骑马、射箭、摔跤和打猎。
三个内容都有专门的老师教授,教语文的都成了地位最高的大师,可以坐着讲课;教满蒙的叫内安达,只能站着上课;教体育功夫的叫“外精”。
这些内容在清朝200年的教育中得到检验,可以算是传统。在同治和光绪都是必修课。
但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这些内容就过分了。当然,更难的是紧凑繁重的学习日程。
02
他们的日程都是这样的:
早上大家一起来的时候,小皇帝应该先跟着两位太后听政治,召集大臣,马上到书房里学习。先拉弓锻炼臂力,再学蒙古语满语,然后看语文书,跟着师傅学,或者讨论评论;得学会传饭。八岁以前,皇帝年轻的时候,晚饭后可以休息,但是八岁以后,就要继续读书了。
一天的时间循环往复。更可怕的是,没有周六周日,一年只有屈指可数的休息时间——生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其他时间,不分夏冬,一年四季都没有休息。
这么重的学习任务对小皇帝来说真的很辛苦。是孩子般浪漫的时候了,但是他们每天都要被关在书房里和一堆老人一起学习。
03
教皇帝读书的老人都是国宝、学术权威、道德楷模、政治领袖,被称为“皇帝的神仙阶层”。
我们来看看同治皇帝仙班,因为他在洪德殿读书,故名“洪德殿皇帝仙班”。
大师:李洪钊、沃仁、徐彤、翁同龢。
安达:乌市回步,艾润,广寿,一清。
附读:易翔,易迅
王子关怀:快乐
同治皇帝的大师们真的是国宝,都是知名的大学专家。你可能熟悉沃恩。他曾说:“立国之道,重礼轻权;根本的图景在于人心,而不是技巧。”。这是中学历史书上顽固派的名言。好像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但是人物立体。保守主义只是沃恩的一个方面。他当时的号召力极强。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来赞美他:“指责我之后,我不讲孔孟之道,我是真诚的,真诚的,但是这四个字;在现在的朝代,我们应该走在唐璐儒学的前面,等待其他的东西。简而言之,评价就是高时相。
但他虽然学识好,道德高,却没有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填鸭式教学,让小皇帝死记硬背那些圣贤。沃仁是弘德堂的主人,他安排了同治皇帝的书房。他的教育目的是严于一词,坚持一国君主的行为应该是官员的楷模,于是他以宇宙中做人最严格的楷模要求同治小皇帝。
根据翁同龢的日记,沃仁讲课既生涩,同治根本不听。上课跟我玩,讲个笑话做个鬼脸,沃仁就会大叫。比如有一次,两宫太后要去参观国王的花园,看着皇帝努力学习,就说带他们一起去玩。沃仁立即起了劝阻作用,以圣学为主,要求立即停止,这让太后和皇上都不高兴。
这么严格,小皇帝一瞬间都喘不过气来,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学习主动性不高。学校也发生了骚乱。上课的时候,小皇帝真的很无聊,想请假出去走走。李洪佐大师不同意。同治气得把书扔在地上。李鸿藻不是吃素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坚持让同治把书捡起来放在桌子上。两个人坚持了很久,最后还是让步,拿起了书。
从此小皇帝再也不喜欢读书了。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皇帝上课时不是笑个不停就是很累,要把书都看完是极其困难的。语文作文往往写不完,他的诗也不好,这让他的主人很无奈。
慈禧提出了最低要求,所以她至少要学会读书,不然以后看不懂奏章。她告诉师父“以后每一个字都要考虑,重要的是看折”。看王座,似乎他们的要求越来越低了。
然而同治皇帝却没有达到这样低的要求。他经常把“皇帝”这个词读错为“屁”。
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这个词?恐怕不行。是对他逆反心理的反应。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胆小的皇帝。虽然四五岁就当了皇帝,但是没有实权。有两个妈妈在他后面点头,一个叔叔在他前面。虽然他有皇帝的名字,但他根本没有任何权力。
这是同治皇帝的学习情况。有人说他是清朝最不喜欢学,学的最差的皇帝。如果学生很差,他们不得不责怪老师。沃仁专制、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同治越来越厌学,越来越任性。
最后,他的任性让他当了两年皇帝后死去。
04
相比之下,在同样的教育制度下,光绪皇帝被培养成了一个好孩子。
先看光绪皇帝的《仙班》。他在玉清宫读书,所以他称他的主人为“玉清宫皇帝仙班”。
玉清宫第十贤班
主持人:翁同龢、夏同善、孙家鼐、孙嘉祥、孙艺静
安达:伯颜诺模湖、京寿、钟松、宋寿
太子关怀:、、易
翁同龢再次出现在光绪的神仙班。两位后妃对他的感觉都很好,总是问他问题。翁大师解释得生动而简单,于是把光绪皇帝的教育权给了翁同龢。
翁同龢对光绪很用心,备考很认真,讲解很好,成了他的导师和父亲。
其实总体来说,光绪皇帝仙班的军衔不如同治。除了翁同龢,其他几个人都不算大学者,也不算学术权威。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那么死板,而是会根据光绪皇帝的特点做一些调整。
比如孙嘉翔,很聪明。他经常给光绪讲一些小故事,把教导尊严、治国理政、帝王大臣的原则融入故事中。小皇帝听得很热情,很爱学习。
孙嘉祥的家乡是宁波,是全国首批地区之一,思想很开放。他经常给皇帝讲外国人的事。有一次,孙嘉祥说外国人不用筷子吃饭。小皇帝好奇地说:“真的吗?他们用什么?”孙嘉祥说:“用手吃吧,可能是印度人吧。光绪很好奇,吃的时候用手一抓。太后说他为什么用手,小皇帝说:“孙老爷说的”。这吓坏了孙嘉翔,“没办法”。
虽然师生关系普遍处得不错,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比如有一次,这些老大师发明了一个“自省录”,其实就是一个课堂日志,记录皇帝在书房的表现,方便太后查看。说白了,这是学校老师告诉家长的。
如果你说我有错,为什么不当面告诉我,纠正我?为什么要起诉父母?我又是个宝宝了,两位皇后都知道,所以很棒。
光绪皇帝对此十分反感,对他的书房大吵大闹,对他的主人破口大骂,把茶杯和茶具摔得满地都是,坚持说有内省就不在书房里学习。
哇,这个行为太棒了。是学生对威权教育的一种反抗。本来书房没有这种自省录音系统,现在师傅说会有,学生皇帝就抵制了。幸运的是,这个“教师不朽班”没有前一个那么难。如果李洪佐和沃仁在,就要坚持到底,维护老师的尊严。但翁同龢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记录反省,集体向光绪道歉,要求他回来上课。为了缓和关系,孙家鼐还给了皇帝一个指南针玩。
所以,为了让皇帝好好学习,有兴趣地学习,这位大师没有使用以前的“严格”和霸道的教学,而是动了很大的脑筋,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
另外光绪皇帝也爱读书,所以教育效果不错。
05
光绪皇帝爱读书、爱学习的程度远远超过同治皇帝,甚至慈禧也说他真的爱读书。随着光绪的成长,他不仅读了过去的故事,还读了许多关于西方的书,甚至自己也学了英语。
从此,光绪虽然爱读书,个人修养很高,但也不能说他的科举教育是成功的。何和同治皇帝在教育内容上基本相同,在教育方法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
带着“什么都不学”的规则,我在亲政府的时候做了很多可笑的事情;但光绪虽然爱读书,品行端正,但治国无方。
时代在变,但教育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现在的教育比当时的同治、光绪能说好多少?
1.《谙达 晚清帝国如何培养皇帝,同治和光绪的表现为何差距那么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谙达 晚清帝国如何培养皇帝,同治和光绪的表现为何差距那么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9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