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精神”的由来及内涵
六十二年前,交通大学成千上万的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Xi,把青春献给西部的国家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
2017年11月,从交大西迁的15位老同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经过西北多年的奋斗,我们形成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发扬传统、艰苦奋斗’的‘西进精神’。并在一代代师生中传承和发扬。”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作出重要批示:“向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希望Xi交通大学的师生们继承“西进精神”,为西部开发和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初,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觉得千千老百姓最伟大,幸福在挣扎。”
62年来,西迁的交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立了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史诗般的事迹筑起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顾全大局”的精神
这是交大校园西移后的一角(数据照片)
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东方麻省理工学院”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上海迁到古城Xi,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黄土地。这次学校搬迁不仅是空之间的转移,更体现了爱党报国的使命和为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带着包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爱情,哪里就有家。”"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创业."……回顾交大西迁之旅,西迁群体的爱国热情似乎就在眼前。
195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交大从上海迁到Xi安。交大西迁是国家调整新中国产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要举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1955年5月25日,时任交大校长的彭康宣布决定西迁师生。
当交通大学西迁时,彭康进入了命运之年,但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他完成了西迁的使命。他在表达对迁校问题的看法时,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我们的多学科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应该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出发,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三言两语,道出了这位关心国家发展,办教育为民的老校长的真情实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郑重承诺:“要扎根西北,我愿意尽我所能办好Xi交通大学。"
这种爱国情怀体现在广大教职工身上,留下了许多教育后代的生动故事。
秦岭密布白云,关中平原真的很富饶。
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城镇是现在;
交大西迁任务重,Xi安建校热情高。
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入高潮。
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陈站在交通大学东门外眺望秦岭,写下了这首《关于上学的思考》。今年,他和妻子带着四个孩子和交通大学的老师乘坐第一趟专列从上海来到Xi。临走前,他把上海的两套房产交给了上海房管局。“既然你去Xi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担心房子。钱是你之外的东西,不值得担心。“38岁,是交大西迁最年轻的教授。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林先生上学时57岁。他拒绝了周恩来总理的考虑,因为他年纪大了,他的妻子需要卧床养病,所以她不必去Xi安照顾他,独自去了Xi安。他感人的事迹在Xi交通大学师生中口碑相传,至今备受赞誉。在他的激励和推动下,他所在系的大多数老师都搬到了Xi安。
老人蹲着瞄准千里;烈士暮年充满勇气。就这样,年近六十的钟兆林不辞辛劳,亲力亲为,帮助Xi交通大学电气系统在荒无人烟的黄土地上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规模庞大、设备日益完善的高校电气系统。
西迁前后,以钟兆林、陈大燮为代表的一批党外代表明确拥护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颂歌。
钟兆林教授发言:“世界的兴衰是每个丈夫的责任,也是支持西北地区每个老师的责任。”陈大燮教授斩钉截铁地说:“搬到Xi安,是政府的决定,也是祖国的召唤,对国家工业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响应这一呼吁。”赵福信教授坚强而充满激情:“我50多岁还年轻,西北有很多事要做!"
和上面的教授一样,也有一批民主党派的代表,把党和国家的需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带上家人,来到当时还比较困难的Xi安,立志为祖国的西北建设做出贡献。
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现出与党团结一致的高尚情操,共同创造了史诗般的“西迁精神”,这是“顾全大局”的精神写照,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西部建设无私奉献的辉煌胜利。
“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
1959年西移后的交大校园(数据照片)
向西,很远。在西迁的过程中,最感动的是交大人在搬迁建校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以及努力奋斗、克服一切困难的精力。
时至今日,83岁的潘济教授还能清晰地记得交大老一代人带着憧憬和希望在西进的列车上载歌载舞、意气风发的情景。“60多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吸引了我。为国家建设奋斗的是火热的生活,是开拓、创造、创新带来的快乐。”
回到62年前,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交通大学的师生们怀着“进军科学,建设西北”的远大志向和豪情,从黄浦江上的上海奔赴古都Xi安,昂扬斗志,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其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讲师、助教、管理人员、技师、厨师、理发师、花匠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还有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
“长安好/建设是要扶持的/十万运动员,湖海/吴昊软语满街/为什么记得江南!”这首1957年创作的《忆江南》,表达了无数西迁交大人的心声。这首诗的作者是西迁名医沈。他66岁时来到Xi新安新学校的小诊所为师生服务了八年。
“我已经在Xi交通大学工作了61年。回想起搬来学校的经历,还是热血沸腾。那时,每个人都有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的繁荣而拼命奋斗的精神。”西迁教师、中国工程院第一院士谢幼柏回忆说。
当时,Xi的条件非常困难:道路不平,灯光不明,电话不通,水很紧。开学的时候,兔子在校园的草丛里跑来跑去,甚至半夜还能听到狼的嚎叫。冬天教室只用小火炉加热,洗脸的水带到工地...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学校后勤事务总经理任梦麟率先承担了新学校的建设任务。为了保证交大顺利西迁,交大工作组和他带领的工地人员必须在一年内完成11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当时参与施工的工人多达2500人。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晚上加班,春节只休息三天,到了第四天照常开工。
据当时参与施工的基建部门负责人王介绍,“那年冬天特别冷,经常下雪下雪,地上全是雪,气温低到零下15℃。施工队的同志住在工棚里,和工人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同甘共苦,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埋怨。每个人从来不考虑个人。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完成迁校任务,支援西北。”
“放弃个人生活优厚待遇的教授先生们是英雄,默默为交大搬迁出力的建设者们更是英雄。”搬到学校时还年轻的陆烈英教授说。
“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
大学之道在于培养人才。“西进”精神最可贵的是首先体现在全体教职员工身上的那种兢兢业业、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1956年,刚到Xi的老师们下了火车后正忙着准备开学。9月下旬,新学期正式开始,但一切都井井有条。“这就是焦大人的品质。开学一天没有因为搬去学校而耽误。没有因为搬到学校而少了课程,也没有因为搬到学校而耽误了原来的教学和实验计划。这是那个时代的奇迹。”陈廷宽教授自豪地说。
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班级比大的教学理念,都高度体现了交大西迁对工作的热爱,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热情和期待。
作为搬来学校的领导之一,热能工程先驱陈大燮抛弃了上海优越的居住环境,卖掉了自己在上海的房产。他毫不犹豫地和妻子一起去了Xi参加学校的建设工作。1957年,在Xi安的部分新生入学仪式上,陈大燮说:“我是交大教务长,包括上海和Xi安,但我首先要给Xi安的部分学生上好课。”话,坚定了大家投身西北的决心。
数学家张虹早年留学日本,转学时是交大副教务长。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理解迁校问题。他曾说:“西北是祖国强大的工业基地,急需一所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学校为她服务。所以要争取交大西迁,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支持西北建设的号召后,他毅然带着病弱的妻子和女儿在Xi安率先创业,日以继夜、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紧张而艰巨的学校建设工作。面对讲师严重短缺,多年来忙于行政工作,离开了讲台。他再次拿起教鞭,讲授高等数学,在教学第一线奋力拼搏。
被学校授予“终身教授”的赵福信,也在1956年随学校西迁,在Xi安扎根43年。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近70年,为交通大学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建立“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的教学传统,为编写中国大学物理教材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傅景昌回忆,赵老师教的“没有书,没有文稿,只有讲义,一边讲个没完,一边板书,就写两块黑板,就是听到铃声,几乎每节课。它如此精确,以至于控制了教学的时间。”同时,赵先生与著名物理教授邱、、合作,进行基础物理课程的设计、教学和实验改革,为建立交通大学的老传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第一批西迁人群的感染和影响,越来越多的焦大人踏着祖先的足迹,脚步铿锵,声音洪亮。
Xi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蒋壮德回忆起西迁的教授们的辛苦。他感叹,现在还历历在目。“我的导师赵卓贤教授指示我从几何测量开始科研。当时他生病了,坚持要认真修改我的论文;已故的曲亮生院士冬天在家点了火炉,让我在一个雪夜回家很久讨论动态数据处理……”
“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要继承西迁精神,也就是要继承这些老师的精神力量和无私奉献。我们常说,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把Xi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些都是我们接过接力棒,为之奋斗的动力。”江壮德亲切地说道。
84岁的Xi交通大学退休教师胡乃赛(音译)认为,交大西迁最珍贵的是一群有着伟大思想和爱心的人搬进来了。他们不仅在西迁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我们学术道路的标杆。
传承师德,促进西迁,虽然胡乃赛1994年退休,但她依然每天去校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给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出谋划策。
关晓红,电信学院院长,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留学回国。面对母校和许多东方大学伸出的橄榄枝,他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还比较落后的Xi交通大学,从事系统工程理论和应用研究。
“我工作的系统工程学院的领导和老教师,大部分都已经西迁了。胡宝生、万等老教授严谨勤奋的学术态度对我影响很深。”关晓红说,“西进精神”首先是顾全大局,选择回来也是受老先生们的感染。
“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Xi交通大学走上了一条求真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新时期,Xi交通大学以“西迁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为导向,创造和升华新的实践内容。
十八大以来,Xi交通大学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模式。
2014年,Xi交通大学正式启动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在西安新区枫溪新城渭河岸边,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数百台塔吊和近万名建设者正在建设中国西部创新港科技。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将成为世界级的科技中心,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平台,全国第一所没有“墙”的大学。Xi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认为,这将是交通大学搬迁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联合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是xi交通大学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Xi交通大学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在大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积极探索。”
同年,Xi交通大学还启动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收到英国、法国、意大利等40多所大学及国内周边国家的回应。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Xi交通大学入选世界36所甲级建设高校。同时,机械、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筑学科。
2018年1月,在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Xi交通大学主办的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Xi交通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排名第二。
围绕“双一流”、“创新港”建设的这一系列改革也初见成效。
继今年之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经济学和商科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增加到14个,材料科学最近也进入世界前1‰,学校前1‰的学科数量增加到2个(工程和材料科学)。
在上海软科学公布的“中国最佳学科排名”中,Xi交通大学在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和力学等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学科数量排名第五。
如今,Xi交通大学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和智力库,也是西部地区领先的科教高地。这一切都离不开浩浩荡荡的西迁,也离不开Xi交通大学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大力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让“西迁精神”永放光芒,已成为Xi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发扬传统,艰苦奋斗”的16字“西迁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交大百年的血液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会永存,永存。
1.《屈梁生 【学习专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屈梁生 【学习专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9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