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企业价值的内涵,阐述了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和形成机制,为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指标构建的原则,从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保障、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企业价值实现的风险和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具体的指标,并介绍了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因子分析法。最后,以家电行业企业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新的指标体系。 并对最终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新的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最后,本文给出了提升企业价值的一些建议,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平衡企业利益的机制。在确立最终的管理目标时,要考虑到所有利益集团的利益,不能只强调一个集团的利益而忽视其他集团的利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理论上来说,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加可以折衷所有利益集团的目标,因为只有企业创造价值,这构成了所有利益集团分享利益的基础,所有利益集团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所以企业管理进步的方式在于不断创造价值,企业的存在就是创造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价值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为目标。在公司管理和财务管理活动中遵循价值理念,积极探索价值创造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德国西门子、可口可乐、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知名企业都是价值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目标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演变,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可见,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财务管理目标都与价值管理相吻合,强调价值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之一,并不遵循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也不反映企业价值信息和创造价值的能力。财务分析作为一种实用的财务管理手段,应该为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因此,建立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的变化,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分析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工业大发展的产物。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财务分析最初应用于银行业领域,主要是银行对贷款企业偿付能力的分析。后来财务分析从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到为投资者服务,投资者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来做出投资决策。后来随着公司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的管理者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开始从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的融资、经营、投资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随着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人们逐渐发现单个财务指标只能揭示企业信息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财务分析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其中,Wall评分法、杜邦分析法、Palip财务分析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与单一指标分析相比,这些方法可以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帮助财务分析师和企业管理者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虽然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丰富,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指标体系真正关注企业价值的信息,也没有从企业价值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鉴于价值管理理念的盛行,需要新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支撑,建立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财务分析理论。
2.实践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的兴衰和更替变得越来越重要
频繁。曾被誉为“国企改革红旗”、“全国商业批发业老大”的郑州柏文股份有限公司,几乎一夜之间没落了。去年公司报告也显示每股盈利0.448元,第二年是在国内。股市创下每股净亏损2.54元的纪录;只用了两年就创造了3500万元的净利润。经过五年的扩张,年发展速度500%的巨人集团并没有走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反而让公司破产;山东朱三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同年,“朱三口服液”单品销量达1.25亿元;次年跃升至23亿元,第三年达到惊人的80亿元,三年上缴利税18亿元。但直到1998年,企业才开始全面亏损,三家公司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然而,由于欠下巨额贷款,他们的申请最终没有获得批准。“三株”也迅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有无数种。从这些企业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这些企业无疑是好的,甚至是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企业”。为什么这些看似优质的企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迅速倒闭?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完全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数据为基础,侧重于从会计利润的角度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固有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有些企业的报表数据很漂亮,但实际支付能力很差。一些企业甚至利用权责发生制的缺陷调整报告数据,粉饰财务报表,对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严重误导。基于企业价值理论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弥补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缺陷,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开始运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杜邦公司于1919年创建了杜邦财务分析系统。该系统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将其分解为总资产收益率和股权乘数的乘积,再进一步层层分解总资产收益率和股权乘数,最终得到一个能够反映企业销售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资产周转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
。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指标之间的递进关系和内在联系,这是许多后续财务分析体系的雏形,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利普补充了杜邦的财务分析体系,形成了帕利普的财务分析体系。它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多元化指标联系起来,形成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其中可持续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
1928年,美国的亚历山大·沃尔在其著作《财务报表比率分析》和《信用晴雨表研究》中提出了沃尔评分法。他选择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自有资本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七个指标,分别赋予了一定的权重。然后将实际比例与标准比例进行比较,确定各个指标的得分。最后,将各指标的得分和权重的乘积相加,得到总分,根据总分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数越高,企业财务状况越好。
中国学者对财务分析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研究之初,他们都对国外的财务分析理论、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张先治于1995年出版的《财务分析》被认为是中国较早全面系统的财务分析著作。此后,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但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现有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上。
杨宗昌和赵红在2003年指出,利润指标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利润操纵的可能存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一些弊端。笔者提出将系统中的净利润转化为净经营现金流量,并通过“银广夏”案例的对比分析,重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胡雯文、金世荣、王超2004年研究后认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三大缺陷:基本局限于财务后分析和预测。事件控制功能较弱,不利于计划、控制和决策。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不用于分析,不利于加强内部控制。没有按照成本行为反映成本信息,不利于成本控制。笔者认为,每股收益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特征和盈利能力。笔者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通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之间的等式关系,构建了一个基于杜邦系统思想的新的财务分析体系。刘正军和吴永兰在2006年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绩效评价最基本的指标,这两个新指标应该加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赖红2011年学习后认为,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以下不足:按总资产净利率计算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经营活动的损益和金融活动的损益没有区别。计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没有区别。作者是杜
状态财务分析的核心方程是: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净资产利润率+×财务杠杆净额。
对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从上述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虽然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仍处于主流地位,但其局限性随着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的变化而逐渐增加。随着价值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在财务分析领域,企业价值逐渐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新热点。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更多的是一个大概的思路,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1.《财务指标体系 国内外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财务指标体系 国内外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1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