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6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帮助如此多的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在2015年提交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满意答案后,又一次雄心勃勃的减贫冲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减贫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立足国情,积极探索进取,将实施全球减贫目标与自身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开辟了全球减贫治理的新境界。

中国的减贫表现改变了全球贫困格局

1990年,世界上超过19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的标准线以下,2015年降至7.3亿人。全球贫困状况大幅改善,贫困率从36%下降到10%。同期,中国贫困率从66.2%下降到0.7%,极端贫困人口从7.5亿下降到960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国家。

很难取得这样的减贫业绩。从1990年到2015年,世界总人口增加了20.6亿,其中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口增长占全球增长的3/4。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引发了食品、就业和教育等社会问题。同期,高收入国家的贫困率从0.6%上升到0.7%,美国从0.5%上升到1.2%。世界经历了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减贫成绩,从而改变了全球贫困格局。

1990年,世界上8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东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25年后,全球贫困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东亚和太平洋是减贫表现最好的区域,从1990年的11.2亿赤贫人口增加到2015年的5000万。南亚的减贫绩效排名第二,从1990年的5.4亿下降到2015年的约2亿。按减贫贡献从高到低排列的前三个区域是“东亚和太平洋”、“南亚”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中国是东亚减贫绩效的最大贡献者。中国极端贫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使得全球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15年,全球7.3亿极端贫困人口中有4.1亿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占极端贫困人口总数的56%。相关预测显示,到2030年,近90%的极端贫困人口将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坚持多维治理,建立全球减贫新模式

中国的多维贫困治理之旅始于改革开放,反贫困运动同时在两条主线上展开。一条线是扶贫,一条线是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对应着人民生活的三个状态,即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90年代,“奔小康”成为国人的流行语。此后,中国不断刷新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切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是小康社会的建设,使中国能够将减贫与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稳定扩大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衣食住行、建设和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联系起来。

小康社会的建设,像厚厚的黑土一样,孕育着长久的希望,中国的减贫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第一,经济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从2004年到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次连续增长”。营养不良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23.9%下降到2014年的10.6%左右;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从1990年的19.1%下降到2013年的1.37%。第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老农民保险”、“新农村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阶段。2018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亿。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全覆盖。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13亿多人。三是充分保障救济制度。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贫困人口救助、灾民救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制度框架,基本覆盖各类贫困人口。四是农村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降至50%以下,表明农村居民普遍进入小康生活水平。2012年降至39.3%,意味着农村居民生活达到了相对富裕的水平。目前,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已经处理了生活垃圾,近30%的农民已经处理了生活污水。自2000年以来,4.67亿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到2016年,47.7%的农民饮用了净化自来水。第五,保障教育和就业平等。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自2000年以来,小学男女生净入学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文盲率从2000年的6.7%下降到2014年的4.1%。

中国“差异化”的贫困治理模式

中国的贫困治理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在治理目标方面响应和执行联合国减贫协定,并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他们在治理模式上没有遵循主流,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独特的治理策略。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战胜贫困的根本保证。198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历任领导人坚持的原则。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省阜平县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要求也写入了政府指导扶贫管理的重要政策,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关于创新机制促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社会主义制度对贫困的天然杀伤力源于人们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以及他们参与财富分配的能力。消除贫困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往往是同一个命题,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是扶贫成功的关键。贫困治理的实践与理论演进相关。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国际援助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干预贫困控制的主要途径是用财政援助补充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种做法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导致发展中国家在1970年代经济增长放缓,贫困加剧。此后,新增长理论提出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技术进步的支持,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援助开始转向帮助穷人和提高教育水平。20世纪90年代,针对拉美债务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提出“华盛顿共识”,要求发展中国家限制政府权力,放开市场监管。“华盛顿共识”强调受援国必须得到一定条件的支持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并要求受援国进行相应的改革。与拉美国家不同,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改革开放以独立为基础,不接受西方所谓的“善治”。“华盛顿共识”在10年间摧毁了十几个经济体,但中国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风格。2004年,高盛高级顾问雷默将更适合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发展模式命名为“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台湾等问题上的立场是北京共识的重要内涵。

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本质特征。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注重农村地区的贫困控制。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金玉良言:“小康社会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的关心。这也是对农村地区贫困的治理。中国在治理主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强大的党员队伍,保证了扶贫治理方案的实施。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加强扶贫开发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一文中写道: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贫困农村致富的最重要保证。他指出,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村党组织。我国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让干部深入基层,体验贫困,参与扶贫。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基层党组织力量,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一秘。其他国家不可能派出大量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巩固扶贫管理的基层工作。

以人为本是中国反贫困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福祉感和收获感为目标,扶贫是“进行中”而不是“完成中”来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的联合欢迎宴会上,回顾了他在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插队的经历。他说:“我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我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让村民们饱餐一顿肉,经常吃肉。但是,这个愿望在当时很难实现。”正是这个简单的愿望,让扶贫不再是中国政府的日常任务,而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必须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相结合才能成功”。

1.《方茜 方茜: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开辟新境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茜 方茜: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开辟新境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5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