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原因是,历史上真正有名,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之后,基本就已经消声灭迹了!故没有参与救国!

杨家将是我们大家最熟知且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尤其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如雷贯耳,包括杨继业,穆桂英,杨六郎等人!可真实的杨家将其实并不是故事中所演义的那样!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在北宋亡国的时候,没有参与救国?

杨家将,第一代名将杨业!

杨业其实就是老令公杨继业的原型!

杨业,山西太原人,北汉麟州刺史杨信之子!公元950年,跟随刘崇鞍前马后!并赐名刘继业!公元968年,刘继元继位,杨业被任命为侍卫都虞候,率军抵御北宋!公元979年,北宋再次攻打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不敌,开城投降!可杨业却坚持不降,孤守待援!宋太宗赵光义知道后,特命北汉末帝刘继元前去说服,不久杨业投靠北宋,并改回原姓,杨!

投靠北宋的杨业被赵光义封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不久,又封为郑州防御使!

公元980年, 辽景宗发兵十万攻打雁门关,宋太宗委派大将潘美协助杨业阻击辽军,在两人的相互配合下,辽军大败,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被杀,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被俘!(这里有一个与演义不同的人物要还原一下,在演义中,潘美是杨家的大敌,而且杨家有几个人都是受到潘美的暗算!但历史中,潘美并不是这样,他反而和杨业合作的很好!)杨业在大败辽军之后,便名声大噪,以至于在辽军攻打北宋期间,只要看到杨业的将旗,他们都退避三舍!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杨业建立不朽的功勋后,与他同样镇守边疆的其他大将却对他表现出了不满,不但心里一直嫉妒杨业,还联名上奏太宗皇帝,参他居功自傲,佣兵自重!太宗当然知道杨业的为人,所以在收到奏折后,他立刻转发给了杨业,以表达自己对他的信任!

公元986年,宋太宗决意北伐,以收回旋外已久的燕云十六州!

此战,太宗委任潘美为西路主将,杨业为副将,曹彬为东路主将,王侁为监军 ,刘文裕为护军,统率十万大军向云州、 应州等地出发!

公元986年5月,在各路大军相互配合下,宋军势如破竹,一举收复了寰州、 朔州,云州、 应州四个州,并有继续扩大战果的趋势!可后来,在东路大军攻打涿州的时候,因为东路主将曹彬立功心切,最终没有考虑粮草的因素,结果导致辽军全力反击,大败!东路军失败以后,曹彬退守雄州,西路大军也受此影响退回了代州!

辽军在岐沟关之战大胜以后,将士士气高涨,辽太后觉得这是个难得战机,就在和大臣耶律汉宁商量后,决定发兵10万攻打宋军,以收回失去的,云,朔等四个州!宋太宗得报后,觉得再守云,朔,等四州以无济于事,便下令杨业,潘美,速派兵护送云,朔等四州的百姓返回 内地!期间,辽军以到达云州附近,监军王侁觉得,应该派兵与辽军对抗,可杨业认为,我军刚大败士气低落,而辽军刚大胜,士气高昂,此时与之正面对抗与我军不利,现在主要之任务是护送百姓撤离,而不是决战,我刚在前面看了,有一道口,适合伏击,只要我们利用好这地形,就能阻挡辽军,掩护百姓安全撤离!

此时王侁对杨业说道:将军难道是怕死吗?如果是这样,那将军“无敌”的称号怕是徒有虚名吧!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在王侁的无端羞辱下,杨业彻底被激怒了,他决定率军前去阻击辽军,而让王侁,潘美等人埋伏这道口,等把辽军引来再聚歼之,可杨业的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杨业到前方拼死击杀,好不容易把辽军引来的时候,王侁,潘美等人却因为等的时间太长,而认为杨业已阵亡,结果早早就跑了,这下本来还有希望的杨业,一下落入了辽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最终,杨业被俘!

杨业被俘以后,在辽军中一声不吭,最后,为了尽忠,他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阵亡的消息传到宋太宗那里以后,宋太宗很是生气,为此,他先将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免官、流放到 金州, 刘文裕免官、流放到 登州!接着,宋太宗又追赠杨业为 太尉、 大同军节度使,赐他的家人 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以表彰他的终烈!

杨家将,第二代名将杨延昭

杨业阵亡之后,留下了六个儿子(本来七个,次子在和他与辽军作战时,战死了)其中长子就是杨延昭(这里其实也有一个与演义里不同的事,要还原一下!杨延昭其实是杨业的长子,而不是六子,那为什么会叫杨六郎呢!这主要是辽军给他起的,据说,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杨延昭,出生于958年,从小杨业就告诉人家,说杨延昭最像自己,所以,每次去军营,他都会带着杨延昭到军营四处看看!

可能是经常去军营的原因,长大后的杨延昭果然成了一名军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军人,公元986年,杨延昭随父出征去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攻打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不小心肩膀中箭,可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治疗,而是带着人继续冲锋,最终拿下朔州!

雍熙北伐之后,杨延昭就一直在镇守边关,有一次,辽太后亲率大军犯境,此时杨延昭所在的城池因为人少,城池易攻难守,因此所有人都人人自危,杨延昭告诉大家,一定要坚守城池,并把城里所有的青壮年都叫上了城,让他们拿起武器抵抗!第二天深夜,外面格外寒冷,杨延迟就想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结冰筑城的典故,此时他让所有人,将水倒在城墙上,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辽军攻城时,所有人因为太滑,而爬不上城墙,在几轮冲锋都无果后,辽太后只能暂时撤兵!

当这个捷报传到宋真宗那里后,真宗也是很高兴,特意对杨延昭进行了嘉奖!公元1000年,宋真宗视察边防,来到了杨延昭所在的莫州,在询问边防事务时,杨延昭都能一五一十的回答上来真宗所提的问题,事后,真宗还夸赞杨延昭不愧是名将之后,有杨业的遗风!

公元1002年至1013年,杨延昭一直都在为大宋镇守着边关,在几次与辽军的对决中,他都能身先士卒,挡辽军于国门之外,虽然期间,也曾受到过真宗的训斥,可也不影响他在宋真宗时期成为一代名将!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杨家将,第三代名将杨文广!

杨文广出生于公元999年,他是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第三子(这里有一处和演义不同要还原一下,杨文广的父母不是杨宗保和穆桂英,而是杨延昭)公元1043年,杨文广以父荫为官,同年,他就被派往陕西去剿灭那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与他一起到这的还有前宰相范仲淹!范仲淹在陕西任职期间,格外关注杨文广,倒不是说他出生名门,而是他的军事才能让范仲淹无比欣赏!

公元1052年,在范仲淹的推荐下,杨文广随枢密副使 狄青以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 广南的东、西路经制贼盗事的身份征讨盘踞邕州(今广西南宁市)的蛮族首领 侬智高的叛乱,而后,杨文广又被派往西北,抵御西夏犯境,在此期间,杨文广推出的修建城堡,保护秦地边境,效果极佳,西夏为了破开大宋的城防,不断拆毁或者损毁宋军的城堡,不过杨文广也有办法,他一面修,一面放出话去,说在哪修城堡,可当西夏大军过去的时候一看什么都没有,等他们缓过神来,另一面都已经修好了,西夏人只能干着急,却没办法!

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军屡败西夏,辽兴宗 耶律宗真又开始趁此威胁大宋,希望大宋割让晋阳及 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宋仁宗觉得大辽狮子大开口,又不得不妥协,最终宋朝以增加“岁币”二十万,来换取宋辽三十年的和平!不过,虽然辽国不要晋阳及 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但他们又想在河北的河东获得利益,此时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向宋仁宗献出破阵图,以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只是还没等杨文广收到回复,就去世了,因此,这也成为他毕生的遗憾!

以上就是历史上,杨家将三代名将的故事,他们的辉煌从赵匡胤建立大宋一直延续到宋神宗时期!那有人会问,作为名将,他们的子孙也有很多,为什么没有再出现像杨业一样的名将来挽救大宋呢?

根据历史记载,在杨文广死后,杨家就再没有人享受过与杨文广,甚至仅次于他的军功了,但要说,军中有没有杨家的人,说实话肯定有,但都只是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就连历史学家,都懒得记上他们一笔,这就说明,他们资历,名望确实太小,因此不值得一提!

除了杨家子孙自身的原因以外,大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也间接影响了杨家没有在北宋晚年出现名将!大家知道,赵匡胤在稳定国内局势之后,他立即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因为他很清楚,他自己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所以,他对于武将拥兵自重是最忌讳的,在赵匡胤死后,或许是怕他的子孙会受到此等危急,因此这项政策就一直延续了下去,到了宋徽宗时期,因为宋徽宗担心武将弄权,在对金国的战争中,他不但不用武将,还闹出了个神兵法术来对付金军,你说是不是很荒诞,而到了南宋时期,这样的政策还在延续,像岳飞等人,都是葬送在了这样的国策上面,因此,杨家后人没有出现在北宋亡国的时候,一来是杨家人自身的原因,第二就是大宋的国策让杨家人缺少了上进和成为名将的希望!所以,自杨文广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名将,直到北宋灭亡,也没有出现!

1.《鲜花畅谈历史_历史上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后,就已消声灭迹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鲜花畅谈历史_历史上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后,就已消声灭迹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