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10:30,一千多名观众拿着玫瑰走进北京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音乐厅,与上海评估团一起去了“午夜玫瑰人生第一次看的3354名名家演唱会”。
剧院外狂风暴雨,剧院内弦索叮咚、低吟浅唱,北京观众与白素贞、贾宝玉、崔莺莺、杨玉环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演出谢幕已过零点,观众意犹未尽,高博文与盛小云又加演《啼笑因缘》,全场掌声一片。“评弹诞生于江南,60年前上海评弹团进京演出引发盛况,时隔一个甲子,我们又来到北京,开启一段新的征程。”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受国家大剧院邀请,5月22日至26日,上海评弹团为北京观众带来“午夜玫瑰·人生若只如初见——评弹名家演唱会”“传统经典”“碧海青天夜夜心”评弹名家名段专场3场演出。22日演出《情探》《杜十娘》《珍珠塔》《长生殿》《红楼梦》《西厢》《白蛇》都是经典唱段。上海评弹团全团总动员外,还邀请盛小云、张建珍、蒋春雷、陈烽等江苏评弹名家同台献艺,体现长三角文化的同根同源。
作为演出先导,5月21日,高博文等做客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坛”,他笑言此行特意做了新演出服,不能坐,得站着让观众看一看。高博文围绕“评弹与江南”“评弹与传统”“评弹与上海”等主题对评弹历史典故、艺术特色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乾隆皇帝与王周士的奇遇等小故事一一道来,“评弹是一门江南的曲艺,上海每天有几百家评弹书场在常态化运作。听评弹的人很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评弹不讲究声光电,它是安静、慢悠悠的,旋律与呼吸相近。听了之后,大家会觉得很放松、很减压。评弹演员放噱头,闻者哈哈一笑,动静结合。”高博文还结合现场演示对评弹“说、噱、弹、唱、演”做了细致的讲解,“评弹表演‘一人多角’,演员跳进跳出,忽而代表说书人,忽而代表观众,忽而代表第三方评判。因此听评弹如同观察一个小社会,听完之后感悟会变得更加全面。”
有人说评弹是吴侬软语,对听不懂方言的外地观众不太友好,高博文却强调,方言不是障碍。早年《天涯歌女》《四季歌》等电影歌曲都吸收评弹音乐作为元素,传唱全国。近年上海评弹团在日本演出《四大美人》,杨贵妃马嵬坡自尽一段,高博文演到唐明皇掩面悲泣时,“很多日本女观众在擦眼泪,这说明她们走到演员要表达的情境中。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林徽因》所到之处,观众兴致盎然。歌剧唱意大利语、德语,中国观众照样听,会被歌唱家的表演、声腔、情绪代入,由此可见,语言不是不可跨过的障碍。”
高博文携手陶莺芸为观众演示《苏州好风光》《莺莺操琴》《蝶恋花·答李淑一》等传统书目。无论评弹爱好者,还是年轻白领、青少年都听得入迷。应观众要求,高博文还现场送上了一颗“彩蛋”,演唱蓝调评弹《赏中秋》。
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同时,上海评弹团还往返浙江,参加舟山普陀大剧院2021夏日演出季,连续推出4场演出、两场讲座,让“江南的声音”成为被全国观众喜爱的“中国声音”。随着“七一”临近,上海评弹团迎来近年来最为繁忙的演出季,包括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的晚会,红色题材《初心》、抗疫题材《医圣》演出,彰显海派特色的《林徽因》《繁花》巡演脚步也没有停歇。
去北京前一天,高博文、吴新伯、陆锦花带着讲述“医圣”张仲景的评弹剧《医圣》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去年《医圣》首演,开创全新舞台形式评弹剧。今年《医圣》下基层,九人小分队将两个多小时演出缩短成一小时互动演出。这支队伍计划走进20多所校园以及医院、社区。“未来每一次演出,都会根据观众反馈进行修改。”高博文说,“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应当以最好的作品回馈时代、回馈人民。”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供图来源:作者:诸葛漪
1.《【10点半怎么玩】专题深夜10点半,大雨中的北京,千余人手持玫瑰,听弦索叮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点半怎么玩】专题深夜10点半,大雨中的北京,千余人手持玫瑰,听弦索叮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5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