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名云南地质人员进行了大规模搜索,失去了联系。
做完野外作业后失恋了,发现了雨衣、排泄物等
发现失恋人员的雨衣
昨天救援队在爱屋山搜索了失去联系的人员。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野外作业失联后的搜救工作牵动着人们的心。截至目前,救援仍在进行中。
前日,搜救人员在作业时又有了新发现,几件失联人员的雨衣,或将成为找到失踪人员的新线索。
当地正进行地毯式搜救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进入云南哀牢山山区开展野外作业后失联。15日,警方接到报警,普洱市镇沅县有关部门开始组织搜救。
据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20日通报,当日3个重装穿越组翻越哀牢山向玉溪市新平县方向搜索前进,另外10个搜救组开展地毯式搜救。
据通报,20日搜救工作除人员增强外,由3个携带补给、露营装备的重装穿越组开展纵深搜索,10个搜救组围绕失联人员活动过的区域,在直径3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精准搜救。
同时,指挥部在山头新建了一个补给站,采用直升机空投方式补给,最大化缩短搜救人员往返时间,提高搜救效率,全力以赴开展救援。
据悉,截至11月20日傍晚,普洱方面共参与救援人数560余人,已累计出动救援人员1900余人次,玉溪方面已累计投入1100余人次开展救援。
记者前日获悉,搜救人员在作业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雨衣。此次发现雨衣的地方位于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的白水河,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附近同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排泄物。
此次人员失联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搜救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政委刘东君说:“我们的卫星电话都很难打出去,再一个是昼夜温差比较大。”
地质调查员最小25岁 携带约一天半口粮
在此前报道中,据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通报,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失联野外作业人员的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镇沅县常务副县长、搜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兆辉介绍,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进入哀牢山山区开展野外作业后失联,县委、县政府15日下午接报后,于当晚紧急成立救援指挥部,次日清晨即组织人员进山开展搜索救援。
张兆辉说,据初步调查,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携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以及干粮、矿泉水等约1天半的口粮,他们本计划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但并未在计划时间内下山。4名失联人员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与后方最后一次通话时间是13日12时59分。
此前搜救中,在4人的哀牢山计划工作区域附近发现有砍刀、雨衣、饮料等物品,经其同事确认为4人的物品。
失联原因: 或因方位判断失误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介绍,经过几天的搜寻,搜救人员陆续发现了一些失联人员的活动迹象,初步判断造成这4人失联的原因为:
受恶劣气候影响,14日至16日,保护区内持续降雨,气温下降,且大雾弥漫,能见度非常低,可能导致失联人员方位判断失误;
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失联人员在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去,复杂的地形可能也会导致失联人员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情况。
王鸿东还表示,当前是哀牢山保护区内植物最为丰富的季节,同时也分布了较多溪流,水源丰富。4名失联人员作为长期有野外工作经验的人,短期保障食物和水源应该没有问题。 (新华 央视 中新)
【新闻资料】
事发地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曾有“熊出没”
哀牢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3100多米,范围涉及云南省3个州6个县。这里山形陡峭、地理环境复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率85.1%。
生物多样性丰富也意味着这里有一些危险动物,比如熊、蛇,无论对于失联人员还是救援人员,都面临不小的风险。
来源: 东南早报
1.《大搜救 云南4名地质人员失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搜救 云南4名地质人员失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7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