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趣易说历史
导读:仁这个字,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那可不得了,它被儒家大师孔子推崇。孔子所倡导的儒学核心思想,就是“仁”。仁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字,他可以衍生出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但简单来说,仁就是心地善良,与人友善,宽宏大量、懂得换位思考,有仁爱之心。对于君王来说,仁就是能为民着想,有气度、或者是励精图治,革新除弊。
世人对帝王的评价,大多可以从他的庙号里找到答案。中国历史上,冠以“仁”为庙号的帝王并不多,在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在我看来,只有宋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三位。
第三名:清仁宗
清朝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帝是继乾隆皇帝后的下一位清朝皇帝,乾隆走的时候留给嘉庆一堆烂摊子,乾隆晚年贪图享乐,时常大费人力财力物力,游山玩水,国库耗费巨大,几乎斩断了康乾盛世继续发展的势头,乾隆末期时常有叛乱发生,社会出现局部动荡。另外,乾隆十分宠信大贪官和珅,并纵容其贪污罪行。
嘉庆皇帝即位后,从他的25年在位时间所做的一些事情来看,完全就是守成之君的作为,并无突出才能,唯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抄没和珅的家产,严惩和珅及其党羽,和珅为此付出:“人财两空的代价”。
和珅这种大贪官,死有余辜,嘉庆抄了他的家,本是应该的,这不算什么功劳,而且此事对自己还十分有利,嘉庆从此一夜成了清朝最有钱的暴发户。那么,清仁宗嘉庆是凭借什么获得“仁”这个评价极高的庙号呢?
实际上,清仁宗之所以得“仁”字庙号,主要表现在他对乾隆留下的烂摊子而做出努力和对灾民的抚恤。
清仁宗大力整顿吏治,严打贪官污吏,在位期间处置了和珅以外的其他贪官。 清仁宗励精图治,勤勉政务,他以早年的乾隆为榜样,天不亮就老早起来批阅奏章,并对官员拖拉消极怠工之气加以遏制,改善了官场风气。 清仁宗对灾区年年实行免交财税物税,大约免去了两千一百多万两白银,四百多万石米。此外注重兴修水利,重视农业发展,对清朝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恢复作用。第二名: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
明仁宗即位后由于身体一直不好,仅做了一年不到的皇帝就病逝了,然而这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能获得“仁”的庙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仁宗也是一个和清仁宗比较类似的,就是通过改革上一个帝王留下的问题,励精图治而得名的。
明仁宗革除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制定的许多严苛的条令,平反朱棣时期被冤枉的大臣,拨乱反正。 朱棣是以战争建立起来的永乐盛世,虽取得辉煌,却也消耗了不少国力。明仁宗改变朱棣之前的好战之风,转为和平发展,积极发展经济,使得百姓得以休养,安居乐业。 此外明仁宗还是一个具有节俭、爱民、知错能改等优良品格的君王,能够坚持儒家仁爱的信念,实属不易。第一名: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北宋皇帝,第四位宋朝皇帝。
这就是大一统王朝历史上的三位仁宗皇帝,事实上还有一个元仁宗,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排不上号。
结语: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给我点赞、帮助转发、收藏,更希望你能关注我,你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
1.《以“仁”为庙号的3位皇帝,清仁宗第三,宋仁宗高居榜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以“仁”为庙号的3位皇帝,清仁宗第三,宋仁宗高居榜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