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凉市发展成就巡礼”市工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70年来我市的工业通信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刚先生,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金平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涛主持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甘肃日报、甘肃省广电总台、每日甘肃网和平凉日报、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平凉新闻网、平凉广电网、中国·平凉门户网、平凉发布、崆峒区融媒体中心等省、市、区媒体的记者、编辑,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张晓刚先生作介绍。
1 发布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市工信局向前来参加发布会的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关心、支持帮助平凉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刚作介绍
♫♪ ♫♪ ♫♪ ♫♪ ♫♪
众所周知,平凉是国家确定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和资源成熟型城市,也是国家确定的陇东能源基地核心区和全省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属于国家5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黄陇基地的主体区域,境内煤炭资源富集,预测储量65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99.7亿吨。石油资源量4.3亿吨,石灰石储量30亿吨,丰富的资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凉工业十分落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只有一些分散的以煤炭、化肥、面粉、糕点、铁器等为主的个体生产作坊,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全市工业战线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量的积聚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驶入了总量壮大、效益提升的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促进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政策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煤电化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体量不断壮大,规模效益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工业经济立足自身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抢抓国省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工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企业户数不断增加,发展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全市工矿企业户数由1949年的71户增加到2018年的2750户,新增2679户,年均增长5.44%;全部工业增加值由0.0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6.81亿元,净增 55.79亿元,年均增长12.2%;建成煤炭矿井23对,核定产能2508万吨,在建矿井5对,设计产能501万吨,煤炭产量由5.8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946.2万吨,新增1940.31万吨,年均增长8.79%。火电装机容量418万千瓦,2018年发电量165.26亿千瓦时;水泥产能500万吨,2018年产量404.88万吨;全省首条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2018年生产精甲醇48.72万吨。至2018年底,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6.81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2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36亿元,增长5.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1.38%,同比提高1.81个百分点;企业资产利润率8.36%,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
行业门类延伸拓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依托地理、资源等区域优势,通过抓投入、上项目、调结构,全市初步培育形成了以煤电化产业为引领,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梯次跟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煤电化产业方面,按照“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的思路,着力推进煤电化、煤电材、煤电冶一体化深度绿色开发,先后实施了华煤砚北煤矿600万吨矿井、邵寨120万吨矿井、20万吨聚丙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全省首个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构建形成了以煤为基、火电配套、化工延伸的发展框架,煤炭、火电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54%和10%;传统优势产业方面,按照“立足基础、提升改造、培育壮大”的思路,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先后实施了30万锭棉纱、2×4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智能立体停车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形成了以天纤棉业、静宁恒达纸箱、云翔面业、宏达淀粉等企业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平凉海螺水泥、庆华建材、华润陶瓷、杭萧嘉洪钢构等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甘肃红峰、甘肃虹光、泓源麦迪迈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点起步,招商引进的启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行,首批入驻的5户企业中3户已投入生产,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签约企业12户,明年5月全部投产,初步培育形成了以甘肃皇甫谧制药、启航未来智能光电产业园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载体平台加快建设,三园四区框架形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工业布局经历了由原来的零散分布、遍地开花到集群培育、集聚发展的蜕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有效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挥工业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全市上下大力推进工业布局优化调整,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载体建设,建设形成了以平凉、华亭、静宁工业园区和泾川工业集中区4个省级工业开发区为主体,崇信、灵台、庄浪3个工业集中区配套发展的“三园四区”区域开发格局。至2018年底,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总规划面积156.3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8.14平方公里,共引进入园企业767户,从业人员4.31万人;实施入园项目280项,完成项目投资289.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6项,千万元以上项目222项;完成销售收入54.84亿元,工业增加值20.3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5.8%,上缴税金4.66亿元。华亭工业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平凉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跻身全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行列。
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工业领域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有效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市建成了华亭煤业、甘肃红峰、甘肃虹光、静宁恒达、康博丝特和泾川天纤棉业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微波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蒸汽系统凝结水与乏气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一些制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被成功攻克,大批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研发出了超高频电真空元器件、行波管、断路器及开关柜、智能疏水阀、凝结水回收装置、智能切纸机、聚胺酯缓冲器、自动单面减薄机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术含量、并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新产品。创建了静宁恒达、甘肃红峰2个中国驰名商标;兴安民爆静宁分公司陇兴牌粉状乳化炸药、巨星集团星利龙牌西装、皇甫谧制药胃康灵胶囊、玄鹤洞牌米香醋等20余个工业产品被认定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信息基础投入加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扎实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完成了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行政村宽带网络通达率99.8%,全市一半以上农户家庭接入光纤宽带,4G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项目建设被工信部树为“典型中的典型、全国的标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5G网络启动建设,5G基站已开通使用,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000G,网络接入用户达到45万户,IPtv用户达到4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5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6.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7万户。加快推进智慧平凉大数据平台建设,平凉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投入运行,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信用信息、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成中心城区三维数字模型、三维地下管网,城市管理更加精准。集全民健康、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功能应用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启动建设。电子政务走在了全省前列,建成了全市一体化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无纸化办公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全市994个单位、4.1万干部职工全面实现了公文办理及日常事务的电子化、移动化。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期项目已建成运行,对接市、县在线办理事项7517项;二期项目启动建设,预计9月底前可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运行,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红峰公司、中电建崇信发电公司、海螺水泥、恒达纸箱包装、李广家酒业等5户企业跻身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行列,累计上云中小微企业893户,规模以上企业云平台应用率达到60%,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50%。
节能节水成效明显,绿色发展质量提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由原来的初级开发、低端粗放向深度开发、绿色集约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资源深度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大节能节水技改力度,狠抓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先后实施了平凉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祁连山水泥窑余热发电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成了全省首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项目,3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达标运行。至201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高于84%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年减免税费3100万元;先后引导培育39户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通过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评价验收企业17户,实现经济效益1.48亿元。
♫♪ ♫♪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已为我们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战略,吹响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号角。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全市工信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体系构建、园区建设、企业培育、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人才引进”六大任务,紧扣建设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和陇东能源基地发展定位,持之以恒扩总量,多措并举挖潜力,千方百计增效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推动全市工业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局长!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媒体名称。请大家提问。
1 记者提问
平凉日报
平凉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平凉是甘肃的重要产煤区,在人们的印象中工业发展长期过度依靠煤炭。那么近年来,平凉在工业产业培育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的思路是什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金平答:
感谢记者朋友对平凉工业发展的关心。大家都知道,平凉煤炭资源相对富集,是国家确定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和陇东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重要的产煤基地,煤炭产量占到全省一半以上,煤电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85%以上。诚如您刚才所言,长期以来平凉“一煤独大”特点十分明显,这既是我们自身资源禀赋决定的,也是国省区域发展战略决定的。
近年来,围绕加快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我们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市情实际,紧盯煤电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大方向,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做精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完善产业体系。在煤电化主导产业方面,更加突出“两个注重”,即更加注重绿色开发,更加注重深度转化,将煤炭采掘后续产业链条的培育延伸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形成了418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和全省首个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配套跟进的20万吨聚丙烯等后续延链项目加快推进,煤转电、煤转化、煤转材一体化开发步伐不断加快。至2018年底,全市煤电化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68亿元。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紧盯一些具有自身特色、区域市场的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基础产业,通过帮扶支持、提升改造,招强引大,扩大规模,将一些小作坊发展成了大企业,将一些小商标做成了大产品,培育形成了泾川天纤棉业公司、静宁恒大公司、平凉海螺水泥公司、甘肃红峰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培树创建了“崆峒”牌中华老字号和“玄鹤洞”牌米香醋“皇甫谧”牌胃康灵、“海清”牌琉璃瓦等20多个甘肃省著名产品。至2018年底,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传统优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6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2.7%,较“十二五”初期提高了5.2个百分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由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起步阶段,因此从产业谋划和项目引进源头就坚持关联配套、协同建设、全产业链培育的模式,以平凉启航未来智能光电产业园一期为代表的智能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点起步,全市初步培育形成了以甘肃皇甫谧制药、启航未来智能光电产业园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5.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0.83%,较“十二五”初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
♫♪ ♫♪ ♫♪ ♫♪ ♫♪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省上各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和省上支持陇东地区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等各项政策机遇,紧盯中国制造2025和陇东国家级能源基地战略,加快推进邵寨120万吨矿井、五举240万吨矿井、40万吨煤制乙二醇、启航未来智能光电产业园二期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多元化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把平凉建成双千亿煤电化冶产业基地、西北纺织聚集区和区域智能光电产业高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平凉市广播电视台
平凉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平凉在搭建工业发展载体平台,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金平答:
近年来,按照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推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要求,全市上下全力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发展,初步建设形成了以平凉、华亭、静宁工业园区为主体,泾川、灵台、崇信、庄浪工业集中区为配套的“三园四区”发展格局。近年以来,围绕加快提升工业园区(集中区)承载能力,工信部门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区共建、共享发展的目标定位,制定出台了平凉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完成了平凉工业园区和崇信工业集中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园区(集中区)主责主业管理服务职能,激发了自身发展活力,实现了瘦身提质发展。二是积极衔接争取提高发展层级。抢抓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申报政策机遇,牵头协调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工业园区(集中区)申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通过汇报争取三园四区首次全部纳入2018版中国开发区公告目标,平凉工业园区跻身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泾川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工业开发区行列,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层级,拓展了发展空间。三是着力加快基础建设提升集聚能力。督促指导各工业园区(集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华亭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庄浪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启航未来智能光电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以来三园四区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入园落地,新入园千万元以上项目7项,完成投资2.81亿元。
平凉新闻网
平凉新闻网记者提问: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下行压力,我们在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金平答: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加之我市工业资源性特征突出,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破冰攻坚的“爬坡期”,稳增发展的压力很大。为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化发展实施意见》,从财政支持、科技扶持、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拿出来一些列政策干货,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盯工业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工信系统抓帮扶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项目困难问题,定期牵头组织银企对接、集中力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真抓真改推动系统作风转变、实干担当促进工业稳增向好发展。至目前已协调解决制约企业经营项目建设困难问题35项,对接落实中小企业贷款1.47亿元,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87亿元,争取中省各类补助扶持资金918万元,有力的支撑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至8月底,全市原煤产量、发电量、水泥产业分别完成1255.13万吨、105.65亿千瓦时和272.15万吨;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11亿元,增长3.2%;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甘肃日报 每日甘肃网
甘肃日报 每日甘肃网记者提问:近年来,平凉市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刚答:
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中,我们坚持应用为先、集约建设、整合共享、低成本推进的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在2018年10月底召开的全省电子政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张望副局长指出,平凉模式符合本地实际,为西部地区低成本推进电子政务提供了经验借鉴。
建成全市综合办公系统平台,每天实时在线7500人以上,全市994个单位、4.12万名干部职工通过网络办理公文、处理事务,省去了纸张、印刷、邮寄等直接成本,公文处理方式向电脑屏、手机屏转变;建成统一网络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党政机关网络、云设备的统一管理、动态监测、远程维护和WIFI网络无缝漫游;建成平凉市云计算中心,搭起“政务专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3套网络体系,“政务专网、政务外网、企业”3个云平台,集中部署了30多个系统,改变了以前“家家建机房”小而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建设、集中整合和共享使用;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信用信息、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成中心城区三维数字模型、三维地下管网,城市管理更加精准。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市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原则,让广大群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光网城市,积极争取国家投资1.03亿元、企业投资2.4亿元,顺利实施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全市行政村光纤通达率由2015年底的24%提升至99.8%,平均带宽达到91M,被工信部确定为“典型中的典型、全国标杆”,全市一半以上农户接入高速光纤网络,看上了高清网络电视,足不出户即可网上购物;建成涵盖审批系统、监察系统、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等的平凉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即可提交办事材料、预约办理时间、预审材料有无缺失;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事业也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走进千家万户,据相关统计,我市98.3%的学校完成了光网改造,87%以上“光纤进班”,实现光纤网络从“校校通”达到“班班通”。
♫♪ ♫♪ ♫♪ ♫♪ ♫♪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努力推进平凉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向前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六化”建设,加快智慧政务建设应用。继续推行办公无纸化。在目前功能基础上,逐步扩展到信息报送、值班管理、政务督查、电子档案、办公用品采购等日常政务事务,进一步开发会议模块,实现各级常务会及部分会议无纸化;推进会议视频化。打通市、县(市、区)行业自建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建立桌面会议系统及高清视频直播系统,实现全市各类非涉密会议、培训的视频化召开;推进网络管理统一化。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现全市党政机关8个互联网统一出口管理,全部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推进政务网站一体化。按照国内一流政府网站定位,着力推进各县(市、区)、市级部门网站一体化建设,建成平台共享、信息协同、安全保障、运转高效、国内一流的政务网站集群;推进系统建设集约化。逐步推进市直及县(市、区)各类非涉密机房向市政务云中心的整合迁移,推进平凉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化。加快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推动更多的政务服务项目上网,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二是着力推进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平凉市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全市人口、法人、地理、宏观经济、信用、旅游及电子牌照信息等数据,实现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应用,破解“信息孤岛”的难题。建设面积500平方米的集城市运营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治理为一体的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对城市状态的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积极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资源,建成中心城区地下管网感知系统、交通规划系统、农业及林业资源普查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建设爱平凉城市APP、智慧停车引导系统、全市城乡公交实时查询系统、中心城区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等便民信息系统建设。
平凉广电网
平凉广电网记者提问:据悉,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政务服务办事平台,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那么围绕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刚答: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是市委、市政府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项工作部署,是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对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 ♫♪ ♫♪ ♫♪ ♫♪
2018年上半年,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按照《平凉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工作方案》文件要求,采用市级统建、分级应用的原则启动平凉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2019年月初完成建设并7 上线运行,主要完成甘肃政务服务网平凉及县区子站改造提升、政务服务系统完善及系统对接、综合受理平台建设、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管理系统建设、电子证照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大厅建设、两微一端建设、人口库及法人库建设等多项建设内容。
♫♪ ♫♪ ♫♪ ♫♪ ♫♪
同时,为了提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各单位的使用率,普及网上办事,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的目标(就是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政务服务一网办通,办事最多跑一次),今年8月市上成立了专项推进工作小组,先后分三批推进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工作,逐部门、逐服务窗口、逐办事人员进行一体化在线平台使用培训,逐事项、逐流程测试网上办事,全程引导办事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申报事项。至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市、县(市、区)共4497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加载,实现网上办理事项3991项,实现“全程网办”事项2716项,目前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累计办理各类事项9万5千余件。
♫♪ ♫♪ ♫♪ ♫♪ ♫♪
从运行情况来看,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符合国家和省上相关建设规范、标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已经具备了“网上资料提交、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办结统一反馈、事项全程监督”等基础功能,能够满足群众、企业的办事要求,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
♫♪ ♫♪ ♫♪ ♫♪ ♫♪
同时,我一并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一下平凉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项目二期的有关情况。最近,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我们已完成平台项目二期工程的规划和招标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中,重点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动各级部门平台互联互通,预计年底可实现与国家和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融合,实现事项集中发布、服务集中提供,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政务服务事项将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掌上办”、“指尖办”,群众和企业办事也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1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与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联系。
下午,我们将举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凉市发展成就巡礼”市文旅局、市体育局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文旅局、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发布介绍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等方面的成就变化,届时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莅临出席。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两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再见!
end
来源:平凉市广播电视台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李一宁 梁凤娇
编辑:刘浩翰
1.《【2025年后皇甫会拆迁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凉市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专场(图文实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25年后皇甫会拆迁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凉市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专场(图文实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1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