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石油天然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过程主要分为物探、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采油采气等阶段,具有点多面广、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井喷是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井筒内地层流体(油、气、水),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并大量涌入井筒,从井口无法控制喷出的现象。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寨发生国内乃至世界罕见的特大井喷事故,4个乡镇、9.3万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243人遇难。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也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开采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事故。

2004年9月4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开县“一二·二三”井喷事故案做出一审判决,相关直接责任人的法院判决结果:

吴斌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队长,井队井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刑期:有期徒刑六年。 王建东定向井服务中心工程师,开县罗家16H井现场技术组负责人。刑期:有期徒刑五年。 宋涛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技术员。刑期:有期徒刑五年。 吴华川东钻探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和井控总监、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刑期:有期徒刑四年。 向一明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刑期:有期徒刑三年。 肖先素川东钻探公司地质服务公司地质工。刑期: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2004年1月上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向中央提出了辞职要求。“辞职信言辞恳切。”一位看过报告的人士说。“马富才检讨说,中石油有许多管理上的漏洞,有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有违章指挥的问题,也有处置突发性及事故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备的问题。作为企业的首要领导,他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4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接受马富才辞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请求,并决定给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管质量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任传俊记大过处分。

我们一同跟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回忆那段烙印在开县人生命中的记忆!

看到上面这张图,不要以为是什么赶集、搬迁之类的!这一次浩浩汤汤的迁移,十四年过去了,看到这个场景,都会让人想起当年那场震惊全国的2003年12·23日川东开县高桥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东面1km处的晓阳村,井场位于小山坳里,井场周围300m范围内散布有60多户农户,最近的距井场不到50m。当地属于盆周山区,道路交通状况很差。罗家16H井是一口布置在丛式井井场上的水平开发井,拟钻采罗家寨飞仙关鲕滩气藏的高含硫天然气(硫化氢含量7~10.44%)。

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4049.68m处,因更换钻具,开始正常起钻,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录井仪显示钻井液密度、电导、出口温度、烃类组分出现异常,钻井液总体积上涨。泥浆员随即经钻井液导管出口处跑上平台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司钻停止起钻,下放钻具,准备抢接顶驱关旋塞,但在下放钻具十余米时,发生井喷,顶驱下部起火。通过远程控制台关全闭防喷器,将钻杆压扁,火势减小,没有被完全挤扁的钻杆内喷出的钻井液将顶驱的火熄灭。拟上提顶驱,拉断全封闭以上的钻杆,未成功。启动钻井泵向井筒内环空泵注加重钻井液,因与井筒环空连接的井场放喷管线阀门未关闭,加重钻井液由防喷管线喷出,内喷仍在继续,22时04分左右,井喷完全失控。至24日15时55分左右点火成功。高含硫天然气未点火释放持续了18小时左右。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现场抢险人员于12月27日成功实施压井,结束了这次特大井喷事故。

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和天和乡4个乡镇,30个村,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累计门诊治疗27011人(次),住院治疗2142人(次),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

(儿童的眼睛被有害气体伤害)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引起国家领导人、重庆市领导、媒体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即责成开县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抢险队赶赴现场。在查明井喷事故将可能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

武警、消防官兵立即奔赴事故现场

点火:防止毒气进一步扩散

疏散转移阶段:

指挥部针对毒气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扩散的情况,在对硫化氢的PPM浓度进行科学检测后,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将以气井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

救治阶段:

为保证伤员的救治,指挥部从全市各大医院抽调16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5支医疗队赶赴灾区救援。

安置阶段:

灾民大规模疏散转移后,最大限度地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成为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了妥善安置灾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有饭吃、有衣穿,不挨饿、不受冻”的目标

返乡阶段:

根据政府统一部署组织下,在全面实施,大气、地表水的环境质量整体达到安全值,灾区内的粮食、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估达标的基础上,再分“两个步骤”组织灾民返乡,确保灾民的生命安全万无一失。实现了指挥部提出“不伤一人、不掉一人、不亡一人”的大返乡目标。

追责阶段:

2004年,7月14日,“12·23”井喷事故的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接受问讯。当日,地处万州区的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12·23”井喷事故犯罪嫌疑人。

2003年12月,中石油开县井喷事故,中石油董事长引咎辞职(正式辞职在2004年4月)开启“引咎辞职”新词汇!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引咎辞职”元年。

家园可以重建,伤疤不可抹去

告慰罹难者!

勿忘历史!

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警钟长鸣!

以下视频是以此次事故为题材的记录片电影

以下视频是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喷事故汇总

重庆2003-12·23特大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井喷现象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十分常见,其本身并不是事故,只是一种灾害现象。但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特大井喷事故造成的巨大伤亡,在国内乃至世界气井井喷史上也是罕见的。为什么普通的灾害现象会演变成一场严重的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1.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但是很明显,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国务院派出的事故调查组已经对事故性质做出了结论。6名事故责任人已经判刑。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

(1)罗家16号井现场组技术负责人王建东,为了更换已经损坏的测斜仪,在明知卸下回压阀可能造成井喷事故的情况下,还向技术员宋涛提出卸下回压阀的钻具组合方案。而面对这一明显的违规行为,作为现场技术人员的宋涛却没有提出异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回压阀”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引子”。

(2)单一的隐患并非一定会发生事故,但隐患的增多和积累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钻井12队队长吴斌,明知钻井内没有安装回压阀,可能引发井喷事故,但作为钻井队队长,他既未向上级汇报,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制止这一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消除隐患,而是放任有关人员违章操作,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3)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向一明,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号井进行钻具起钻操作中,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致使井内液压力下降,违反了单位有关操作规程细则中“起钻中严格按照要求每起3柱-5柱灌钻井液1次”的规定及川探12队针对罗家16号井高含硫天然气井的特点所做出的每3柱灌满1次的规定。事故专家组的鉴定报告认为:起钻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是造成溢流并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

(4)录井工肖先素在罗家16号井录井房值班,负责对钻井作业进行监测,23日18时40分至19时40分,录井记录已显示有9柱钻井液未灌注泥浆的严重违章行为,肖先素未及时发现;之后,她发现了也未立即提出警告纠正,违反有关规定。从而丧失了最后一次将事故扼制在萌芽状态的时机。

2. 导致事故扩大,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发生事故的川东北16号井地形复杂,勘探难度大,井喷事故的出现是可能发生的,但承担此项钻井工程的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无论是钻井技术还是设备都属一流,如果操作得当,气井井喷完全可以避免,或是控制在萌芽状态。

由于一系列的违规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但事故即使已经发生,也并不一定会如此严重,难以控制,同时,也并不一定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导致事故扩大,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危机管理机制的缺失。

(1)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虽然钻井技术和设备都属一流,但公司上下都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缺乏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技术准备,中石油集团上下虽然也制定有一系列安全操作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四川石油管理局《钻井技术操作规程》等,但这些操作规范根本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成为蒙混上级的摆设。因此,才会出现层层违章作业,设计的层层“关口”没有一道真正起到了把关的作用,从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2)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缺乏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公司上下一片混乱,根本无法从容应对。

从制度层面看,中石油集团和川东钻井公司也制定了一些应急措施,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业界普遍认可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其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谈到应急计划,包括应急情况分类;紧急情况报告程序、联系人员和联系方法;现场应急报警程序;火灾及爆炸应急程序;油料、燃料及其他有毒物质泄漏应急措施;井漏、井涌、井喷应急措施;放射性物质危害应急措施;现场急救医疗措施;恶劣天气应急程序;其他应急措施和程序等。

川东钻探公司也制定有《应急工作手册》,其中包括井台为每个当班钻井工人配备专用呼吸仪,并配有公用呼吸仪,还包括一旦有井喷发生,应有消防车、救护车、医护人员和技术安全人员在井场值班等等,然而当12·23井喷事故暴发时,人们既没有看到钻井工人们面戴呼吸仪自救和救人,也没有见到消防车、救护车飞驰而来,说明这些措施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3)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采取预控措施,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导致事故扩大和升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虽然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吴华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主任。

但由于平时准备不充分,对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应急处理时没有把事故现场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导致决策出现重大错误,未能及时放喷点火制止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扩散,致使井喷事故扩大,产生重大人员伤亡。

从而使重庆12·23气矿井喷事故从一个一般安全事故发展为一个令世界震惊的特大事故,也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开采史上最惨痛的事故之一。

(4)与其他地区的油气田相比,四川盆地的油气田在地质构造、天然气含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四川气田的天然气中普遍有高含量硫化氢,一般含量为1%到2%,有的甚至高达16%,此次出事的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也是如此。

井喷时它的硫化氢含量更是惊人,超过正常值的6000倍以上。既然知道硫化氢的危险,作为一个颇具实力的专业公司,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完全应该预见到井喷事故的巨大杀伤力,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然而事与愿违,川东钻井公司该做的,几乎都没有做。

第一,中石油选择方圆数里驻有上万居民的地方开采H2S气井,虽有生产效率方面的合理考虑,但既然做出这样的选择,企业对当地的居民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里,最起码的责任便包括在当地一定范围内安装H2S检测仪,对居民进行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教育,并且制订和落实在意外发生时组织居民迅速撤退的应急方案。在当今世界,石油企业应对环境承担责任已经是业内外共识。

第二,中石油集团川东钻井公司在防止事故发生方面未与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致使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地的干部和农民事先均对可能面对的危险一无所知,开县受害乡镇的农民普遍不知道天然气开采可能产生毒气,更没有听说过“硫化氢”这个词。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有序的应急撤离当然无从谈起。当井喷事故发生后,开县县政府接到钻井队的报告电话已是晚11时25分左右,离井喷时间已过了1个半小时,而受害最深的高桥镇镇政府却一直没有接到钻井队的电话。

对于离井喷地点不到1公里距离的高桥镇来说,这种延误和忽略是致命的,地方政府来不及通知每一家农户赶紧转移。虽然在接到县里电话10分钟内,高桥镇迅速通过打电话、拉警报、喊喇叭、挨家敲门等各种手段通知各家各户转移。但许多干部和农民早已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可怕的“臭鸡蛋”味气体夺去了生命。

延伸阅读

个人应急处置及救援措施

1

发生H2S泄漏时,听从现场统一指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井然有序地撤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现场人员确认无法控制泄漏时,必须当机立断,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快速撤离现场。

3

逃生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果现场没有,也可用湿毛巾或衣物捂拄口鼻进行逃生。

4

沉着冷静确定风向,根据泄漏源位置,沿上风(逆风)向逃生,沿着地面上的高处跑,切忌在低洼处滞留。

5

若逃生时的近道要经过H2S严重污染区,则要横向绕道避开泄漏源吹来的下风,到达非污染区后,再沿上风方向逃生(离泄漏源越远越好)。

6

若所处位置在泄漏源下风方向较远处,且风速较小,不能沿上风方向逃生而又无横向逃生小道时,可以最快的方式顺风逃生到有横向绕道的地方,再横向逃生避开污染区后向上风方向及沿着地面上的高点方向逃生。

7

当所处位置离泄漏源很远时,则要偏离风向往远离泄漏源的方向逃生。

企业应急处置及救援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H2S中毒的急救措施

H2S含量高导致中毒者停止呼吸和心跳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否则,中毒者将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切记:中毒者不会自动恢复心跳和呼吸。

温馨

提醒

1

进入毒气区救援之前,自己应先戴上防毒面具。

2

立即把中毒者从H2S分布的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

保持中毒者处于休息状态。若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者医生到达。

4

若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应保持中毒者处于休息状态,有条件的给予输氧,注意保持中毒者的体温。

5

若中毒者呼吸心跳恢复,可给兴奋性饮料,如咖啡或浓茶,需有专人护理。

6

若眼睛受到轻微损害,可用干净水彻底清洗,也可进行冷敷。

7

在心跳停止之前,当把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区立即恢复呼吸者,可认为中毒者已恢复正常。

8

在轻微中毒的情况下,中毒者没有完全失去知觉,应休息1~2d。

资料综合整理自网络

责编:何明哲,手机微信同号18201350419,行内人士加微信引荐加入行业大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文章为本公众号原创或根据网络搜集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关注本订阅号(lng168物联网)每天都有精彩行业资讯为您分享,感谢支持。祝您工作愉快!

1.《【燃气案例二】 6人判刑3-6年,记重庆油气井喷致243人死亡重大安全事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燃气案例二】 6人判刑3-6年,记重庆油气井喷致243人死亡重大安全事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4852.html